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天津标签相关结果 337篇
天津:“津治通”串联社会治理数字化“大能量”
2023年,天津市将“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现基层治理由‘单线作战’向‘整体推进’转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提升天津市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好地为全市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持续升级“津治通”,整合党的建设、综合治理、数字城管等现有信息资源,搭建全市一体化协同处置系统和“津治通”App,构建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通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智治”水平。
天津港保税区拓展优化营商环境新路径 理“旧账”开“新局” 助企解难题
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造修船为主,重型机械制造、海洋工程构造物制作、陆上钢结构工程和焦化设备制造等几大支柱产业并举的制造业企业,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2016年,中船重工着手推进企业重组,计划将新港船舶并入大连船舶重工公司成为其子公司。据天津港保税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孙雅楠介绍,新港船舶受多种原因限制,一直未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企业想要改制重组,必须进行清产核资和评估,确保产权关系方面资产所有权归属明确,才能开展后续企业资产盘点工作,产权证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天津率先出台数字人才培育落地政策全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的工作要求,市人社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打通了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天津港保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助企纾困解难
天津港保税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让保税区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沃土,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信创产业增长明显为天津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前三季度,本市信创产业链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依托本市完善的信创产业配套和产学研环境,一批新产品、新服务模式助力信创企业高速发展。来听记者董朗的报道:
全国首个信创安全服务平台在天津正式启动
8月31日,天津信创安全中心启动仪式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海洋科技园举行。据了解,该中心是高新区以“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念打造的全国首个提供专业网络安全、信创安全服务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可信、安全、可控、可对抗、可存活”的信创安全目标,旨在提升天津信创企业的安全能力,帮助天津信创产业实现体系化的安全防御。截至目前,累计运营服务次数超过4000次。
天津从群众办事需求出发再造数字化政务服务流程 “新生儿一件事”“津心办”一天办妥
市委网信办、市政务服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共同从群众办事视角出发,持续推动系列“一件事”数字化政务服务,于近期在“津心办”App上线试运行第一批9项“一件事一站办”场景,将跨部门业务以主题为牵引再造线上流程,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让市民获得更多智慧便捷、省时省力的办事体验。
天津:打造“指尖上的文明城市”
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今年8月28日至29日在天津市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大会以“弘扬时代新风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近年来,天津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注重网络文明建设,在数字浪潮中追寻网络“文明之光”,用系列数字化举措打造“指尖上的文明城市”,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天津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日前,市发展改革委、天津银保监局联合组织在津49家中资银行机构,召开全市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座谈会,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天津加快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正在我市加速构建中。7月4日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列在首位的就是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含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00个,这是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的重要载体。截至今年6月,100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含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已明确选址的有85个,在严格招投标程序的基础上,已完成建设的有14个。
天津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三张清单”让企业家“事心双满意”
日前,天津经开区举行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创新推出“三张清单”,即企业问题清单、企业服务清单和营商环境创新清单,实现一张清单解难题、一张清单管服务、一张清单搞创新,受到企业广泛欢迎。
天津首个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地方性法规进入实施阶段
近年来,天津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企腾飞。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委了解到,由其牵头的“开办企业”“市场监管”两项指标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后,我市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日前首个关于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让“标杆”更“宜商”,包括5月1日起将在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企业登记确认制等在内的措施正在快马加鞭落实之中。
天津:“津心办”3.0版上线 新增百余项热门民生服务
22日,我市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3.0版正式上线。“津心办”3.0版服务人群持续扩大、服务事项持续丰富,汇集多个市级部门App民生服务功能,新上线110余项民生服务事项;上线40余个高频电子证照,较2.0版本提升90%;迭代上线“智能搜索”“智能客服”等智能化功能,精准推送服务事项,全方位推动“津心办”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体验“跑”在群众需求之前。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改革创新+特色产业+营商环境”引领高质量发展
年,东疆多次为服务企业和群众首开先例,试点了多项政务服务“第一单”。全国首个存量企业经营范围批量转化、全市首个通过“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设立合伙企业、产业项目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不动产登记电气热联动等业务均在东疆试点。东疆管委会还与自贸法院、租赁法庭持续深化合作,依托优质的司法服务,东疆吸引了众多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企业聚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链。
天津自贸试验区持续以金融创新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从近日召开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获悉,自挂牌以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已发布100个金融创新案例,这百个案例正是中国近年来企业投融资便利性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