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聊城标签相关结果 22篇
聊城:线上签约赋能交易提质增效—工程招投标进场交易项目实现合同在线签订全覆盖
聊城市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质效为出发点,不断深化流程再造,拓展平台服务功能,利用电子签章技术实现合同在线签订,招标人和中标人足不出户即可在线签署合同,真正实现了招投标“一网通办”。
山东省聊城市: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破解企业办事“两地跑”难题
近年来,为破解企业异地办事“两地跑”难题,山东省聊城市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探索形成异地办事“聊城模式”,为企业办事提供便利,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山东聊城高新区探索“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管理新模式
7月初,山东省聊城市高新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进行招投标,首期工程近日开工建设,这是高新区探索“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管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聊城市建立政务服务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倒逼服务优化提升
近日,聊城市建立政务服务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公布了《不进厅事项清单》《非全程网办事项清单》《非扁平化审批事项清单》三张市级政务服务负面清单,其中不进厅事项60项、非全程网办事项38项、非扁平化审批事项280项。
一枚印章管审批”!聊城审管互动创新机制登上国务院改革简报
2020年2月,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了聊城市行政审批局改革创新简报,介绍了聊城市创新审管互动机制的做法。
何顺刚:以人为本,打造中小城市聊城新型智慧城市新模式
本文系聊城市大数据局局长何顺刚于11月26日下午在“2020智慧中国年会”上的"新基建赋能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篇"分论坛上的演讲,演讲主题为"以人为本,打造中小城市聊城新型智慧城新模式"。
12月30日起 聊城行政审批正式启动“证照联办”
12月29日,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于12月30日起正式启动“证照联办”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困局,为全市企业发展创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据了解,此次改革实行统一受理,实现“一门一窗一网一号”。统筹线上线下资源,推动流程再造和业务融合,利用我市“一窗受理”模式以及各
聊城:“一窗受理”释放乘数效应
日前,市民李书杰来到聊城市行政审批局综合受理窗口办理企业开办业务,两小时全部办结,李书杰一次性领取到公司营业执照、免费印章、发票。“企业开办一个窗口就能办理,不花一分钱,还有帮办代办员帮忙。原来需要两三天办完的事,现在不到两个小时就办完了!真是太方便了!”这次愉快的业务办理经历,让李书杰十分欢喜。
聊城:政务服务中心的“一次办好”三问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确定了“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在全会决定实施的“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中,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尤为引人注目。
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启项目审批服务新速度
走在前列、争创一流。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纵深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以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审批为突破口,创建“并联办、合并办、同步办、马上办”模式,工程建设项目整体审批效率大幅提高,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开启了项目审批服务“新速度”。
聊城市级民政审批系统与政务系统数据实现对接
6月20日早晨7:40,市政务服务中心民政局窗口的徐开国打开办公电脑,登录山东省行政权力事项动态管理系统,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逐一比对市级社会组织审批事项数据交换编码。5大项31个小项的数据交换编码,已经复检过两次,但是这一次,他仍不敢掉以轻心。
聊城列出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时间表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在2017年12月底前,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一窗受理”服务窗口,2018年6月底前基本实现“一窗受理”服务。
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推动我市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强化大数据对政府治理、市场监管、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服务的支撑作用,智慧聊城建设办公室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组织起草了《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以将意见和建议
聊城中院运用"互联网+司法"为民服务
今年以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意识,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着眼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执法办案全过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权益保障和更加便捷的司法服务。
聊城三公经费"等政府信息公开落实到具体部门
近日,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招投标、生产安全事故、土地征收及房屋征收、价格和收费等信息公开作出具体规定,并明确了落实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