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综治中心提档升级纳入三级“书记项目”,加快构建“综治中心+综合网格+最小应急单元+智能化”工作体系;深圳利用直联直通一体化信息化平台,推动市级部署直达街道社区;东莞构建“党建引领共建”体系,带动群团、行业、社会组织参与治理……这是广东坚持多元共治,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4月19日至20日,省委政法委在汕尾召开全省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现场会,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系统部署。这是结合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开展的一次重要活动,旨在经验交流、互学互鉴,促进各地共同提高。

  近年来,广东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平安广东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贡献更多力量。

  制度机制更加完备

  有效打通省市、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打开“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开发建设的“平安专区”提供信息采集、政策宣传、诉求反映、公众参与于一体的服务,实现群众意见“一门进、一网管”……得益于制度机制的改革创新,“粤平安”平台破除了管理服务上的时空限制,努力实现平安广东建设领域全要素采集、全信息共享、全流程办理等八大目标。

  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党委统一领导,也离不开各方凝心聚力。广东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高位推动全省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领导机制逐步完善。省委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委平安广东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推进多元共治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同时,立足发挥省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省委平安广东建设领导小组市域社会治理组作用,积极组织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社会治理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文件,全面系统谋划部署加强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去年1月,《广东省平安建设条例》施行,这是广东首部关于平安建设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广东还印发《关于加强全省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推动综合治理委员会和综治中心一体化运作,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平台作用。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委政法委等六部门出台了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清单。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广东各地将基层社会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部署,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合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在建章立制方面,各地根据省级层面制定的制度体系框架,并结合当地实际,精心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

  “制度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打通了省市、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对整体提升全省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意义重大。”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打造“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为解决跨地域、跨行业、跨层级业务协同问题,“粤平安”平台提供一套事件管理标准化、业务流转规范化、服务资源统筹管理的协同综合管理平台,打通条和块、块和块之间的信息壁垒。目前,“粤平安”资源专区已接入多个省直部门及地市数据,规模达11类154项。

  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更加注重平台统筹、机制创新、先行先试

  日前,东莞市莞城创业片区网格管理员在巡查时接到辖区一住户反映,邻居厨房的油烟囱排气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网格管理员当即组织当事双方来到网格管理员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最终促进两家人握手言和。这样及时高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生动案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如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完善工作体系是关键。这其中,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通过健全完善“镇街一村居一网格”的基层组织链条,推进党建、治理、服务等各类网格“多网融合”。同时,推动将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国家职业分类体系,完善选育管用机制。

  目前,广东共实施编码固定127533个综合网格置入“粤政图”,一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专职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走访,及时调处小矛盾小问题,处理不了的及时上报街道综治中心,由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承接、限时办理并反馈。

  广东网格化管理创新探索突出党建引领。如江门出台《关于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二十条措施》,全市2954个智慧网格全覆盖建立党组织;肇庆常态化实施“邻里先锋”工程,着力提升平时组织力和战时应对力;清远每个网格都有党员干部参与,推动岗位职责在网格明确、服务承诺在网格兑现、先锋作用在网格发挥;河源源城区推行“红色网格”,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为推动群众表达诉求和纠纷实现全程跟踪、有序引导、事了心安,广东持续优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建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和闭环管理机制。建立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类案同处、源头和实质化解。

  ——打造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广东法律服务网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帮助。

  ——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研究建立更加快捷高效的“码上信访”化解工作体系,树立在省内、在基层反映信访问题就能得到及时化解的鲜明导向。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平台统筹、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形成40余项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经验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广东在大力开展基层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基层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同时,组织群众说事、议事、主事,形成党建“同心圆”、治理“一盘棋”。

  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创新,通过搭建群众参与平台、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凝聚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效能。如广州将全市2.3万个最小应急单元、29.28万名“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力量纳入综治中心指挥调度序列;江门组建“粤平安”支撑队伍,在全市配备专职、专业、兼职网格员近4万余名;清远将交通员、护林员、社工等力量合理合规整合至综合网格。

  “五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综合运用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治理方式,为广东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南粤大地,各地纷纷探索“五治融合”创新实践新路径

  中山坚持政治引领,标准化建设镇、村、园区、商住小区等各领域“同心园”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清远坚持法治保障,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立法工作协调小组,起草全省首个网格化工作地方法规;珠海坚持自治强基,在社区(村)全面推动开展社区协商工作,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汕头坚持德治教化,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研学旅等系列教育实践主题活动;茂名坚持智治支撑,在“好心网格”系统嵌入“平安大走访”模块,由群众直接评价“平安大走访”活动的满意度。

  一花独放不是春。实践中,广东总结提炼了广州超大城市“最小应急单元”、深圳“平安立法”、珠海“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应用”等40余项走在全国前列、获先进表彰的创新经验,并以点带面,有力推动各地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如揭阳因地制宜推出“急难愁盼我来办”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平台以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为留言对象,市、县、镇三级党政部门为具体承办单位,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当前,全省各地围绕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接下来,我们要深入分析、精准施策,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全省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水平,奋力推动更高水平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一线实践

  汕尾:构建市县镇村组五级治理架构

  走进汕尾陆丰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接访大厅、金牌调解室、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等,布局合理、功能明确。该中心将公、检、法、司、人社、民政、住建等部门资源整合起来,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这只是汕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生动侧面。

  基层治,天下安。近年来,汕尾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探索构建覆盖“镇、村、组”,“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的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智治支撑作用,同时突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2020年以来,全市刑事和治安警情、命案发案数等指标连续保持全省低位,安全生产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全面下降。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福祉。以汕尾市马宫街道金町村为例,该村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为主线,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如落实村干部包片责任制,建设18个垃圾池并清理历年来积存的垃圾。金町村入选首批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