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老人提供更好的保障,让独居老人不至于直面“自己躺地上,子女在通讯录里”的悲剧?这就需要城市的管理者,以街道办、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或相关职能部门为依托,建立起能够托底的公共服务体系,在现代社会里发挥传统社会中邻里守望的作用。

  临近象征着合家团圆的中秋节,一则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引发人们热议,文中那句“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让很多人为之落泪。当一年中有300多天子女不在身边时,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如何保障,已然成为不容绕过的社会问题。

  在通常意义上讲,“空巢”代表着一种居住状态,在“空巢老人”之外,也有媒体报道用“空巢青年”来形容那些离家打拼的年轻人。人们议论“空巢”,关注的焦点并不是独居状态本身,而是独居者所面临的特殊风险。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合家聚居形式来解决“空巢”不现实,“常回家看看”也靠不住,眼下最有可能实现也最值得发力的,恰恰是针对独居老人面对的风险,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如果单论居住状态,尤其在城市里,独居这种形式并非与特定的年龄阶段捆绑,“空巢老人”这一感情色彩浓重的名词之所以流传甚广,恰恰在于老年人本身的相对弱势。虽也有“空巢青年”之说,但从舆论反应来看,它被多数人视作无病呻吟。相比之下,老年人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身体上的衰老是一方面,对社会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是另一方面。一旦他们处于独居状态,自身应对各方面风险的能力弱,又难以获得充分的帮助,自然就有了以无所依存为特征的“空巢”之感。

  说到底,这仍是“老无所依”的旧问题,对此以前可能侧重于物质上的保障,现在则更注重精神上的慰藉以及突发状况下的风险应对。前两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增添了让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条款,强调子女赡养义务的初衷很好,但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很大程度上,老人独居是人口空间流动性加强的必然产物,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逆的趋势。回归以直系亲属聚居为特征的“主干家庭”很不现实,大家庭聚居也未必符合所有老人的心愿。换句话说,解决问题之道并不是一味地改变独居状态。

  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为老人提供更好的保障,让处于独居状态的老人不至于直面“自己躺地上,子女在通讯录里”的人伦悲剧。这就需要城市的管理者,以街道办、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或相关职能部门为依托,建立起能够托底的公共服务体系,在现代社会里发挥传统社会中邻里守望的作用。在这方面已有先行者,北京市海淀区卫计委就推出了面向辖区老人的一键式急救系统,而省城济南也有了针对街道辖区开展网格化管理的“胡同管家”……形式上各有特点,但为独居老人托底的功能是一致的,不让独居与听起来就颇为悲凉的“空巢”画等号。

  尤其现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异常便利,技术条件足以支撑起比子女陪伴更专业、更及时的服务体系。尽管在精神抚慰上无法取代子女,但最起码能够帮助老年人减少独居所面临的“不测”。把这些已有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变成看得见、用得着的公共服务体系,这比子女逢年过节回家看看要靠谱得多。

责任编辑:li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