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十三五经验

  “十三五”时期是深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广东、深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圳发展领航掌舵。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圳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工信部和广东省的具体部署,着力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制造强市不动摇,围绕提升产业链、优化生态圈,着力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提质量,初步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旗帜鲜明发展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始终把制造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来谋划发展,成立深圳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市政府各部门一把手担任组员,举全市之力,集各部门之智,同心同向同力扎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力狠抓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做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形成引进储备一批、落地建设一批、投产达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发挥龙头企业支撑引领作用,支持上下游企业产业协同和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培育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依托现有8家世界500强企业,连同大疆、优必选等众多创新型企业,构建雁阵型企业梯队。深圳市政府与华为签署联合打造全国鲲鹏产业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在搭建平台载体、完善生态建设、开展应用示范、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品牌推广等方面深入合作,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的鲲鹏生态体系总部基地。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4.6万个,5G建设领跑全国,成功举行“点亮深圳,5G智慧之城”发布会,正式宣布全国首个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荣获工信部2020年度十大城市重点场所移动网络质量评测5G独立组网最佳城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5G+8K+AI+云”战略,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率先建设全国首个开源孵化基地——深圳·国际开源谷。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加大“小升规”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重点帮扶指导,2020年预计培育“小升规”企业800家以上。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5G通信、石墨烯、机器人等热点领域发明专利公开量均居全国前列。积极打造创新载体体系,获批组建未来通信高端器件、石墨烯、小分子新药、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化精密工具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广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我省第二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深圳“零”的突破。不断强化新动能支撑作用,实施智能制造提升工程;获工信部支持建设深圳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进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在深圳落地,打造深圳首个国际组织平台。实施企业技术能力跃升工程,积极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累计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0家。

  三是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

  实施5G、人工智能产业“链长制”,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实施“一链一图、一链一制、一链一策”,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推动全市5G、人工智能形成更加稳固的产业链,增强产业根植性和竞争力。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建立企业培育库、加大资金扶持、举办“创客中国”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赛,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帮扶力度,累计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加强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示范培育,制定奖励政策,积极挖掘培育有潜力的优秀企业,累计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28家,其中包括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8项单项冠军产品。打造最贴心的的企业服务,推动以立法形式设立“深圳企业家日”,实行领导挂点服务企业等制度,推出“深i企”平台。着力降低企业成本,出台各项减税降费和惠企措施,2018-2020年合计发放工商业用电资助79.64亿元。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上市企业总量连续14年位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一位,推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四个千亿”措施,设立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大力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累计清偿3.68亿元,清偿率100%。

  四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海洋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七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10个重点领域和6大前沿领域,在5G、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超高清视频、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领域出台专项政策。2020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184.51亿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倍增计划,实施“零门槛”申报普惠政策,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7%。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助力华为、富士康2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出台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向设计时尚化、技术高端化、品牌国际化方向发展。出台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措施,举办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累计建设7家国家级、57家省级、87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着力拓展产业空间,率先划定270平方公里工业区块线,严控“工改居”“工改商”和“工改M0”;修订深圳市工业楼宇及配套用房转让管理办法,规范工业楼宇转让;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推进旧工业区连片改造,鼓励提高存量产业用地容积率;出台关于加快打造高品质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业区,整备改造10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推进宝地宝用,优地优效。着力促进人才集聚,主动围绕产业链、科技链打造人才链,研究出台“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鹏城孔雀计划”“鹏城英才计划”和人才工作条例等政策,制定博士后科研资助、杰出人才选拔培养实施办法、粤港澳大湾区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税优惠政策落实办法、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等配套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构建商品房+人才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的结构化住房供应体系,有效保障住房供给。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推动创业板改革和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发挥高新投、深创投、深圳中小担等金融机构的作用,组建千亿规模的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百亿天使母基金,培育优秀民营创投机构,推出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孵化成长政策,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产融紧密结合的生态圈。制定“惠企16条”,稳资金、降成本、送补贴、提增信,缓解企业资金流动性问题。切实办好展会工作,举办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电子信息业内的第一场大型展会——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改革“深圳时装周”为一年两季,与国际时尚惯例接轨;指导举办第一届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大会。

  回顾过去五年,深圳工业发展还存在很多短板,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压力较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问题亟待解决,产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能力有待提升,产业空间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国内外形势面临巨大变化,国际格局面临重大深刻调整,需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新技术变革快速推进,需加快释放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巨大潜能;“双区建设”赋予新使命新任务,需加快提升工业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能级。

  谋划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深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会窗口,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坚持系统谋划、创新驱动、基础支撑、生态赋能、数字转型、开放合作,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积极承载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重大使命,以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以集群化手段整体推进,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激发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发展巨大潜能,着力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级,率先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建成产业链治理高效、价值链位势高端、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

更多精彩,请关注“国脉数字智库”及“数字政府智库”SO

国脉数字智库二维码.png

(官方微信)

数字政府智慧组织

“数字政府智库”SO是面向政府相关组织单元(个体、团体、机构等)的一个大众化、开放式、赋能共益的智慧组织构建与深度协作平台,助力政府组织数字化转型与个体挖潜,引领以人的关系为核心的价值连接与协同创新。

数字政府智库SO二维码.png

微信扫码加入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