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人工智能风口,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设立创新产品准入制度,对于国家、地方尚未制定标准但符合国际先进产品标准或者规范的低风险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允许通过测试、试验、试点等方式开展先行先试。

  探索无人驾驶,深圳出台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法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应用、准入与登记、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违法与事故处理等作出了全面规范,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和落地应用营造法治环境。

  释放市场活力

  全生命周期服务“周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深圳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通市场主体“准入”“准营”“运行”“退出”全链条,支持市场主体兴业发展,促进市场主体优胜劣汰。

  聚焦顶层设计,深圳全面落实《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意见》。推出科技、金融、医疗等六大领域24条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紧紧围绕构建集成电路交易平台、打造海陆空全空间无人系统开放应用平台、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限制等创新发展需要,加快汇聚国内外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和全球高端要素,破除制约市场主体进入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各类隐形壁垒,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落实精简审批,深圳扎实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率先推出“核准备案秒报秒批一体化”智慧应用,让无感秒报、智能审批惠及更多企业;出台实施《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管理规定》《深圳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报建登记实施办法》,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强化监督管理,建立起以项目高效顺畅报建为核心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体系,营造了有利于经营主体扩大有效投资的良好环境。

  坚持迎难而上,深圳直面经营主体有序退出的堵点难点。设立全国首家专门破产法庭,出台了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设立全国首个独立运作的破产事务管理署,创设企业除名、依职权注销和歇业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破产重整信用修复制度,引导“失联”“僵尸”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引导促进诚信经营主体“经济再生”。

  创新推动发展

  全链条科技产业生态“齐全”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深圳坚持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动改革创新,通过全链条创新驱动、全方位优质服务、全要素供给保障,构建生态完备的产业创新发展环境,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深圳全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有效破解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束缚,坚持以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确立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联合体”。

  另一方面,深圳优化出台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强化产业发展空间、人力、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供给保障,全方位优化服务,培育发展“20+8”产业集群,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

  一网简审批优

  智慧数字政府服务“可及”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深圳深入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推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重塑,让市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让惠企政策像快递一样精准直达。

  在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开展的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中,深圳市2019—2021年连续三年获全国重点城市第一,2022年为最高档。

  解码深圳政务服务能力“优等生”的秘密,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寻找答案。

  一站解决的思维。深圳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i深圳”和经营主体服务平台“深i企”,实现了“政策一站通、诉求一键提、业务一窗办、服务一网汇”。

  秒批秒报的效率。深圳积极探索智慧化、整体式政务服务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秒批”“秒报”改革,推出“秒批”事项360项、“秒报”事项730项、“秒报秒批一体化”事项253项,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推出政务服务“免证办”,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全市域通办。

  移动数字化的尝试。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深i您”健康码,创新推出手机“亮码”“扫码”无接触通行模式,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数字化支撑。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