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放管服”是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2018年专门制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旨在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互联网+放管服”工作已经取得了极大成效,要着力将实践经验总结好、运用好、宣传好,进一步织密发展“一张网”。

  推进“互联网+放管服”,要重实干、强担当,织密“政策网”。“互联网+放管服”是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改革项目,是必须落实的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提升工作站位,明确路径方法,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把“政策网”织起来。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六个一”重要部署,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各项工作,认真梳理服务事项,大力推动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重点工作落实见效。要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改革,充分释放政策的幂数效应。

  推进“互联网+放管服”,要优服务、疏堵点,织密“环境网”。政务环境优劣,决定了人民群众的评价好坏。近年来,一些地方暴露出政务服务制度不完善、技术能力不够、安全防护能力差、企业和群众办事仍然不便等问题,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推进“互联网+放管服”要达到的目的。要统筹推进省、市、区平台建设与融合,分类推进我区综合窗口标准化建设,减少市民、企业来回跑腿次数,提升办事体验感。要实施“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提升行动,实现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切实提升企业开办服务能力。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建立“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体系,为市民带来更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最终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

  推进“互联网+放管服”,要建标准、促协同,织密“审批网”。行政审批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审批效率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部门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是推进“互联网+放管服”的题中之意。要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标准,大力推进网络行政审批平台建设和监管体系建设,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网络自动化复核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行政审批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人民群众对行政审批工作的满意度。要积极对接项目审批,对项目审批实行全流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按照“自愿委托”的原则,通过全程免费代办、审批协调、流程优化、跟踪指导,提供“贴心式、保姆式、点对点、主动式、全方位”服务,让企业花最少的精力、用最短的时间办完事。


       附1: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附2:国脉政策通(又名“国脉一体化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是对标中央关于“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易于知晓、一站办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帮手级产品。以“惠企政策精准送、补贴申报一次办”为核心,提供政策“发布、汇聚、查看、送达、办理、督查、评价”全套解决方案。基于市场主体、民生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从最小颗粒化、数源标准化、数据共享化、组织协同化、业务融合化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实现群众与企业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红利更好发展。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东新区、南山区等地应用,获企业群众普遍好评。

责任编辑:yang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