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干违规使用添加剂、蜂蜜中含有兽药、肉制品来自疫区……当名目繁多的进口食品越来越多进入普通家庭时,千万别以为洋食品质量就可以高枕无忧。

  8月1日,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今年上半年相关情况表明,进口食品质量问题五花八门,只因有了检验检疫“国门卫士”,这些问题食品才被及时处理,避免消费者利益受损,食品进口渠道才得以畅通。

  问题食品两千多吨 近一半涉及添加剂

  7月中旬,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6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进口食品需求逐年增加,进口食品安全已成为保障我国消费者安全的大事。

  “今年以来,江苏口岸进口食品增幅明显,质量总体稳定。”江苏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顾华丰介绍,上半年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1.2万批、307.6万吨、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48.6%和84%。进口食品来源广泛,涉及7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度尼西亚、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越南5个国家进口额占74.1%。贸易额前5位的油脂及油料类、饮料、肉类、乳品、肠衣,占了进口量91.1%。全省共检出不合法合规、未准入境食品63批、2265.3吨,全部作了退运或销毁处理,没有流入国内市场。

  进口食品不合格原因不一而足,主要涉及添加剂、证书、品质、标签、产品未准入、兽药残留、微生物等11类,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占未准入境食品总批次的近一半。今年3月,苏州检验检疫局对一批韩国进口的食品现场检验检疫,发现配料中不仅含有未经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还有来自疫区的肉制品,品种有糖果、海苔、饼干和方便面等。太仓口岸发现一批日本进口饮料食品添加剂不合规,D-泛酸钙使用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

  植物油进口领跑 氧化变质产品退运

  品种多样,是江苏口岸进口食品的一大特色,但大宗食品“一股独大”,其中食用植物油尤为突出。上半年共计进口743批、183万吨、15亿美元,进口货值占全国的39%,居全国之首。品种包括初榨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

  质量隐患,同样存在于食用植物油中间。江苏检验检疫局食监处处长孙国防说,上半年全省检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准入境食用植物油共5批、2000吨。其中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液油和来自澳大利亚的花生油被发现酸价、过氧化值超标,其余3批为橄榄油标签不合格。专家介绍,棕榈油是食品加工经常需要使用的原料,酸价和过氧化值超标表明该产品已经氧化变质,对成品的质量有较大风险。

  进口乳品,广受关注。今年以来,江苏口岸量减价增,灭菌乳进口量下降,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量大幅增加,进口量达2192吨、货值2753万美元。专家强调,因为膳食结构和人群需求不同,我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标准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蛋白质和一些营养强化剂等指标上。进口乳粉的国外生产企业必须按照中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因此,不少海淘、代购奶粉中一些指标的含量往往达不到我国要求。

  进口肉类、酒类质量相对稳定。上半年,江苏口岸累计进口冷冻猪肉、牛肉、禽肉等3888批、6.8万吨、1.5亿美元,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德国、加拿大、美国等,检出不合格肉类1批、27吨、5.5万美元,原因是未获得检验检疫准入。进口酒类1591批、1222万升、2874万美元,葡萄酒占进口总量87%,还有少量果酒、啤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清酒等,其中法国、智利、西班牙和澳大利亚进口量达96%。上半年,我省进口酒类没有发现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产品。

  质量问题花样多 国门监管全过程

  今年1月,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2500袋、125吨、6.15万美元的泰国进口碎糯米实施检验检疫,在包装袋内侧和货物中发现稻糠和杂草籽。按照相关规定,泰国输华大米不得混有稻壳、糠和水稻的植物残体,否则就有传入疫情疫病的风险。

  俄罗斯蜂蜜受到很多消费者喜爱。一家公司从俄罗斯进口共计3072瓶、2764.8千克、9369.6美元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蜂蜜。苏州检验检疫人员进行查验时,在样品中检出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氯霉素和甲硝唑等禁用兽药。

  为加强进口食品质量监管,江苏检验检疫局运用大数据智慧监管手段,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推动实现互联互通和精准防控,搭建覆盖进口食品全过程的治理体系,探索实施输华食品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查制度、输华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管理制度、输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等21项制度。建成进口食品口岸查验场所35个,进口食品指定储存场所46个,认可储存场所139个。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