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遇到“小急难”,马上找“民生大莞家”。企业和市民办事时,在线办、零跑腿逐渐成为办事的常态。这是智慧型“数字政府”为普通市民带来的美好生活。

  去年以来,东莞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政务数据的汇聚、治理与共享,推动解决各部门政务信息化建设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问题,并赋能各部门形成百花齐放的创新应用。该市已启动42个全市信息化重点基础建设和重大民生服务项目的前期工作,总投资约13.6亿元。

  目前,东莞“政务数据大脑”共汇集政务数据资源目录6345个,政务数据总量55亿条,并将于今年内突破100亿条,在精准服务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政府”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2019年8月,东莞开始实施“数字政府”建设,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牵头,打造“云数网一”于一体的政府“数字底座”。目前,东莞“政务数据大脑”项目已完成“一湖四平台”(即数据湖、大数据基础平台、大数据汇聚平台、大数据治理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数据分析应用、数据标准等内容的建设工作。

  依托“政务数据大脑”,东莞打通了民政、人社、教育等领域的民生服务事项,建成了覆盖该市基层社区民生工作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陆续实施“民生大莞家”、义务教育阶段统一招生平台、社会医疗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等项目。不久前,东莞公布了2020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就是其中一项内容。市民只需登录“莞家政务”微信公众号或者拨打12345热线,就可一键反馈自己身边亟待解决的急难事。

  东莞力推“政务数据大脑”,打造响应型政府“一窗通办”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数据背后,政府职能也在积极转变。比如“民生大莞家”项目,除属地社会事务局专职人员和各村民政干部组建“微心愿”工作队,对群众直接组织帮扶、给予资金资助外,还创新性地开放了社会认领途径,整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各方力量提供服务。

  东莞还依托“政务数据大脑”汇聚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等基础库大数据,减少群众办事材料提交数量和跑腿次数。

  围绕高频、热点民生服务梳理出社会受众面广、关注度高的40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事项清单,并完成了东莞市“一件事”专题栏目的开发建设,已发布在广东政务服务主题集成服务专区,为企业、群众提供主题服务事项的导办指南,目前已实施积分入学、预售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自主创业、开办餐馆等12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并逐步在各镇街(园区)推广应用。

  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是“数字政府”带给的高效办事体验。

  疫情期间给复工复产加上一道“安全码”

  不仅如此,疫情发生以来,东莞市充分利用“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充分发挥了政务数据大脑的数据中枢作用,汇聚共享用水、用电、用气、公积金、出租屋和“莞e申报”“粤康码”等数据信息,每天采集汇集整理全市各镇街(园区)和各部门的数据,并提供给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相关部门,为全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时,东莞作为返工潮热门迁入地,复工复产带来的返莞人潮,使得疫情防控压力巨大,面临一场硬仗。为了有效做好安全复工复产,疫情暴发初期,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设计和探索通过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开展疫情防控和支持复工复产工作,依托省市一体化建设,于2月27日推出东莞版“粤康码”,并实现“粤康码”和本地“莞e申报”之间的数据互通,有效解决全省各地疫情数据跨市互认、人员跨市安全流动等问题。

  在“粤康码”实际应用过程中,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不断积累经验,加强与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沟通,结合东莞市实际,先后解决了港澳人士身份核验、小孩“粤康码”申领、外籍人士证件校验、外籍小孩“粤康码”申领等问题,使“粤康码”更贴合东莞实际。

东莞力推“政务数据大脑”,打造响应型政府

  东莞力推“政务数据大脑”,打造响应型政府政务服务智能出证窗

  疫情期间,政务服务也不停摆,高效解决企业、市民在疫情期间的办事需求。如在市镇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推行全预约制,将市镇两级大厅纳入“莞家政务”微信公众号预约体系,建立预约放号动态调整机制,截至6月5日,全市共5153个业务纳入预约体系,最近一周工作日放号量1170662个,预约量142076个,办理量83819个,99.24%(5114个)的业务实现未来三天可预约。

  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可办事项2372项,网上可办率84.9%(基数2794),全程网办事项1174项。

  疫情期间通过网办的业务比例达85%以上,以市税务局为例,疫情前事项的网办率为80%,疫情后提升至94.4%。依托“互联网+邮政+政务服务”,推出“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延期后补服务”“周末延时服务”、扩大代办服务制度的服务范围等,有效推进了复工复产,支持疫情期间经济复苏,抵押业务同比增长44%,为市场注入781亿元流动资金,有效缓解中小企业、个体户燃眉之急。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

  当前,政务数据大脑已汇聚数据总量突破50亿条,汇聚了用水、用电、用气、公积金、出租屋、社保、“莞e申报”、“二标四实”“粤康码”等数据信息。

  2020年市政府继续将提升政务服务便民度作为民生十件实事之一,今年将如何推动政务服务便民工作的开展落实?

  据介绍,2020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深入践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部署,进一步拓展政务服务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利用“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推进服务数据共享化、服务渠道多元化、服务场景立体化,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和群众办事体验感。

  首先,加快出台《东莞市镇事权划分的指导意见》,按照“收放结合,科学调整”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市镇权责关系,形成市镇事权科学调整运行机制,把事权调整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实现市镇、功能区行政分工更加明确,基层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其次,全面推进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集中办理,不断拓展网上办事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推广“莞家政务”系列服务,拓展丰富办事渠道。以广州、深圳两个核心圈为政务服务通办切入点,切实推进网上通办、自助终端通办和综合窗口通办,加快实现湾区通办。

  再者,进一步加大政务服务系统整合力度,推动系统深度对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和出口,推进政务数据与业务深度融合,倒逼部门数字化转型和政务流程再造。

  以“最多跑一次”为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专项改革;主动探索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秒批”服务,例如符合条件的人才予以秒批进入东莞市。


       附1: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附2:国脉政策通(又名“国脉一体化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是对标中央关于“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易于知晓、一站办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帮手级产品。以“惠企政策精准送、补贴申报一次办”为核心,提供政策“发布、汇聚、查看、送达、办理、督查、评价”全套解决方案。基于市场主体、民生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从最小颗粒化、数源标准化、数据共享化、组织协同化、业务融合化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实现群众与企业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红利更好发展。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东新区、南山区等地应用,获企业群众普遍好评。

责任编辑:yang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