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商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今天正式上线,“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电子归档”,浙江工商登记迎来无纸化时代。(8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无纸化”正在成为政务服务发展的一个趋势,它节约时间、人力、交通等综合成本,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浙江工商部门的做法契合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公众的价值利益诉求,更加呵护了公共服务的社会认同,因此得到舆论的点赞和支持也在情理之中。

  毫无疑问,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推广,在“无纸化”办公这个领域,浙江的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随着工商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的正式上线,标志着浙江工商登记真正迎来了无纸化时代。通过该平台,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等全部办事环节均可实现工商登记的全程电子化。可以说,这既是减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客观需要,也是对社会普遍期待与利益诉求的积极回应。小小平台的背后,体现的是政府为民服务的态度。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由于权责没有完全厘清,企业业主和普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遭遇到了种类繁多的“肠梗阻”“事难办”的现象。比如,之前媒体爆料的,全国人大代表、大同煤矿集团董事长张有喜为同忻煤矿在办理审批过程中,跑33个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出147个文件,盖205个公章的“故事”就很耐人寻味。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分米,一直以来是各级行政机关追求的目标,也是变管理为服务的关键所在。正式上线的工商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突破了地域空间和办公时间的限制,把工商登记传统的“面对面”服务变为“键对键”服务,工商登记服务也将从8小时向24小时、从“窗口”办理向“全球”办理延伸,让申请人可以足不出户办理营业执照。这体现的正是公共服务的民生情怀。

  不过,在兴奋和自豪之余,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多一些前瞻性的思考,不能好大喜功,而要蹄疾步稳。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将审批之前的事情做细,该填报的资料在网络上填报好,该申报的项目在网络上申报好。这样方能让登记平台收获更好效果。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群众每一次与公共服务的亲密接触,都寄托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期盼。这也提醒我们,虽然简政放权改革已然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恪守为民之责,真正把为民服务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

责任编辑:li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