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总体情况,解读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刚才刘治敏主任在介绍中提到了本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建议的情况,请问省人大常委会将如何处理好这些代表建议,提高处理质量和效果,推动相关事业发展?

  刘治敏答:代表建议是一张综合性“考卷”,既考验代表为民代言的“出题”能力,又考验承办单位为民办事的“答题”能力。在省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省政府办公厅等20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目前所有代表建议已按照部门职责进行了分办。为将代表建议办出质量、办出水平、办出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倾情尽力答好这张“考卷”。一是压实办理责任。督促各承办单位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吸纳民意、科学决策、改进工作、接受监督的重要举措,专题研究部署,把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建立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建议办理工作。二是提升办理实效。督促承办单位按照代表法和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及要求,制订详细的办理工作方案,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和措施,通过“走出去”登门拜访、“请进来”协商座谈、“跑下去”调研走访,密切与代表的沟通交流,努力实现沟通率、答复率、反馈率三个100%。三是加大督办力度。在对全部建议办理情况实时跟踪督办的同时,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将研究确定部分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由常委会各位副主任分别领衔督办,省政府有关副省长也将直接领办部分建议,以点带面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新突破。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将适时听取部分承办单位的办理情况汇报,对部分代表性较强、社会关注度高的代表建议,将组织代表实地调研或视察,推动相关问题解决。此外,还将探索建立代表建议办理结果第三方评估制度,代表对办理结果与承办单位存在不同意见并提出异议的,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总之,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努力把办理代表建议的过程变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的过程,变成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的过程,以代表建议办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办理工作成效回应代表关注关切。

  中新社记者: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请问,山东在“十四五”时期将采取哪些措施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正如您所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做支撑。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立了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全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十三五”期间,我们着力简政放权,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压减3700余项、压减比例59%,企业开办时间由20天压缩到1天,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着力优化服务,大力推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链办理”,“爱山东”掌上服务事项突破1.5万个;“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办证”“一业一证”等模式普遍推行;着力创新监管,初步形成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强化法治保障,推动出台《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等,实现营商环境由“实践探索”向“立法规范”升级。

  营商环境的改善不断释放出制度红利,给市场主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刚才我在通报情况时已经说了,截至今年1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1199.6万户,同比增长14%,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聚力改革攻坚,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我们将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关切,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力支撑。

  一是打造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更大力度向市场、社会、基层放权,提高放权“含金量”,切实放出活力和创造力。构建统一开放要素市场,增加政策供给,完善减税降费、减租降息制度,多措并举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支持“四新”经济发展,持续激发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热情。

  二是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高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大力度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让“跑一次”为上限、“不用跑”为常态,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事流程。更大力度加快流程再造,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增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能力。更大力度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

  三是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坚持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理念,落实好国家和我省两个《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建设诚信山东,强化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提高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健全统一规范、权责明确、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推进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聚焦“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继续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全面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围绕营商环境各重点领域和环节,对标国内最优水平和最佳实践,开展专项突破行动,推出一批含金量高的改革举措,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二是实施“双全双百”工程。围绕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强化数据共享应用,年底前各推出100件高频事项集成办、极简办、全域办,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放权精准度,全面提升基层承接能力。编制公布省级层面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四是提升惠企政策落实成效。强化政策集成,分批出台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推进税费优惠“一户一策”,实现政策个性化精准推送,切实提高市场主体获得感。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推动我省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力争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山东在“十四五”时期将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我省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中国日报记者:山东是经济大省,近年来经济质量稳步提升,“十三五”取得辉煌成就,请问在“十四五”期间,经济建设上有哪些重大举措?会带来哪些变化?将走出一条怎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山东在“十四五”时期将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我省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关兆泉答: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起到领头雁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重要使命。未来五年,我们将坚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在科技创新、动能转换、扩大内需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加力突破。

  第一,紧扣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核心,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一是强化战略平台支撑,争取更多“国字号”“中字头”科技力量在山东布局,深入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加快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造条件。二是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氢能源等领域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技术攻关,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群。实施省属高校“双高”计划,建设15所高水平大学和50个左右高水平学科,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到2025年分别达到2.5万家和3万家。

  第二,紧扣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塑强现代产业新优势。统筹推进“三个坚决”,加快构建新动能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做优做强做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五年突破方案、“十强”产业突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重大标志性项目。严格标准,实施淘汰低效落后产能行动方案,严控“两高一资”行业新增产能。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强前沿领域技术和产业储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做大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家级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化部署5G、物联网等新基建,打造“中国算谷”算力新高地,培育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塑造一流产业生态,实施强链、建链、补链、保链系列工程,培育领航型企业,带动形成千亿级、五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

  第三,紧扣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积极探索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着力扩大中高端消费,升级智能家电、汽车等实物消费,建设济南、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启动促进生产消费双升级、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十大类统领性工程”,滚动推进纳入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今年将集中建设1600个省重点项目。着力完善现代流通体系,综合提升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支付结算、应急物流等设施,推动内外贸融通发展,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第四,紧扣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关键,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交通方面,以“市市通高铁”为目标,建设鲁南高铁、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山东段、雄商高铁山东段等高铁项目,打造四通八达公路网,建设现代化机场群。到2025年,高铁、高速通车里程将分别达到4400公里、10000公里左右。能源方面,持续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电、外电入鲁“三个1/3”能源结构,加强中远海风电统一规划、一体开发,稳步有序发展核电,持续扩大“外电入鲁”,打造山东半岛“氢动走廊”。水利方面,新建烟台老岚、青岛官路等水库和重大引调水工程,实施引黄灌区、水库灌区、河湖灌区节水工程,完善“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五年不懈努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上迈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将接近10万亿元大关;经济结构实现显著优化,“四新”占比将由目前的30.2%提升到40%,新动能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到2025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比重提高到8%左右,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每一个单位GDP将包含更多的研发强度、经济密度和产出效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更多精彩,请关注“国脉数字智库”及“数字政府智库”SO

国脉数字智库二维码.png

(官方微信)

数字政府智慧组织

“数字政府智库”SO是面向政府相关组织单元(个体、团体、机构等)的一个大众化、开放式、赋能共益的智慧组织构建与深度协作平台,助力政府组织数字化转型与个体挖潜,引领以人的关系为核心的价值连接与协同创新。

数字政府智库SO二维码.png

微信扫码加入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