为您找到与科技创新标签相关结果 48篇
江苏“创新+科技”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游泳是夏季消暑的首选活动之一,然而一些居民选择户外水域野泳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借助无人机监测视野宽、机动性强等特点,将无人机航拍与地面巡查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巡查模式,实现对野泳人员早发现、早劝阻,多措并举织密夏季安全防护网。
江小涓:发展民营经济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这里我谈三点学习体会。
天津:以科技创新增强经济驱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水平
6月27日至29日,以“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将在天津举行。作为主办城市,天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不断增强经济驱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湖南出台“金八条” 全力支持打好“发展六仗”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联合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湖南银保监局、湖南证监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印发了《关于强化金融支持打好湖南省“发展六仗”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八条支持措施(简称“金八条”),引导全省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力支持湖南打好“发展六仗”,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杭州全力全面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
杭州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今天上午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捷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精神,砥砺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锚定“一直被追赶、无人能超越”的最高标准,全力全面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优、保障最强、氛围最浓、满意度最好的营商环境最优市。
数字经济已成 产业发展“主赛道”
“要在大国竞争中掌握数字经济先机,必须在‘硬条件’和‘软科技’上下足功夫,尊重企业主体创造性,激活其‘使命感’,让数字技术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千行百业转型升级。”5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等近二十位专家学者从国际竞争、科技创新、平台企业发展等多个维度为数字经济建言献策。
南通如皋:激活科技创新“关键变量” 打造营商环境“最亮品牌”
今年以来,如皋发展势头亮眼——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如皋发言分享县域创新特色做法;全省机关作风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如皋又作为唯一县级市代表现场发言交流经验。
王彬颖:中国为世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各国坚持团结合作、开放包容尤为重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各利益攸关方需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责任共担的精神,为构建更加公平、繁荣的世界作出贡献。
徐康宁:世界数字经济的发展格局与基本趋势
近年来,数字经济领跑作用不断显现,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继续保持在10%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展望未来,我国数字经济开启量质齐升的新十年,根据中国信通院估计,到203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100万亿元。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加剧了世界发展不平衡。世界数字经济具有哪些发展趋势?中国数字经济如何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黄益平:保持开放态度 创新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后发优势,学习其他国家先进技术和经验支持经济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生活水平改善,经济发展成本水平提高意味着,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率,对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数字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发展现状与特点
在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北京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前行。面对未来已来的数字新时代,北京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既是基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主动战略选择,也是适应数字时代区域竞争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北京主动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的战略先手棋。
河北:主动服务+"点餐"互动提升基层科技创新效能
11月26日,省科技厅印发《“盯末端、强服务、促发展”支持市县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用心用力用情当好“科技服务员”,打造“五个一”科技服务品牌,完善省市县联动推进科技创新的六项工作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向市县集聚,采取主动服务和市县自主“点餐”互动方式,提升基层科技创新效能。
北京:先行先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痛点 417项专利可“先使用后付费”
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利成果准备许可给中小微企业进行转化,但双方可能因价格谈不拢、企业担心无法收回成本等各种顾虑而难以达成一致。近期出台的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配套政策面向这些成果转化的痛点提出了资金奖励等针对性举措,鼓励、引导试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据悉,相关政策的落地有了新进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已公开发布417项可通过“先使用后付费”模式许可给中小微企业的专利。
黑龙江哈尔滨市大力开展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哈尔滨市以抢抓机遇、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争创一流、赶超先进的争先意识,扎实开展科技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海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三亚市委对此高度重视,坚持把落实自贸港建设重点工作任务与推动“4·13”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园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承担着国家深海科技创新和南繁种业创新的重大使命。针对“4·13”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主动认领、压实责任、立行立改,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