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国际CIO学会副主席杨凤春作了《电子政务与大数据条件下的政府改革》的主题演讲。杨凤春表示,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府服务的表层应用,大大超前于政府自身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但依然存在着局限性。

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国际CIO学会副主席杨凤春作了《电子政务与大数据条件下的政府改革》的主题演讲

  演进全文如下

  杨凤春:很高兴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讲一讲电子政务。我大概想讨论这么几个问题。

  首先,我想说一说对电子政务的理解,电子政务有个二义性,所指不同。从本体论角度上讲,电子政务是信息化时代的政府,就是政府本身。那么从方法论,或者说从工具的角度说,电子政务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基础设施,我想政府基础设施这个问题,是一个特别应该强调的一个东西。不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技术支持是不一样的。

  那么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引申出的是什么呢?可以看到一些什么东西呢?

  1、电子政务技术条件下的政府是具备信息化要素、文化和能力的政府,当然很多在聊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的东西。

  2、电子政务是政府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因此电子政务能够更有效、更有利的帮助政府实现政府的目标。

  刚才我们讲的是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下面我想讲的,我们电子政务为政府服务,那政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特点?政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我想我们搞电子政务以及中国搞了20多年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解决了政府很多问题,但是同时又给政府带来了好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对政府的认知是需要不断的深入,我想我们对政府的理解上面有一些东西是要慎重考虑的。

  1、职责法定。

  2、政务逻辑。

  3、政治正确。

  4、金字塔结构。

  5、公共权力部门。

  6、统治、治理、政务服务。

  7、对社会的管理,对自身的管理。

  美国的立国者曾经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人是必须被管的,因此他们就发现,政府管社会,管被统治者相对来讲比较简单,但是政府最大的问题,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呢?政府管自己很困难。我们现在政府的这个特点一直存在,一个是管社会,一个是管自身,相对来讲对自身更难管理。

  两者是什么关系呢?电子政务和政府是什么关系呢?从前面我们对两个主体的分析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关系呢?

  1、政府是主轴,是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因此政务逻辑要高于技术逻辑,政务改造技术政务塑造技术。所以大家可以想一下,政府改造技术、选择技术这一点,中国电子政务的技术应用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的技术应用、技术选择有差别吗?优先顺序有差别吗?有,中国都选了哪些东西呢?选了非常容易迅速扩张政府的能力和权力,是不是这样?我们今天不是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说,政务改造技术、政务选择技术,这是基本的立足点,这个基本的立足点是发源于两者关系之间政府是主轴这个原因出发的。

  2、作为政府基础设施来说,电子政务之于政府具有工具性,因此电子政务的工具性决定了电子政务的根本价值,电子政务有什么价值?电子政务的根本价值是帮助政府做政府想做的事情。电子政务没别的,电子政务就是帮助政府做政府想做的事情。大家觉得这个话说了等于没说,那政府想做什么呢?对了,这就是我们想问的,政府想做什么?政府想做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政府怎么想呢?电子政务走到这一步,政府还想干什么呢?我觉得应该考虑政府自身改革的问题。好多电子政务由于不是技术问题,不是电子政务本身的问题,是政府的问题。政府的改革不光是社会有这种期待,有这种等待,那么政府自身也充分认识到了。

  第二个方面我们对电子政务有认知之后呢,我想我们简单讲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在讲这些特点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看到电子政务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我们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分类标准来看的话,发现比如说从表现形式、内容建设、电子政务所涉及到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做不同的分类,可以做不同的分类。这个不同的分类标示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这些发展历程都是有意义的,我没有时间讲了。

  特点,不论怎么分类,我们发现的特点是什么:

  1、政府自身能力大大增强,政府的自主性、自为性资源极为大丰富。电子政务在我们国家的应用,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政府原先想都没法想的事情,甚至想都没有实现的事情,现在轻而易举。

  2、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府服务的表层应用,大大超前于政府自身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我们已经知道,政府自身的问题是关键性的问题,政府是主体、是本位、是主轴,一个国家好、社会好,政府是关键因素。但是电子政务20年展现出来的特点之一,就是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务服务的表层应用,大大超前于政府自身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也就是说,我们依然需要触及到问题的根本和更深层的问题。

  讲局限性:

  1、在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任务、表现形式、内容等因素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刚才我们从这个历程可以看的很清楚,政府的组织结构、机制、运行方式、组织间相互关系并没有受到电子政务的技术影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间,政务逻辑的这种稳定性、自主性在这个地方表现的很充分。中国的体制机制基本没有变化,我们都知道任何国家任何时代,政府都是持续变化的,体制机制一定要变,不变就很费力,政府自身都觉得很费力。

  2、在低层级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承担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电子政务加剧了粗放式、形式化、电子表格化的倾向,在这一点上显现出了电子政务对实际政务的负面影响。电子政务没有那么好,电子政务不是天使,关键是你拿电子政务来干什么?我们有人讲电子政务未来大大的简化办公啊,讲无纸化,诸位,现在在流文化,什么这种表格化情况,你还敢这么讲吗?电子政务大大的增加了这些方面的混乱和无意义的投入。

  3、过度偏向的倾向,这个过度偏向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以前某个时间搞了个大型的指挥中心等等,有些时候是其他的事情。电子政务运用领域与场景的选择,相关资源的投入与政府职责、政府公共财政服务有过不同程度的错位。

  比如说,现在最潮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其实我说了,在政府中间不是有那么重要的事情。但是我们这个电子政务在业界是有点过热,过热到什么程度?过热到现在在这个方面以后没有什么可以比拼的了,比如说大家都创新,创新来创新去,变成了一个什么?变成了一个时间的一个竞赛。一次都不要跑,就把事情办了,那我问下一步的创新是什么?人家已经到极限了,一次都不跑就把事情办了,你还能怎么办?变成了一个时间竞赛,很荒唐,到了这里就看出它的荒唐性出来了。

  还有有许多更能够定义、描述政府面貌的面向,并不是政务服务,而这些面向对政府的意义更为重大。

  4、电子政务的建设、应用模式滞后于应用需求、市场资源和能力的发展,电子政务的服务理念和规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刚才太极这位先生,他其实触及到了这个问题,就是如何从交钥匙工程,把电子政务从交钥匙工程变成一个落地服务,他触及到了这个东西。但是我想这依然不是我想要讲的那种电子政务服务化问题。我们现在这个电子政务基本是两个路子:交钥匙工程、做产品。

  一个是政府是电子政务的主要的操心人,但是你想这是不是错位了?政府是干啥的?政府是做官的,政府就是政府。IT企业,或者说是IT的市场,电子政务这个市场才是做这些事情的。

  看到以上这些问题,大家说你有什么好招,你说了这么多问题,出路在哪里?我想出路需要我们考虑一些问题,考虑一些问题,总的名字就叫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了新一代电子政务的门口,电子政务在今天我们已经要必须跨入一个新的门槛,新的大门。我讲的这些电子政务你可以把它说成是数字政府,什么智慧政府,一样,都是一样的东西。

  那么新一代的电子政务有一个使命,它要有战略方向,我们电子政务其实没有什么战略方向。官方文件是主要确定政府行动的指南,市场热点是我们决定我们对这些事情认知的依据。在电子政务做到今天的情况下,要确定一些新的战略方向。

  1、增强对政府的服务和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

  2、互联网电子政务。

  3、政府重组的电子政务。

  4、大数据累积的电子政务。

  新一代电子政务的指向在实体政府改革目前不具备改革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虚拟政府改革达到这一目标。不触及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前提下的政府面向任务和需求的资源配置与能力增强的机制与技术。而建设政府致力于公共服务指数,这是大数据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

  解决方案我这里不太好说,但是要素我可以讲一讲。

  1、数据。数据哪里来?

  2、政府结构化的目标模式。

  3、工具。新一代电子政务一定是工具支撑,一定是工具支撑的,一定有工具,否则政府没有兴趣,政府没法使用。

  4、主体。新一代电子政务我们讲是为政府服务的,但是它大大拓展了政府的边界,形成了一种组织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扩张补充。

  好,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qiu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