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为市场主体提供充沛营养、生长沃土;好的营商环境,也像“绿水青山”的生态,滋养着这片土地,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好的营商环境,更像一张闪亮“名片”、一个靓丽“招牌”,为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财气、福气。

  当前,河南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典型经验、创新举措、突出亮点精彩纷呈。河南省信阳市政府坚持以环境之“优”、促市场之“活”、谋发展之“进”,着力打造机制创新、服务用心和质效评星的“新服务”品牌,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现整理出信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具有典型性、创新性、实效性的经验做法及创新举措,供各地交流互鉴,助力各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案例1 河南省信阳市推行不动产“带押过户” 便民利企新服务

  一、工作背景

  以往进行二手房交易,需由卖方还清银行贷款、解除抵押登记后才能办理房屋转移过户,买卖双方不仅要在登记机构和银行之间往返多次,且交易过程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手续也相当繁杂。为解决这一问题,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据《民法典》第406条“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的规定,于2022年开始在市本级、光山县、罗山县进行“带押过户”探索实践,并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联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协同做好不动产“带押过户”便民利企服务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29号),指出要深化不动产登记和金融便民利企合作,协同做好不动产“带押过户”,《通知》的发布为进一步推进不动产“带押过户”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规定服务模式,明确制度保障。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推行“带押过户”的实践探索转化为实际举措,会同信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6个单位联合发布《关于信阳市二手房“带押过户”的实施方案》,规定了业务适用范围、“转移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和“双预告登记”两种模式的办理流程、具体工作要求及保障机制。同时试点推广买卖双方贷款银行为同一家银行的二手房“带押过户”,并鼓励各银行先行先试办理买卖双方贷款银行非同一家银行的“带押过户”业务。在模式做法方面,除“转移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双预告登记”外,鼓励积极探索其他模式,为全面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积累经验。

  (二)业务并行办理,优化登记流程。传统模式下,存量房买卖需由卖方先结清贷款并注销抵押后才能办理过户手续,卖方需要通过担保公司才能筹措到大量“过桥”资金结清贷款。在此过程中,担保公司向卖方收取担保费、资金利息等款项,导致存量房交易成本升高。“带押过户”模式将转移登记与抵押变更登记并行办理,卖方无需提前还清贷款、注销抵押登记,买方就可办理过户、再次抵押、发放新贷款等手续,把传统的二手房交易“先还贷后过户”转变为“抵押贷款跟随房产同步过户”,交易双方通过“一次申请”即可完成正在抵押中的不动产过户业务,实现不动产登记和抵押贷款的有效衔接。

  (三)自动核验信息,减少登记材料。通过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及大数据、区块链信息共享技术,自动核验交易主体征信情况和房源信息,保障交易过程的安全性。不动产登记机构和金融机构共同开发线上申请系统,实现买卖双方通过手机线上确认,通过区块链共享信息技术获得和银行的电子合同实现“零材料申请”,减少群众来回跑路,对于符合合并办理条件的业务,通过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进行合并办理,进一步减少办理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四)部门协同联动,提升登记质效。《方案》明确了各单位的任务分工,并建立协作机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推动不动产登记和银行贷款业务协同;市金融工作局指导银行协助完成“转移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或“双预告登记”办理,并及时放款;市住建局负责开通专用资金监管账户;市城市管理局、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市税务局确保水电气、税务征缴数据与不动产登记机构完成信息互认、数据共享,实现房屋交易过户与税费缴纳、水电气一体化联办。各单位围绕“带押过户”办理流程、申请资料、系统流转等流程进行充分沟通与协调,保障了“带押过户”模式有序运行。

  三、工作成效

  信阳市在河南省率先推出“带押过户”新模式,并实现了全省首例住房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的成功案例,受到自然资源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的广泛关注,被央广网作为典型做法进行宣传报道和大力推广。

  (一)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带押过户”无需卖家筹集资金赎楼,而是使用买家银行贷款偿还卖家银行贷款,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2023年,信阳市“带押过户”工作全面铺开、迅速推进、成效凸显,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不动产“带押过户”登记业务106笔,涉及贷款金额近5300万元。“带押过户”降低了二手房在市场上的流通成本,增加了买卖双方的可选择性,是加快二手房流通和交易、从而激活楼市的重要创新举措。

  (二)办理时限大幅度压缩。传统模式下,二手房交易流程复杂繁琐,且耗时长。“带押过户”新模式下,买卖双方只需进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完成申请新贷款、交易过户、办理新抵押、解除原抵押等业务,办理环节由11个压缩至1个,办理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理时间节约90%,切实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不动产登记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三)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持续提升。2023年5月,信阳市将“带押过户”服务应用场景由商业银行贷款模式拓展至公积金贷款业务,全省首例不动产“公积金带押过户”业务的成功开展,标志着信阳市二手房交易常规性开展商业贷款“带押过户”逐步向“公积金带押过户”迈进。截至目前,信阳市二手房“带押过户”已在5家银行实现常态化办理,提升了不动产登记的便利化服务水平。

  四、经验启示

  信阳市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将转移登记与抵押变更登记并行办理,探索实行不动产“带押过户”便民利企服务新模式,切实解决了企业和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有效激活了二手房市场。在《关于协同做好不动产“带押过户”便民利企服务的通知》的指导下,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不断优化“带押过户”模式,按照先试先行、有序推广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带押过户”,扩大服务类型范围、受理银行范围。同时,依托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探索“带押过户”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以“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部门、第三方监管机构、银行、公积金中心等各方系统贯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线上线下业务深度融合,尽快推动不动产“带押过户”从同行到跨行、从住房到工业、商业的全覆盖实施。(来源: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案例2 信阳供电公司:创新机制,打造“一屋办结”服务新模式

  为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在全域打造高压业扩报装“一屋办结”新模式,借助网上国网APP、政务服务平台等智能互联网平台,集约资源、打破壁垒、再造流程、联合办公,实现“全过程线上化,全环节可视化,全流程节点化,全管理扁平化”,从制度上、根源上提升办电效率,让每一位客户感受到电力企业全心服务的专业和温度。

  “只进一间屋”,环节最少。建立内部专业高效协同、资源信息共享运行机制,组建由营销、发展、配网、调度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业扩报装协作最强服务团队,实行一屋办公,将高压业扩报装业务由区域网络化服务提级至公司专业团队集约化转变,内部服务环节进一步压减,办电时长进一步缩短。

  “业务限时办”,效率最高。明确全业务、全流程、各环节时限要求,在途工单全流程线上预警,限时开展现场勘查、设计审查、中间检查、竣工验收等工作,实行“即来即办”,严禁各部门私自增设不合理审批流程,拖延办电时长,不得影响客户工程投运时间,确保每一位客户充分享受最高效的办电服务。

  “全程代办”,服务最优。设置电力首席服务官,实行“一口对外,一办到底”服务机制,全程为客户开展电力业务代办服务。对高压客户,用电报装涉及的公司内部事项,均由电力首席服务官全程对接内部各部门,代理客户按时办理;对直供零星低压居民和小微企业客户,用电报装所涉及的内外部事项,均由电力首席服务官对接内部各部门以及外部单位,代理客户按时办理。

  “接网提速”,接火最便。精准应用供电方案答复“三色单”,明确接网工程投资主体、建设范围和周期,划分客户用电需求等级,实施物资储备先检先校、环节时间限时服务以及“红橙绿”三级预警推进监督机制,保证接网工程前置受电工程及时完工,实现“电等客户,开门接电”。

  案例3 河南信阳:创新实行宗地分割登记改革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一、背景介绍

  受新冠疫情和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部分企业亟需利用现有资产进行融资,但每宗地只有一个不动产登记证,无法满足金融机构对于独立实现抵押权的新要求。为破解市场主体利用土地资产抵押融资形式单一、土地利用率不高、存量土地资产处置难等问题,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河南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通知》第197项行政许可事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后土地使用权分割转让批准”要求,印发《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宗地分割、合并的实施意见》,打破传统模式,创新实行宗地分割登记改革,满足了权利人对宗地分割、合并的合理需求,提高了存量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审批权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转让,应当依照规定办理过户登记。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分割转让的,应当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并依照规定办理过户登记。”明确实施机关为设区的市级、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在此基础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按“放管服”改革要求,将工业园区内的工业用地审批权限授权给局派出机构(分局、事务中心),由辖区分局(事务中心)直接审批。

  (二)灵活运用政策。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实施意见》对转让与分割(合并)的要求区别应用,将分割合并业务与转让业务剥离,放宽对分割(合并)限制性规定,对不涉及转让业务的项目应用《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宗地分割、合并的实施意见》,满足金融机构审核抵押业务的基本需求。

  (三)采取兜底政策。按照李强总理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的“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的要求,满足企业的合理诉求。对其他原因需要对宗地进行分割、合并的,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

  三、工作成效

  以往权利人将宗地分割(合并)误认为是登记行为,但不动产登记中心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的通知》“严禁违法违规办理登记,特别是涉及不动产用途变化、分割或者合并等情形,必须依据相关批准文件办理,不得以不动产登记代替审批管理”,无法直接办理分割(合并)登记,该方案的出台,既规范了登记行为,落实了“一窗受理”和疑难事项会审机制,又化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办理难问题。

  宗地分割登记改革后,企业可以将首登后的土地进行分割并抵押,有效回笼资金,减少投资压力。该方案实施后,河南缤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因项目建设和融资需要申请对其名下的一宗面积为111805.97平方米(约167亩)(豫2021信阳市不动产权第0015931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分割。该宗地使用权类型为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性质为工业,使用权年限至2065年2月。该宗地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规定的相关规划指标为:容积率大于0.8小于2.0.建筑密度不小于60%,绿地率不大于20%。

  市局对该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进行了规划核实,符合规划设计条件要求;经对项目建设情况实地测绘,该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及其他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均符合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分割后的地块应具备独立分宗条件,且分割后不影响使用功能、不改变消防等安全设施。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5次会议研究原则同意河南缤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分割。根据市局书面批准意见,企业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了宗地一面积分别为67954.99平方米(豫2023信阳市不动产权第0018506号),宗地二面积43850.98平方米(豫2023信阳市不动产权第0018507号)两宗不动产登记证书,并对原不动产登记证进行注销。

  此方案的实施,将有效解决信阳市内永豪轩家具有限公司等数十个已申请分宗合宗的企业需求,预计2025年将根据企业申请全部解决历史原因造成的各类难题,实现分割分宗常态化高效审批服务。

  四、经验启示

  该方案明确了宗地分割、合并的标准、方法和流程,有效破解企业土地在一家金融机构抵押贷款后,无法在其他金融机构办理二次抵押业务等问题,盘活了企业的现有土地资产,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能有效解决因公共利益、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对相关权利人的影响,解决建筑物跨宗地等历史遗留问题,提高狭小、不规则地块利用效率。(来源: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案例4 河南省信阳市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打造不动产 “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

  一、背景介绍

  多年来,因不动产交易、登记涉及住建、自然资源、税务等多个职能部门,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数据共享不够深入,导致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交易、登记业务时体验感不佳,一直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面临的痛点、难点,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切实解决不动产交易、登记难题,河南省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以数字化改革为方向,以“一件事一次办”为抓手,打造信阳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通过平台重塑、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推动不动产交易、登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使全线业务办理效率提升80%以上,得到企业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二、主要做法

  (一)集成多个平台,统一办事入口。依托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开放平台,通过数字技术统一住建、资规、税务部门的数据标准,将3个部门互相独立的3个系统重塑整合为1个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打造不动产登记数据“交换枢纽”。一体化平台统一归集数据,各部门根据业务办理需求从平台提取数据,楼盘数据、契税缴纳等信息交换不再经过数个“桥梁”平台,可实时相互推送、查询。一体化平台统一办事入口,通过“综合受理,分类审批”、“外网申请、内网审核”的服务模式,将网签交易备案、房屋契税缴纳、不动产登记等多个部门的业务无差别“一窗综合受理”。企业和群众只需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实现预售许可、网签备案、税费核缴、登记发证等各个业务环节全程贯通、高效衔接。

  (二)整合关联事项,深度融合业务。以统一的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为依托,将住建部门原来分别办理的房屋买卖合同网签、备案和预告登记3个环节合并为1个环节,一体化平台自动核验资金监管和缴存情况,购房人在售房部就能完成网签即备案;将资规部门原来分别办理的首次登记和首次转移登记业务2个环节合并为1个环节,一体化平台在登记时自动继承交易备案信息,实现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立等可取;将税务部门的房屋套数复核等3个环节减去,由一体化平台自助核验,实现了关联业务合并办理、“简单”业务自动审批,最大限度优化流程。

  (三)广泛应用“四电”,实时共享信息。在一体化平台全面启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电子证书(证明),新增人脸识别数字技术,通过人证核验设备终端完成身份验证并生成电子签名,买卖双方、各金融机构以及住房公积金中心可通过河南省政务服务网采信的第三方身份认证平台认证身份。同时,对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涉及到的身份信息、婚姻信息、完税情况等高频事项内容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信息共享,共享获得的信息直接作为申请材料自动填报,并在一体化平台自动生成全业务流程电子化档案,全面实现“零材料”登记。用“电子材料”代替“纸质证明”,减轻了企业、群众和登记机构的负担,有效提升了审核的效率和精准度。

  (四)开设企业端口,优化登记服务。此前,不动产登记操作平台部署在政务内网,受理端口主要部署在政务服务大厅,内外网的切换耗时长、效率低,端口布设不足导致企业和群众多跑路。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上线后,将操作平台迁移至政务外网,并开放端口下载权限,所有企业都可根据需要下载申请端口,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房部即可通过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完成网签网备、预告登记、预告抵押登记、首次登记、预告转移登记、预告抵押登记转现房抵押登记等6项业务,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

  三、工作成效

  信阳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开创了河南省深度整合操作平台的先河,工作理念和流程管理水平处于全国领先行列。这项改革举措的推行,实现了“一次取号、一窗受理、一键缴费、一网办结”的全流程快捷服务,让企业和群众真正体验到“一件事一次办”的改革成效。

  (一)线下实现“一窗受理”“即时办结”。此前,办理一项不动产交易、登记业务,工作人员需要来回切换4个系统,企业和群众至少需要填写8份申请表单、耗时1个小时才能办好。现在,只需操作2个平台,办理环节缩减至1个,申报材料压缩70%,“四电”应用率提高至100%,“零材料”申报率提升到约60%,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为20分钟。截至目前,已成功办结联动事项34631件,窗口日均业务受理量为之前的2倍。

  (二)线上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体化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智能核验等数字技术,实现了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件事”从线下“一窗通办”到线上“一网通办”,买卖双方本人不需要再前往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即可完成登记。平台上线以来,共服务网上办事群众1.5万人次,在线申请8000余件,开具电子购房证明5434件,数据共享达10万次。按照2022年新建商品房业务办理量估算,2023年将减少企业和群众跑实体大厅约8万人次。

  四、经验启示

  信阳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集成不动产全生命周期业务,统一办事入口,前后事项关联,深度融合线上线下不动产服务需求,实现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全过程“一个环节”办理,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的重要改革举措。平台上线以来,得到了河南省政府和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河南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在《河南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设简报》全文印发并在全省推广学习、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主管的《资源导刊》杂志对此进行专题报道,河南省营商环境门户网站进行全文转载,并入选《营商环境看河南》2022年度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下一步,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数字化改革,以实现“一趟都不用跑”为最终目标,不断升级迭代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提高不动产登记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来源: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案例5 国网河南省信阳供电公司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共享营业厅

  一、背景介绍

  群众、企业开立新户或进行房产过户、户名变更时,往往需要同时办理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业务。由于以上业务分属不同运营单位管理,水、电、气、信营业厅独立运作、各自为战,一定程度上存在创建成本高、覆盖面小、公共资源利用率低等弊端。用户办理各类业务申请时,需要前往不同的营业厅,重复递交办理材料,整体手续繁琐,办事便利度差,办理速度慢,办事周期长。

  二、主要做法

  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服务营商环境发展大局,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快捷度、满意度,国网信阳供电公司主动打破数据壁垒,积极探索电网主动、行业协同、客户受益的“水电气信”服务新模式,通过场所、平台、设备共享,全市率先打造四位一体“共享营业厅”,实现“水电气信”多业务跨行业“一站式”综合受理,进一步压减“水电气信”接入时间,节省公共投资费用,有效缩短政务服务半径。

  打造“共享式”场所。依托信阳政务服务线上平台,探索多方数据共享模式,在供电营业厅内部设置“水电气信”综合服务专区,同步配置“水电气信”本地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联办业务操作指南。用户只进一扇门,即可开展“水电气信”新装、变更、查询等多项业务,同步了解联办业务办事流程、申报条件、办理时限、所需材料、收费标准,享受到“一次告知、一次申请、综合受理、就近可办”的便捷服务,实现供电营业场所高效共享。

  提供“个性化”服务。梳理“水电气信”报装所需要的共性材料,推行“多表合一、一表申报”,实现一次提交、多次复用。配置综合服务专员,结合用户办理单项、多项业务的个性化需求,推行“点单式”或“套餐式”服务。在线获取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证件材料,无需用户重复提交,整体报装资料由10项精简至4项。

  畅通联办“快车道”。受理用户新装、增容联办申请后,积极协同当地供水、燃气、通信部门,成立联合踏勘小组。主动对接用户,建立多方微信联络群,统一实地勘查时间。促请各单位联合推出《水电气信联合踏勘工作单》,对现场情况实行“一次性告知”,现场勘察环节由4个合并为1个,有效压缩办事时长。

  拓展线上“服务圈”。延伸服务触角,出动党员志愿者,推广政务服务平台、信服办app等线上办事渠道,用户不方便到达营业厅线下办理“共享业务”时,可通过线上渠道24小时自助开展“水电气信”联办业务;深化“共享”理念,利用电力微信公众号、“申小电”视频号、供电公司新浪微博等线上宣传渠道,更新“水电气信”联办业务信息,解答办事用户相关问题。线下“服务无死角”的同时,进一步保障线上“服务不打烊”。

  三、取得成效

  今年以来,国网信阳供电公司聚焦群众所需所盼,以“事项联办”、“资源共享”为着力点,突破行业壁垒限制,不断创新政务服务举措,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实现“零突破”。全市率先打造“水电气信”四位一体“共享营业厅”,突破了原有公用事业服务网点各自为战、覆盖面小、创建成本高等问题和弊端,让群众告别了以往办理供水、供电、通信等业务分别跑多个地方的状态,实现“数据多跑路,用户少跑腿”,全面提升用户的便捷服务体验。二是办事“见实效”。信阳供电公司持续推进“共享营业厅”建设,统筹共享营业厅网点布局,市县合计设置7个营业试点,相应配置业务专员,成功受理新装联办业务78件,更名、过户联办业务124件,办理时长压缩至1小时内,极大提升办事效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100%,形成“群众方便、企业获益”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经验启示

  1.打造“共享营业厅”顺应当下政务服务发展趋势。信阳供电公司秉承“走出去、引进来”动态发展理念,实现“提升用户电力获得感”到“提升用户办事获得感”的思维模式转变,顺应政务服务“智能、主动、融合”最新发展趋势。积极对接省公司项目组、市大数据局,贯通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及信阳市政务服务平台,调通一市八县对接端口,入驻各级政务大厅“一件事一次办”窗口,推动优质电力服务“走出去”;打造“共享营业厅”,依托信阳政务服务线上平台,加强与其它公共事业单位间的协同合作,探索多方数据共享模式,不断提升业务人员综合服务素质,保障供水、供气、通信行业新装、更名、过户等业务高质量“引进来”。

  2.打造“共享营业厅”在全市范围内具有推广意义。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无需额外增加人力、设备、场地投入,就可以将传统的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单功能营业厅”,改造成为通办“水电气信”业务的“多项全能营业厅”,在基本上不增加公共资源投资费用的前提下,有效延伸政务服务触角。有效缩短服务半径,利于形成“十分钟政务服务圈”,方便线下客户,特别是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办事群体就近办理业务。切实提升办事效率,通过减材料、减环节、优流程,提供优质高效的联办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跑断腿、材料一大堆、表格填不完”的难点痛点。综合上述“复制性强、复制成本低、成效突出”系列优点,在全市范围内具有推广意义。(来源: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范金雨)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