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辉所在的管理顾问公司主要为大企业提供员工就业登记、解聘备案等代理服务,自从这些业务被市人社局纳入网办事项后,刘金辉就“失业”了。

  “过去一个月至少去一次就业服务中心的办事窗口,带着几百份企业员工材料去审核,一天只能审50份左右,办一次业务有时需要一个星期;现在只要在网上鼠标点几下就能完成解聘备案,企业自己就能操作。”刘金辉说,如今企业随时可以为员工进行网上就业登记、解聘备案,不用等“攒齐一群人”之后再去办理,网上办理“零跑腿”为企业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网上申报、咨询、查询办理状态、获取办理结果,全程不需到现场,“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以往办事来回跑的局面。“整个互联网环境就是一个虚拟的‘办事大厅’,这个大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年365天无休,为广大市民和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时空、全方位服务。”据市人社局信息中心主任张帅介绍,以百姓和企业需求为驱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基本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服务。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围绕提升服务效能这一“初心”,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建立起大厅服务、网上办事、自助服务、12333咨询、基层平台、青岛智慧人社APP“六位一体”的智慧化公共服务新模式。目前已推动213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网办率实现100%,位列全市第一;78项服务办理再提速,总计缩短办理时间126个工作日;上线“智慧人社”手机APP,实现社保缴费等16类120项功能“指尖”办理;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实现了对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全覆盖,下沉服务事项69项,打造了“城乡一刻钟”的人社服务圈;优化整合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业务数据,实现数据顺向流转和协同共享,推动医疗结算、养老认证等30余项公共服务跨部门联动和应用共享,从源头减少审批认证程序,方便群众办事。

  为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市人社局将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精简,现有行政许可事项8项,公共服务事项110项;按照“能放则放、该放必放”原则,将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设立等审批权下放到区市,推进中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西海岸新区试点;按照清理职业资格的要求,先后完成7批次职业资格清理整顿工作,取消职业资格82项,制度性成本持续降低。

  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我市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去年以来将新兴业态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开网店可享受政府补贴,并将创业人员贷款贴息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将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最高300万元。建成院士智谷、博士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多层次创业孵化载体,打造宽松便捷的创业服务体系。

  降低运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继续实施参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8%、参保单位和职工个人的失业保险缴费费率分别降至1%和0.5%的政策;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按行业下调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费率由1.5‰调整为1‰。同时,通过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合理调节最低工资调整机制等方式,引导合理预期,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结合企业实际和民生保障新需求,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坚持简政放权“四个一律”标准,进一步厘清市、区市事权,取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权力事项;对已下放至市、区市级实施的行政权力事项,及时制定承接方案,推进市级权力下放与基层承接的精准有效衔接,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

责任编辑:李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