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北京标签相关结果 901篇
一区一特色 北京市政务服务网为企业“量身定做”用户空间
近日,北京市政务服务网推出了区级企业用户空间,由市级平台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共性技术支撑能力,各区发挥面向企业的属地化服务优势,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至本区相关企业,并为企业“量身定做”用户空间。通过“市级统建、市区共营”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一区一特色”惠企服务。
北京召开数字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会 2023年将重点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
近日,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联合召集的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会召开,2023年北京市将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深入融合,数字农业农村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争取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比2022年再提高8.4个百分点,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比2022年提高6个百分点。
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去年新设市场主体27.14万户
截至2022年12月末,北京市场主体存量236.12万户,同比增长5.57%。2022年1月份至12月份,新设市场主体27.14万户,同比增长5.25%。其中,新设企业24.68万户,同比增长3.72%;新设个体工商户2.42万户,同比增长23.54%。
北京:智能秒批秒办 “一件事”集成办 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自助办”
据了解,目前除涉密等特殊事项外,城市副中心已实现100%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移动端统一集成到北京通APP及小程序办理,包括事项申办、预约等所有功能,办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指尖办、掌上办。
交易总额破万亿元!北京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晒出亮眼“成绩单”
2021年底,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组建成立,一个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京诞生。建机制、优服务,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一年后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四大板块全年共完成交易项目数量32493项,总交易额突破万亿元。
北京:十年来本市累计推出超500条办税创新服务举措 “便民办税春风”吹出发展加速度
便民办税“春风吹”,首都发展“快步走”。2023年是税务部门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第十个年头。从市税务局获悉,自2014年开展以来,截至2022年底本市累计推出54类197项523条创新服务举措,用精准服务让税费政策红利落袋,用“智慧税务”为纳税人缴费人减负增效。2023年,以“办好惠民事·服务现代化”为主题,首批17条便民办税减税措施已先行推出。
“无事不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原则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优化电子商务经营者准入服务工作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创新实施触发式监管”系列举措,对“个体网店”坚持“无事不扰”,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转办交办以外,原则上不开展线下监督检查,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网络经营活动的干扰,为个体工商户创造自由、宽松的生长环境。
北京破产法庭为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持续提供司法保障
2019年1月30日,北京破产法庭作为全国第二家破产法庭,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揭牌成立。4年来,北京破产法庭先后出台12部审判规范指引,涵盖破产程序各个流程节点及痛点堵点,构建起“1+2+3”司法挽救制度体系,参与府院联动逾百次,全力以赴擘画破产审判工作的新篇章,为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持续提供司法保障。
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发展现状与特点
在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北京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前行。面对未来已来的数字新时代,北京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既是基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主动战略选择,也是适应数字时代区域竞争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北京主动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的战略先手棋。
北京市率先建立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协同办理机制
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和保障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依法履职的若干措施》,充分发挥北京市企业破产和市场主体退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税务局等形成工作合力,依托信用信息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在重塑北京市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办理制度方面打出组合拳,形成“一册、一窗、一机制”,即建立破产重整企业信息公示机制,出台《破产重整企业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指南》,率先建成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一口申报”窗口。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了信用修复的跨部门联动,有效提升了信用修复事项办理效率。
北京实施重点领域改革 营造高标准国际化营商环境
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从“串联审批”到“并联审批”,从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近年来,北京强力推进5个版本营商环境改革,千余创新举措接茬落地,改革经验也向全国推广。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北京综合排名连续3年成绩优异,营商环境改革实现了从跟跑摸索到领先示范的转变。
北京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办、一照通查,保障政务服务“不间断”
北京进入常态化防控状态,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速迈向正常化。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电子营业执照便利、安全的特点,优化多项便企服务措施,电子营业执照实现“一照通办”“一照通查”,让小执照发挥大作用,全力保障政务服务“不间断”。
2022数字政府评估大会暨第二十一届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12月20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办的“2022数字政府评估大会暨第二十一届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网上直播形式举行,大会主题是:协力共建中国式数字政府。
北京98.8%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11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听取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报告披露,北京全市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窗”综合办理,98.8%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北京:本市启动区级营商环境试评价 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 设14个一级指标
营商改革举措有没有在各区落到位?与企业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基层部门服务如何?近日,本市开展区级营商环境试评价,设置市场准入等14个一级指标,重点评价区级政府在审批、监管、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