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大数据支撑作用,坚持科学防治、依法防治、精准防治,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河南省临近湖北,大量人口在武汉工作,春节前又回到河南各地,战“疫”形势严峻。但从目前看,河南因为在抗疫方方面面的“硬核”不断,令人担心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了解到,在河南诸多“硬核”中,大数据这一独特“硬核”带来的效果极其突出,河南通过运用大数据沟通联动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加紧推动各类数据汇集,高效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联防联控体系,为疫情防控各项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取得积极成效。
一、大数据排查精准助力疫情早发现早报告
(一)搭建数据库畅通通道加强数据汇集分析
河南省大数据局、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卫健委、交通厅,以及河南移动、联通、电信等多家单位的骨干人员组成工作组,2月5日搭建完成全省疫情防控专项数据库,加强疫情数据汇集、分析和比对。
同时畅通河南省“互联网+监管”平台与国家对接通道,对河南省“互联网+监管”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通道进行检测,确保河南省视频监管信息可在国务院第八会议室展示,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及时有效提供好河南的数据。
通过充分利用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三大运营商、全省疫情防控专项数据库等数据资源,对2019年12月1日以来和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筛选,截至2月10日晚10点,共汇聚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省公安厅、教育厅、交通厅、税务局等部门以及移动互联网数据1152万条。
结合相关数据,比对获取和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可疑人员,全面排查出2月2日以前15日内从武汉到河南停留2个小时以上的30.39万人,并及时向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省委总值班室、省政府总值班室分别报送,为全面防控提供数据服务。
(二)各地充分利用大数据全面排查取得实效
商丘市成立了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牵头的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数据组,统筹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委等单位,建立运行全市大数据应急管控平台,汇总采集分析各方面数据,全面做好信息核实查证,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精准防控提供依据。对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交易人员信息、确诊病例同车人员信息、确诊病例同户人员信息、同住人员信息共3189条,按照县市区第一时间进行了分类转办。经过市县乡村四级密切排查,截至2月10日上午12时,排查数据涉及人员2394人,从中确诊病例6例。
三门峡市72小时高效上线了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通过网格填报、群众举报等方式,实时收集域外返回人员、武汉返回人员、密切接触人员、未接触传染源但已发热人员等重点人群动态信息,做到了“底数摸清、动态可管”,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信阳市作为湖北省外武汉市输入人员最多的城市,以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统计数据为依据,获取了2019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过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并持有信阳籍身份证的1031名人员信息,累计完成8个批次10488人次的数据信息核查工作,用数据筑好了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二、大数据精准防控推动疫情防控智能化
(一)提供重点人群信息做好精准防控
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通过向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重点人群和密接人群信息,并协助排查,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数据服务支撑。自1月26日至2月10日,从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获取并向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报送数据11批合计68882条,并通过精准定位(前一天凌晨3点所在地)将数据同步分发至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为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点方向,提高了精准防控效率,有效避免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比如,排查的1122人次同乘飞机密接者,已在河南确诊患者8人;排查的7322人次同户密接者,已在河南确诊患者148人。从省辖市来看,以商丘市为例,密接人员3189人次,排查涉及人员2394人次,已确诊患者9人。
(二)跟踪疫情区域变化做好深度防控
通过跟踪疫情区域变化,及时排查从疫情高发地区进入河南的人群信息,为深度防控提供数据服务。近期,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不仅报送了从武汉进入河南的用户数据,还向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报送了从湖北黄冈、孝感、随州、襄阳进入河南的用户数据,并对涌入量比较集中的南阳、信阳市及时作了重点提醒。
(三)开辟“疫情专区”做好全面服务
河南省政务服务“豫事办”近日开辟了“疫情专区”,上线5个服务事项:“疫情动态”(实时展现全国疫情数据及相关信息)、“疫情同程查询”(快速查询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同行程交通班次、到访过的公共场所)、“疫情上报”(发挥群众的力量,监督举报各类违反国家和河南省防疫工作规定的行为)、“权威新闻快报”(让群众通过正规渠道了解疫情相关工作真实准确的信息)、“新型肺炎求助通道”(积极向相关部门反馈确诊、疑似、密切接触者以及无法排除的发热者且目前还未得到隔离收治的人员信息),目前正在开发上线“健康申报”“发热门诊”“线上购药”功能、“出入境一键通”等更多疫情防控的相关功能,为政府决策和河南老百姓提供更多服务。
(四)各地探索多种举措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郑州市上线全市统一居民小区健康登记管理系统,对10800多个小区进行在线管理。该系统以每个小区为单位,实施“一小区一码”,为每个小区提供专属二维码,用于小区居民扫码登记健康信息,不再进行人工登记。小区居民通过手机扫描本小区二维码,填写个人健康信息,一次性完成个人相关信息登记,再次出入小区只需扫码核验,实行一次登记、多次扫码。非本小区居民不进行个人信息扫码登记。对于无法通过手机扫码登记的老人、儿童等群体,出入小区填报信息时由监护人或小区工作人员予以辅助登记,核验后方可通行。既方便居民出行,又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全面提升了疫情防控智能化管理水平。
开封市推出“一码通”,疫情期间权威消息、靠谱信息一扫全知道。老百姓只要一扫码,瞬间就能知道全国、全省、全市与疫情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全市发热门诊详细地址,对湖北、武汉滞留人员以及外地滞留人员开放的宾馆,全市批准营业的正规商场超市等,及时了解权威信息,增强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
商丘市将12345热线确定为全市疫情问题线索举报电话,全面征集受理举报疫情线索,及时形成疫情工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交办各县(市、区)及市有关部门限时办理,确保疫情工单不过夜、当天诉求当天办。截止到2月9日,受理反映有关疫情问题事项10590件,办结10590件,办结率100%。
三、推动“网上办事”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一)全省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全省大力推行“预约办”“网上办”“掌上办”和不见面审批。通过河南政务服务网、12345政务服务热线、“豫事办”APP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征询收集企业群众节后集中办理和急需办理的事项,确保实现网上办,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接触;推广“豫事办”APP和支付宝小程序,对已上线的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生活缴费等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确保业务办理渠道畅通,提供更多服务掌上办、指尖办;利用多渠道公布各类办事窗口值班电话和咨询电话,对于确需要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做到服务人员下沉就近办,速来速办,尽量减少人员“面对面”。
(二)各地积极引导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
河南省各地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部门,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延迟(暂停)开放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市民之家)办事大厅窗口线下服务推行网上办、预约办的通知(公告),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等线上办理方式,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感染,有效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要求。同时采取最严格的举措,细化落实各项联防联控措施,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发生蔓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驻马店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1月30日发布《关于开展“网上办”“掌上办”的倡议书》,公布了全国一体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河南省政务服务网、“豫事办”APP、“咱的驻马店”城市门户APP和驻马店市政务服务大厅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等注册方法和网上办事操作流程。
开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1月29日上午召开政务服务窗口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会议精神,通报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对全市各级政务服务窗口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漯河市明确暂停办公期间可开展网上申报、预约办理和帮办服务,尽最大努力方便和服务群众,同时积极采购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资,提前做好实体大厅开放前的疫情防控准备工作。
洛阳市全面梳理急办事项,共梳理出市发改委、社保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等15家单位61个急办事项,并将市民之家现有256个窗口调整开放85个,实行预约办理和自助办理,2月3日至6日共为155名预约群众办理了相关业务,通过在线和自助办理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四、推行“网上办公”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一是架设公文通道,高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1月26日连夜组织技术力量,依托河南省政府办公网络和应用系统,开通了省防疫指挥部电子公文通道,指挥部可在网上向各省辖市、直管县和省直各部门发送并接收电子文件。1月27日上午安排专人进行系统使用培训,畅通疫情防控信息上传下达通道。
二是建设省级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围绕省直厅局间、地市间的公文流转会签(涉及印章、交换、安全),在协同平台实现网上政务服务在线审批,在PC端和移动端均实现互联网应用,具备小规模视频会议、移动端办公等协同办公功能,加快开发全省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同步开放建设省级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移动端“豫正通”。
五、利用大数据推动复工复产
一是充分发挥好河南省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推动中小微企业利用平台在线贷款,防止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
二是积极推广“不见面招商”、在线审批,充分发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等功能作用,推动在线办理、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做好立项、开工、投产全过程服务,加大新投产项目开工力度,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储备和项目支撑。
更多精彩,请关注“国脉数字智库”及“数字政府智库”SO
(官方微信)
“数字政府智库”SO是面向政府相关组织单元(个体、团体、机构等)的一个大众化、开放式、赋能共益的智慧组织构建与深度协作平台,助力政府组织数字化转型与个体挖潜,引领以人的关系为核心的价值连接与协同创新。 微信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