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出门,动动手指就能办事!记者了解到,青岛市医保局全新开发的“青岛医保”微信小程序贴合市民医保服务需求,打造“保姆式”政务服务模式,这一案例也被评为2021青岛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

  据悉,青岛市医保局信息处通过前期对不同年龄段用户需求的充分调研,结合国家医保局、省医保局的相关开发设计要求,按照统筹兼顾、超前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将广大市民关心的个人医保办理项目系统梳理,基于医保业务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打造“千人千面,万人万解”的医保掌上服务平台,实现医保服务精准化、便捷化。

  贴合市民医保服务需求,打造“保姆式”政务服务模式

  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对医保服务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实地调研与大数据分析,项目组筛选出青年人群、老年人群、育龄人群及儿童高频次使用的服务项目,设计出面向这四类人群的专属界面。每个版本界面布局、内容围绕用户的医保服务需求进行开发,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对医保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做到一目了然,一看就会,一点即办。

  首先,在用户登录方式上,从用户使用习惯出发,集合了手机验证、刷脸验证、密码登录三种方式,方便用户快捷登录,避免了用户因忘记密码需要繁琐的重置、认证过程。

  其次,在每个版本的设计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譬如针对老年人群开发的敬老版,专门放大字体,方便老年人阅览。将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费用报销等老年人最关注的医保服务与个人待遇事项放在首页首屏的显著位置,使老年人群能够快速便捷的在手机上完成各种医保服务申请。

  第三,针对未在青岛参保的用户,专门开发了访客版本,用户能够以访客的身份浏览,并帮助在青投保的直系亲属进行医保服务的帮办代办,实现每个家庭医保服务掌上“一次办好”,打造“保姆式”政务服务模式。

  打造便捷医保服务体系,让用户“遇见”更好的自己

  “医保服务项目多、政策多、细节多、我们网上找起来、看起来、用起来很不便。”有不少市民在网上留言如此表示。诚然医保业务有其自身的专业性、复杂性,但这绝不应该是阻碍市民网上办理医保业务的鸿沟。

  市民的“痛点”就是医保服务的“亮点”,针对前期调研、收集到的网上医保办理“痛点”,项目组将各项医保业务办理条件、需要材料、办理进程等内容精心提炼汇编,使用户一目了然。例如:门诊慢特病(原门诊大病)将63个医保目录病种申请需要的材料、报销限额、资料管理等事项通过一张图全貌展现,用户只要按照要求提交材料即可,并能实时查看办理进度,使用户能够直观的办理、查询医保业务。打造便捷的医保服务体系,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专属的服务“套餐”,让医保服务更细致、更贴心。

  “用户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医保服务作为广大市民日常高频次使用的政务服务项目之一,个人信息变化快。用户对自己能否享受各种医保待遇、医保卡金余额、个人申请办理业务进度等信息十分关心,之前的“掌办”系统不能一次查询全部显示。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组专门开发了用户个人实时医保信息界面,将参保人的医保待遇享受的情况、已办理的医保服务项目(例如: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异地备案等)、未办理的医保项目、医保卡金余额、个人申请办理业务进度等医保相关的信息一屏融合。用户能够及时掌握个人医保全要素信息,更好地遇见医保数据“构建”的自己。

  场景式体验让医保自助办理更容易

  这是一个“千人千面”的用户时代,如何成为一个懂得用户需要的服务者?答案是要在个性中寻找共性,要去挖掘需求背后的本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医保异地备案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在外出差急诊住院怎么办?因家庭原因需异地长期居住能否享受医保待遇?常驻异地工作医保该如何办理?异地转诊需要怎样办理?项目组从优化医保服务供给的思路入手,将七种医保异地备案需求场景化再现,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场景对号入座。用户不必再一一仔细研读各项医保异地备案政策,仔细揣摩自己是否符合此类备案条件,真正实现了医保异地备案“一点即办”。

  医保服务联系着全市的千家万户,守护着广大市民的健康。青岛市医保局信息处将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作用,加强医保服务信息化建设,优化政务服务供给的解决思路和操作方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百姓办事轻松,为全市正在全面推进的城市数字化建设“添砖加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8营商.jpg  

数字8.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