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推行“免证办理”和“材料一次性提交” 助力建设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

  近年来,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主动担当作为,大胆改革创新,围绕“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赣服通”,在全省范围内打造政务服务“免证办理”“减证办理”“材料一次性提交”的业务新形态,助力我省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改善营商环境,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实现方式

  结合“区块链”“电子证照”等支撑应用,办事企业和群众通过“刷脸”“扫码”“亮码”等方式,通过认证授权后,线下大厅窗口人员可以调取身份证、户口簿电子凭证和电子营业执照等20余种常用证照进行业务办理。同时,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构建基于办事对象的政务网盘,将办事对象在各层级各部门办理过程中提交的电子材料汇总归集,通过数据资源共享,支撑了数据的跨层级跨部门互通共享,实现全省范围内办事“相同材料只交一次”。

  (一)窗口亮码、赣服通扫码。

  线下大厅窗口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向终端软件发送二维码,办事对象通过赣服通进行扫码,办事对象扫码后授权确认。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后进行电子证照调取,完成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理”。

  (二)赣服通亮码、窗口扫码。

  办事对象出示赣通码,由线下大厅窗口人员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发起扫码申请,扫码后办事对象进行授权确认。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后进行电子证照调取,完成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理”。

  (三)人脸认证。

  线下大厅窗口人员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发起用户活体认证,认证通过后进行人脸比对。人脸比对完成后,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后进行电子证照调取,完成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理”。

  (四)材料一次性提交。

  办事对象在线下大厅通过各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的业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材料在系统内自动归档,在下次办事时,可在省内各政务大厅窗口通过申请人身份证号或企业社会信用代码提取历史关联材料,对在有效期内的材料、证照进行复用,实现材料免提交。

  二、主要做法

  (一)省级统筹,上下联动。

  整体建设突出集约化、利旧化的理念,坚持共建共享共用,工作部署上实行省级统筹三级共用的原则。省级层面完成系统的顶层设计、统盘谋划、统一部署基础支撑软件的开发工作,统一对各级提供基础软件的业务支撑能力,各市、县政务服务部门做好应用推广落地的前提下,允许其在已有工作成效的上推成出新,做出具有地方性代表性特色创新应用。

  (二)问题导向,突出应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建设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的部署要求,以问题导向,聚焦群众企业的实际需求,以解决社会最关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为主攻方向,针对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动、重复提交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流程,改进传统服务方式,简化办理手续,促进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突出应用场景设计,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企业和群众带来更多红利和获得感。

  (三)示范突破,持续迭代。

  坚持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按照蹄疾步稳的要求,前期在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注重在实践探索中持续迭代,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实现服务能力螺旋式上升,从而带动全省范围的应用优化提升。

  (四)安全为先,注重创新。

  构造数据共享和用户授权的管理模型,统筹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充分释放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红利,构建“用户授权-窗口用证”“用户信息关联-材料调用”的数据全链路闭环管理,实现信息上区块链可追溯、防篡改、可验证,牢牢守住信息系统和企业群众涉密数据的安全底线。

  三、工作成效

  (一)统一规划设计,快速推进覆盖。

  结合我省电子证照实际签发情况,省级层面高位推动工作开展,梳理个人、法人常用证照清单并统一发布,目前已覆盖省、市、县三级140个大厅、2000余个窗口(含部分专业窗口)。全省政务服务“免证办理”模式初具成效,本着“梳理一批上线一批、上线一批覆盖一批”的原则,持续推进高频电子证照签发工作,为“免证办理”大厅工作落实深化提供支撑保障。同时统一部署材料中心,加快推动各地“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的使用,实现相同材料免提交,切实减少群众办事所需材料。

  (二)线上线下融合,便利审批模式。

  近年来我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实体大厅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结合线上服务和线下办事紧密融合的成果经验,聚焦群众办事痛点、难点、堵点,围绕“集成服务”场景化服务需求,从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四个方面,以拓展服务渠道为突破口,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出发点,构建可推广、可复制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业务模型,依托赣服通移动终端、赣通码身份信息核验等线上服务的线下应用,打好“线上线下联动办理”组合拳,有效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三)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

  依托“免证办理”大厅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通过数据开放共享,实现与企业经营紧密相关的“电子营业执照”等法人证照全省覆盖,在涉企办事业务办理过程中对企业关联的电子证照文件进行校验使用。通过“一窗式”材料复用功能,提取历史关联材料,系统智能分析比对,实现有效期内材料复用,最大程度简化企业办事流程、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四)内容服务改革,创新应用场景。

  “免证办理”大厅、“材料一次性提交”的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业务价值高、创新能力强、影响范围广的智慧政务应用场景。一是通过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了身份证电子凭证、电子营业执照、电子结婚证等20类个人、法人常用证照的线下使用,支撑了数据的跨层级跨部门互认互通;二是通过“一窗式”历史材料复用,实现了相同材料免提交。切实减少企业和群众办事所需材料,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传统线下大厅纸质材料核验、复印件归档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经测算,2020年我省办理业务数量约4000万件,将大幅减轻基层人员工作负担。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用户导向,进一步持续优化。一是做到全覆盖。加快推进专业大厅、专业窗口的部署覆盖,逐步实现全省无差别的“免证办理”与办事“材料一次性”服务。二是做到全自动。在全省常用证照清单基础上全面梳理各地“事项-证照”的关联关系,进一步优化现有流程,实现证照自动提取;三是做到全渠道。企业和群众在网上办事大厅、自助服务终端、移动端等服务渠道都可享受“免证”“减证”服务。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8营商.jpg  

数字8.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