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建立厅数字化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推进机制,面向全省研究出台《江苏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扎实推进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高质量发展。2022年,省长许昆林在推进政府数字化专项工作专题会议上指出“省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拓展数字化文旅消费新场景,这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旅体验需求,对消费恢复也是有力促进”。

  突出示范引领。将智慧文旅融入“智慧江苏”建设,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文旅行业广泛应用。制定发布文旅数字化技术标准7项,占全国的1/6。近5年来先后评选智慧文旅平台、大数据应用、云演艺、云展览、沉浸式体验、数字艺术、文化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等各类省级智慧文旅示范项目261个,7个项目入选全国文旅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第一。“君到苏州”文旅总入口等3个项目获评全国智慧旅游典型案例,“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等3个项目获评全国发展智慧旅游提高适老化程度示范案例。丝绸纹样数据采集与应用推动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等3个项目,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社保卡文旅“一卡通”融合应用项目等2个项目,获评“智慧江苏”标志性工程。

  强化协同创新。发挥江苏科教大省优势,建立完善文旅数字化专家库,支持建设省级以上文旅数字化研究载体11家,为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集智聚力。搭建清华大学智慧文旅高研班、江苏智慧文旅峰会、江苏文旅数字化发展联盟等产教研融合平台,深化文旅数字化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加强与电信、同程、阿里、腾讯、美团、抖音等数字科技企业战略合作,推动江苏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

  推动产业集聚。实施数字文旅产业提升行动,加快发展数字影视、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文娱等新业态,指导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两家国家级示范园区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完成全省近700家数字文化企业的信息采集和梳理分析,培育引进友谊时光、泰丰文化、上声电子等一批骨干科技文化企业,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园区提质增效的新动能。

  扩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旅新体验,推出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沉浸式互动性数字化体验产品和项目,用数字化点亮“夜之金陵”“姑苏八点半”等夜经济品牌。首发“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累计销售超16万张,带动全省文旅消费1.7亿元。据银联数据,去年我省文旅消费总额3830.79亿元,占到全国10.3%、占比全国第一。实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开展数字人民币受理场景改造,建成省级文旅消费便捷支付示范区45个、数字人民币重点旅游景区覆盖率超40%,提高文旅场所消费支付便捷度。

  服务公众,实现同城待遇“一卡通”

  2021年11月,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签署战略合作,积极规划并推动建设了江苏省社保卡文旅一卡通融合改造工程,该项目以江苏第三代社保卡为载体,达成了全省旅游景区、文化场馆“一卡畅游”,文旅惠民“同城待遇”,夯实了长三角文旅一体化的发展基础。项目上线以来,相继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省委网信办“2022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2022年智慧江苏标志性工程。

  通过制定全省统一文旅行业身份验证规范标准、升级改造文旅场所闸机设备,构建了全省文旅“一卡通”服务的新业态,实现了文旅场所“多卡、多码合一”身份核验,让居民、游客持有效的身份凭证(包括社保卡、身份证、电子社保卡、健康码等),快速通过闸机完成票务信息核验。有效降低了文旅场所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提高通行效率,提升了游客的便捷度和满意度。

  在聚焦文旅行业发展新场景方面,依托省智慧文旅平台,通过对接景区票务系统或中间数据上报平台,将各端服务应用场景客情数据(包括实时客流、7天内预约数据、入园信息、场所开放情况等)统一归集到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充分保障全省文旅客情数据的完整性、全面性、条理性,提升文旅监管单位对客服务和行业监管能力,为文旅行业的科学有序发展提供数据赋能。

  在打造对客服务新产品方面,依托5G、人工智能、Chatbot等新技术,提供购票、分时预约、景区导览、景点讲解、在线投诉等免安装、免注册、免认证的新产品服务。游客可在一屏内通过对话交互方式,获取覆盖旅游全过程、轻质化的数字化服务,实现了游客体验门槛和文旅场所数字化服务门槛的双降低。

  为保障游客隐私数据、景区数据的安全性,制定发布全国首个文旅行业网络安全防护操作指南,规范社保卡文旅“一卡通”等数字化平台涉及游客个人隐私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的安全处理要求,实现个人信息数据在跨平台交互的安全保护。此项工作得到省委网信办高度认可,获评江苏省个人信息保护优秀实践案例。

  该项目一方面依托行业领域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探索并形成了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显著地提升了市民、游客文旅消费的便利性和景区服务效能,另一方面,文旅大数据的统一归集整合,为文旅行业精准监管、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夯实基础,智慧文旅平台“一张网”

  江苏智慧文旅平台于2020年7月正式上线运行,包括行业监管、数据分析、公共服务三大功能,被省委网信办等部门评为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和智慧江苏标志性工程。

  在行业监管方面,目前平台已实现对全省622家A级旅游景区、195家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201家文化场馆、502个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8家文化娱乐场所和演出经营单位以及3848家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的实时监测、智慧监管。

  在数据应用方面,盘清了全省文旅数据资源家底,建立文旅数据统一目录和标准;形成了文化、旅游、文物、行政管理4大主题库、27个子库、2.1亿条数据的文旅行业数据资产;实现与各设区市文旅局等23个单位数据共享,累计交换数据1.5亿条。

  在公共服务方面,打造了为民服务的线上总入口“苏心游”,集成了33项公共服务、1500多个文旅产品。对接第三代社保卡,推出便民服务的“文旅一卡通”;为激发文旅消费活力、促进文旅市场复苏,创新推出惠民服务的“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已覆盖13个设区市的200多家知名景区,上线至今,已发行16.16万张。

  此外,按照数字政府“一朵云”“一张网”“一部门一系统”的要求,智慧文旅平台已完成省文旅厅29个业务系统的整合,建成政务数据中台,并接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自2023年“五一”假期起,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首次创新探索基于5G网联无人机技术的景区安防智慧中台,聚焦车流客流、拥堵节点等公众关心的信息和森林火情、大型游乐设施及水上项目监管盲区,通过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超视距智慧安防。为江苏智慧文旅平台行业监管指挥中心提供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的网联无人机综合巡检服务和实时指挥调度。实现对全省44家面积规模较大、巡查难度高的高等级旅游景区的实时人流量监测、景区内人群分布热力和流向分析、停车场饱和度判断,进一步提高文旅监管质效和应急处置水平。截至2023年国庆假期,该项目综合巡检时长已超3000小时,真正把旅游安全与质量监管落实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体现到旅游市场管理的全过程。

  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与美团研究院、南京市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联合共建的文旅大数据应用与标准研究实验室,今年在消费大数据和标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一方面,基于银联消费、OTA消费和运营商数据,研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游客消费测算模型;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文旅部质监所《旅游服务质量大数据评价指标》编制和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在景区、酒店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引领示范,江苏经验探路“走在前”

  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中,江苏有3项入选。苏州丝绸博物馆申报的丝绸纹样数据采集与应用推动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获评十佳案例,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世界文学之都”数字空间、江苏省文化馆申报的江苏公共文化云运营推广入选优秀案例。链接传统与现代,领域互通共同创建,为公众提供便民利民服务,科技的加持,让数字化助力文旅发展再攀高峰。

  入选全国文旅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的“南京文化消费智能综合服务平台”“苏州旅游总入口”“南京乡村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金湖全域智慧旅游项目”4个江苏智慧文旅项目,通过平台资源共享,指引旅游数据决策和数据判断,为游客提供真正的目的地参考和指引,系列“文旅+数字”融合发展措施,集中展示了江苏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创新的全新成果。

  南京市大报恩寺遗址景区、无锡市宜兴陶瓷博物馆、常州市环球动漫嬉戏谷、苏州园林景区、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盐城市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景区、淮安市西游记文化体验园、镇江市醋文化博物馆、泰州市溱湖旅游景区等9家单位,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智慧旅游景区。这些景区在强化科技数字赋能、拓展智慧旅游场景应用、创新数字文旅产品开发、提升智慧化管理服务效能等方面精心耕耘,积极发挥智慧旅游景区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助力我省智慧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科技的加持、丰富的内容、穿越古今的体验,让“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成为热点。近期,文旅部公布了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由省文旅厅申报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流动的文化)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拈花湾夜间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3个项目入选,丰富的展览、多元的空间、沉浸式的演出,为公众开启“文旅+科技”的多维探索之旅。

  截至目前,省文旅厅共认定两批共9家省文旅重点实验室和两批共15家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研发中心。文物“生病”了怎么办?数字资产如何唯一化?园林怎样保护与活化?这些问题在省文旅重点实验室中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科技感满满的一个个项目,让人对“水韵江苏”科技文旅融合的未来无限憧憬。产业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潜力良好的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研发中心,或是以创意为引擎、打造绿色展览,或是营造出行新体验,或者借助科技之光、助力文旅升温,发展领域涵盖公共文化服务、演艺演出、游艺游乐、旅游观光、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户外等,为公众提供新鲜多元、沉浸交互的文化旅游体验。

  10月23日,在2023年(第十届)江苏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新鲜出炉的2023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中,南京图书馆建设的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南京博物院运营的南京博物院数据可视化平台位列其中,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被评为2023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征集优秀组织单位。

  新征程上展开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发展探索实践,要在强化数字科技赋能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让深厚的文旅资源借助科技手段活起来、动起来,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更好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魅力。今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424号《关于推动江苏旅游业“智改数转”的提案》,先后到南京、南通、扬州、镇江等地实地调研,与数字文旅一线管理人员、运营人员等深入交流,参加相关数字文旅工作会议听取意见建议,形成相关调研报告2篇。省文化旅游厅将文旅行业“智改数转”作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加快推进成果转化。目前,“苏心游”对客服务平台、社保卡文旅“一卡通”、文旅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等重大项目均取得实质性进展。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落细落实《江苏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更好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汲取文化活水,用好文旅数字“资源池”。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中华文化积淀了5000多年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数据,从中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围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运用当代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信息采集、存储、研究与保护、传播,打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优秀产品,让文物、非遗、古籍承载的多元价值插上数字科技的翅膀。围绕促进数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各级各类文化机构文化资源数字化,拓宽数字资源开放、特许开发、授权应用、活化利用等渠道,推动跨层级、跨平台、跨主体之间数据共享,使之成为文化创意、艺术生产的重要资源要素,激发数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数字文旅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围绕推进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深入实施数字再现工程,丰富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的现代表达,让更多长江和大运河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丰富数字生活,构建文旅公共服务“一张网”。围绕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走在前,不断提升数字化文化服务能力,以高品质数字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加快构建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完善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等数字文化场馆矩阵,支持打造一批智慧化“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二是持续优化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进文旅“一卡通”基础设施建设、“苏心游”提档升级,利用社保文旅数据进行“游客画像”,策划开发“文旅+”卡码融合创新应用产品,增强人民群众对文旅数字化成果的获得感、满足感。三是高标准建设科技创新孵化器。继续加强文旅重点实验室、文旅装备研发中心等建设,开发更多技术领先的“东方美学科技”,打造更多光影之间的“东方美学盛宴”。

  扩大文旅消费,发展文旅市场“潮业态”。当下沉浸式文旅业态已成为推动景区提升、消费升级和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启示从业者必须跟上消费升级步伐,精准对接新需求,在文旅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下更大功夫。一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支持发展数字创意、数字文娱、网络视听等新业态,引导文旅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和运营服务智慧化转型,增强技术创新、场景创新能力。二是扩大沉浸式数字化文旅消费。促进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文旅消费发展,打造更多具有鲜明美学风格和传统文化意韵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支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文旅融合产品,为文旅市场加快全面复苏注入新动能。三是健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旅产品服务供给体系。加大“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建设、数字人民币文旅应用推广,推进文旅消费支付便利化。把互联网作为展示多彩文明重要平台,拓展数字文化交流和智慧旅游推广,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