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正在成为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准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从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市政务服务中心自迁入新址以来,以打造济南特色、群众满意、全国一流的政务服务平台为目标,运行一年多来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实惠。特别是率先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开启“周末无休”的对外服务模式,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好评。

  济南市政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安纪文告诉本报记者,“互联网+”正在成为济南政务服务中心的“牛鼻子”,网上政府也正在成为济南市政府治理模式的一个改革突破口。

  安纪文说,“互联网+”的政务服务是以群众需求和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便民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为原则,以“互联网+”倒逼行政审批改革,倒逼流程优化再造,倒逼政务服务模式创新的治理模式。该模式的基础是,目前在济南市政务中心办理事情的80%为年轻人,90%为大专以上学历,并习惯于使用互联网。一年多来,通过流程优化和模式创新,共减少相关证明材料308份,精简审批环节51%,整体办事效率平均提速增效35%。

  为此,济南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展开了“互联网+”的探索。据安纪文介绍,首先是在硬件上优化提升设施设备,着力打造智慧大厅。记者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区看到,在公共区域配备了先进的竖屏综合展示机、自助查询终端、公用电脑等设施设备,办事企业和群众可以自助查询大厅布局和办事指南等基础信息,还有各种排队叫号机和为各窗口配备的二维码扫描器、高拍仪,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反复录入次数,提高办事效率。

  “要实现‘互联网+’的工作模式,仅仅有了硬件还不行,还需探索开发大数据分析系统,更好地服务城市精准发展和领导决策。”安纪文指出,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充分运用市行政审批服务平台运行沉淀数据的基础上,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率先研发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从规范运行管理、“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济南发展三个方面运用概率统计、数据挖掘、软件建模等方法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达到了预期效果。近日,将依托济南政务云建立政务大数据创新中心,整合与政务服务相关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科学决策,作出智能回应,不断评价政策运行效果和改进决策,重构智慧感知、智慧评价、智慧决策、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的新流程,形成政企融合、政民融合、良性互动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大幅提升政务服务集成化、标准化、精细化、便利化和协同化。并且,济南市还开通济南政务服务门户网站,着眼办事,立足服务,为申请人网上提交申请材料、全程网办事项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实现济南政务服务APP和微信公众号协同上线,真正实现了与办事群众全方位、多渠道的互动交流和便捷办事。目前,网站访问量达80余万。

  在创新工作运行模式方面,安纪文告诉记者,济南市开发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按照“一级开发、多级应用、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发平台、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探索模式、理顺机制,现已实现“一口受理、推送相关、同步审核、限时办结、全程留痕、综合评价、统一发证”的运行模式,先预约后办事、先取号后办理、先评价后取证已成为市政务服务大厅日常运行新常态。同时,采用一体化部署的方式,实现市本级一级部署,县区、乡镇、街道多级应用,做到横到边、纵到底,目前所有县区均已使用市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办理业务。据悉,济南市以市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为依托,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文广新局等11个部门(单位)的40项行政审批事项作为首批全程网办事项上线运行,办事群众可通过网上提交材料,审批部门根据申请人实名身份信息和电子证照信息进行全流程网上办理,办理结果采取办事群众至窗口取件或采用邮寄等方式送达,并已有市环保局济南格蓝压缩机有限公司辐射安全许可、市文广新局济南黄氏印务有限公司内部资料印刷许可等事项完成了全程网办。截至2017年8月31日,市本级受理数126329,办结数118232,按期办结率98.12%。

  “由于智能平台的开通,沉淀了大量的数据,基本可以做到先预约、后办事,先取号、后办理”,安纪文说,“不仅如此,济南市还进行先评价、后取证”。目前,在于让政务服务在老百姓心中形成一个闭环。据悉,按照济南市委对《重点部门单位服务基层、服务发展工作综合评价》的工作要求,济南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基础上增加了满意度评价功能,办事企业和群众在事项办理结束后可通过手机短信、自助终端、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对所办理事项进行评价,一事一评,等级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在去年年底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督查评议活动中通报了评价结果并按照一定权重计入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中。截至2017年8月31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平台评价数35208,满意度99.22%,有25个部门(单位)满意度达到了100%。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