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国家大数据战略有一张清晰的时间表,几乎每一个战略步骤都与政府数据开放息息相关:2017年底前,各政府部门要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2020年底前,逐步实现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

 
  中国80%的数据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推动这部分数据开放、共享、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什么是政府数据?可开放的是哪些部分?九次方大数据创始人王叁寿提出,要厘清“政府的数据”和“政务数据”之间的区别,通常意义上讲的“政府数据”开放的本质是政务数据的开放。
 
  政府数据分为两类三层
 
  王叁寿进一步以“两类三层”的划分法进行阐释。
 
  两类即“政务数据”和“政府的数据”,两者有很大区别。政务数据主要是指政府办公形成的数据,而政府的数据范围更广,涵盖了自然而然汇聚的各种数据。以气象数据为例,气象数据既包括气候资料也包括天气资料,前者是整个气候系统 有关原始资料的集合和加工产品,后者是为天气分析和预报服务的一种实时性很强的气象资料。“天气预报就属于政务数据,而大气星云数据属于卫星接收数据,则归属政府数据。”王叁寿解释到。
 
  三层以红、黄、蓝三色区分。红色部分关乎国家安全,绝对不可触及;黄色部分作为有价值的数据,有偿向社会提供服务;蓝色部分是可以免费向社会大众、各行业提供的数据类型。
 
  “这里有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政府数据公开是要开放所有的政府数据。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政府数据公开其实推动的是政务数据公开。”王叁寿说,这里提到的政府数据,本质上实际是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重点领域的政务数据。
 
  大数据标准将进一步推动政府数据开放
 
  政府手中的数据资源更像是一座沉睡的“钻石矿”,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兼研究生院院长杨文明近日进一步强调,政府利用大数据实现治理现代化,要将满足人民利益的根本需求作为立足点、出发点。
 
  从九次方大数据的实践来看,政务数据已经开始广泛服务于人民福祉。例如,目前有很多地区的税务局,会用大数据“治税”。将发改委、经信委、税务局和法院的数据汇聚在一起,就可能会发现某家企业的税务有无异常。通过对多方面数据的综合分析,甚至可以发现这家公司采取了一定的手段以造成亏损的假象,进而实现偷逃漏税的目的,方便执法团队后续执法。
 
  大数据也可以服务城市的精准医疗,比如降低医院的误诊误判率。“因为目前患者的病情几乎都是基于医生的判断,难免存在误诊误判案例。”王叁寿表示,当我们把一个城市每一年的所有医疗病例数据汇集起来,然后去掉一些敏感的个人隐私数据,就可以做一个超大样本的误诊误判数据库,从中分析原因,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王叁寿提出,大数据标准制定的稳步推进,是重大利好。未来将作为标尺,衡量政府哪些数据应该开放,并开放到什么程度。作为《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参与者之一,王叁寿透露,大数据行业标准一旦推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数据万亿产值”的愿景很快将会推动起来,产业释放速度也会加快,之前出现的关于数据开放的担忧也将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