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济源以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为目标,疏通堵点、纾解难点、解决痛点,塑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形象。为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品牌营造氛围,助力济源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济源市陆续推出“济源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上期整理分享了(第1—37例)典型案例,现继续整理分享(第38-52例)旨在展示亮点、交流互鉴、开拓思路、共促提升,后续将继续整理分享,敬请关注。   

  案例38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

  告知承诺制办理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

  背景介绍

  长期以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42条规定“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和《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第11条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道路货运经营申请予以受理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的要求,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法定时限为20日。对急于投产和发展的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竞争力。

  2021年,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深化交通运输“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21〕30 号)相关要求,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通知》,对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企业在做出承诺后,即可发证。

  经验做法

  精简办事流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为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示范区交通运输局通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政服服务效能提升,优化审批流程,将交通运输局开展的政务服务事项均由法定的办结时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办结,助力企业投产发展。

  落实放权赋能,分类推进审批改革。申请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申请人需提供企业相关证件、运输车辆、从业人员、安全规章制度等相关材料,审批人员需对材料中的信息和办公现场进行核实后,才能做出许可决定。实行告知承诺制是在企业做出承诺后,先予以许可、后进行审核,审批人员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风险存有顾虑。为推动审批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交通局将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结合起来,在受理申请阶段,要求企业提供必要的有效证照信息,待审批人员核实后,再以告知承诺制予以发证。

  做好事前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宣传告知承诺制相关政策文件及办理流程,并明确责任单位和联系方式,做好事前服务和政策解读工作;充分发挥窗口作用,积极开展“帮办代办”工作,做好事前服务,从企业咨询、收件、受理、审查、到办结贯穿整个政务服务过程,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主动到企业调研,送政策上门,避免群众跑冤枉路,把工作做到企业和群众的心坎上;做好12328服务监督电话、领导信箱、12345市长热线、数字城管等工作的办理,倾听民声、畅通民意、排解民忧,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确保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实施效果

  告知承诺制是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服务程序,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信用体系,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承诺即许可,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市场准入门槛,显著减轻了办事群众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有利于培育自我约束、诚信负责的营商环境,同时在群众中取得了较好反响,一改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的问题,体现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新气象。(文章来源: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

  案例39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打造“创业惠客厅” 激发市场活力创造力

  背景介绍

  创业难、成长难,是创业者普遍反映的问题,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创业者所需、所急、所盼,发挥创业见面第一人作用,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创业惠客厅”服务模式。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变“企业找政府”为“政府找企业”,精准施策,主动为市场主体送政策、送服务,吸引更多市场主体落户济源,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助力济源示范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主要做法

  企业登记是创业者步入创业的“第一站”,示范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职能部门和创业导师做客“创业惠客厅”,开展创业孵化专题服务,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作出针对性指导,当好创业企业成长的引路人、创业路上的纾困人、企业发展的贴心人,通过为市场主体提供创业“前、中、后”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树立“靠前服务”理念

  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主动了解创业者需求,做到提前介入、靠前服务、精准服务。一是升级“厅家合一”服务模式。在市民之家企业服务大厅设置创业惠客厅,主动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创业选址、审势信息,共享各镇、街道办事处免费办公住所提供情况和条件,帮助查询区域市场主体聚集数据、分布情况信息,行业市场主体的新设、注销等动态信息,便利创业者因时制宜、审势而行,为创业选址、行业选择提供决策参。二是提供创业定制化服务。收集各类型企业不同的创业意向、创业需求,针对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定期邀请税务、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和机构等做客惠客厅,在政策落地、创业指导、创业融资、创业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协调各部门解决创业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积极争取“零费用”登记地、税收优惠、人才培训、社保减免等政策。三是开展大学生创业辅导服务。对接辖区内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专题指导,以大学生创业需求为导向,开通线上、线下创业平台,以大学生创业园、创业社团、众创空间为载体,邀请创业导师做客“创业惠客厅”,进行创业实务培训,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助力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开展。

  突出“便捷服务”理念

  叫响开办企业“1100”模式(一网、一次,零费用、零跑腿),提速度、拓广度、增温度“三个维度”融合推进,持续打造“济速优办”开办企业服务品牌。一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开办“速度”。企业登记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经营范围“菜单点选式”勾选,企业住所(经营场所)实行申报承诺制,且可实现数据共享、在线比对核验,创新办事指南二维码矩阵墙,实现开办企业“码”上办。简化申报材料、登记环节,压缩办理时间,开办企业13事项“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业务流程仅需2小时,执照办理30分钟。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增加服务“温度”。开辟企业登记自助服务区,增设企业智能审批机,实现“一机管登记、全程零干预”,将企业登记的时间压缩到10分钟,打造了老百姓身边“零见面、零跑腿、零干预、零等待”的“智慧服务”。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渠道,先后推出企业开办进银行、进市场监管所、进社区、进高校、进政府招商服务中心等,实现企业开办全域登记服务。三是加大改革举措,拓展服务“广度”。推行企业开办、变更、注销“证照联办”,实现营业执照和许可证一窗受理、并联办理、一窗出件,有效解解决了准入准营的问题。开展“一照多址”改革”,允许在营业执照上增加新的经营场所,实现一照多址,免于新设登记和分支机构备案,释放住所资源,降低开办成本。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打通各办事平台与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壁垒,实现电子印章随电子营业执照同步发放、免费应用。以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创业群众提供便利。

  突出“闭环服务”理念

  重塑“监管卫士、服务先锋”新市场监管理念,从只关注登记注册,向关注企业前期创业、后期成长全过程转变,为新设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闭环式服务,做到既扶上马,又送一程,推动市场主体生得更快、活得好、长得壮。一是助力市场主体“生得快”。牵头抓好济源示范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综合精准发力,激发市场活力,2022年新设市场主体27645户,市场主体总量达101710户,再创新高,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优化完善政策环境,建立示范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牵头制定《济源示范区市场主体倍增提质行动方案》《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全力以赴助企纾困,聚焦“融资难”问题,2022年指导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53亿,办理股权出质登记融资1.2亿元,减免市场主体检验检测费用230余万元,帮助市场主体增信心、解难题、渡难关。二是助力市场主体“活得好”。深入推进竞争执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为市场主体优胜劣汰和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对情节轻微、没有主观故意且未造成实质性危害的违法行为,以警示教育、帮助整改为主,留足发展时间和空间。开展信用修复,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强化广告监管、网络交易监管等重点领域治理。加强消费维权,12315受理消费者投诉办结率100%。三是助力市场主体“长得壮”。引导“个转企”升级,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等“个转企”优惠政策12项,完成“个转企”400余户。激发“质量强市”后劲,豫光金铅荣获省长质量奖,济钢、龙兴钛业2家企业荣获“第十届市长质量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帮助246家企业解决质量技术问题349项。强化“知识产权”驱动,有效发明专利467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5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9288件,建立全省首家地市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数字确权认证中心。

  工作成效

  “创业惠客厅”激发群众创业热情,掀起创业浪潮,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提升,2022年底,示范区实有市场主体101710户,较2021年底增长22.8%,增长率居全省第六位。2023年1-5月份,新增市场主体10374户,同比增长128.25%,助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该创新做法被省委改革简报第53期刊登。

  经验启示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永远在路上。只有树立问题导向有解思维、目标导向长效思维、结果导向系统思维,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才能打造优良创业环境,持续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文章来源: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案例40济源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三个主动对接抓实电子证照办理

  背景介绍

  电子证照是“一网通办”平台的重要组成,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具。全面推广电子证照对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证照电子化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纸质证照和电子证照同步生成、同步发放,住建局积极协调,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广泛推行电子证照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主要做法

  一是主动与大数据局对接,打好前期基础。住建局积极主动与大数据局对接,高标准制作并向大数据局报送电子印章及电子证照模板,确保印章清晰、证照正确,为前期工作打好基础。

  二是主动与维护公司对接,确保数据通联。工改系统由国泰新点公司提供维护服务,在电子证照制作期间,住建局指定专人负责,在测试、征求意见、反馈意见等阶段时刻与该公司做好对接,确保全过程数据通联,为电子证照的生成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主动与服务对象对接,统一思想认识。结合我市实际和工作特点,根据服务事项、业务要求,采取多种方式,组织示范区部分建筑企业进行培训,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提升企业填报人员业务素质。

  工作成效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面推进电子证照工作以来,已在工改系统实现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联合验收意见书》《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审查批准书》《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书》等11类电子证照功能,截至目前,通过工改系统共发放各类电子证照500余张。

  经验启示

  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和行政效力,并加载了二维码、电子印章,可随时打印、随时使用。电子证照的全面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网上办事便利度,有效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切实增强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把“数字化”作为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审批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全力跑出项目审批服务“加速度”,助力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文章来源:济源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案例41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信用提升“最多跑一次”

  背景介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一切为了企业发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工作主题,换位思考、立足企业、服务社会、倾心为民,坚持问题导向、有解思维,不说不能办,只讲怎么办,深挖企业办事需求,在年报公示、信用修复、“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包容审慎监管方面,重塑办事流程,压缩材料、简化流程、倾心服务,在市局信用监管科和各市场监管所办事大厅设立“信用修复驿站”“年报会客厅”,形成简易、快捷信用监管闭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数据多跑路,群众快捷办,市场主体办事“最多跑一次”。

  主要做法

  简化流程“零见面”。对标先进地区探索创新,让数据多跑路,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流程,确保“一次说清、一次办结”。济源市场监管局向社会公布信用监管咨询电话、线上文件传输通道,资料可线上提交提前预审,对电话咨询者一次说清提前告知,申请表格公示到官网下载直接填报,和企业“零见面、网上办”,资料齐全“最多跑一次”。

  驿站服务“一次办”。简化流程、压缩资料,将企业提交资料压缩到最少,部分实行信用承诺制度,压实企业自身信用责任,将企业年度报表等部分材料的实质审查变更为书式审查,将可以在业务系统查实确认如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本人办理的企业委托材料等全部取消,将可以现场完成的资料“信用修复驿站”提供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手把手帮助企业现场完成,省去企业奔波烦恼,为群众打造舒心、贴心的驿站服务,真正落实“最多跑一次”承诺。

  协同帮扶“多项结”。市场监管是一个整体,不因条块不同而单事单结;发挥全市多个行政部门信息归集联席会议、“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作用,对31个部门公示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用信息,沟通协调其他部门负责到底。“信用修复驿站”除了为企业打造温馨高效的信用修复服务,也成为了全市所有市场主体的“年报会客厅”、信用咨询处,为经营者提供年报咨询服务帮办、信用监管政策讲解、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等多项服务,疏通打通解决企业发展流程全流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属于信用监管业务的多项业务一次办结,属于其他业务系统的“首问负责”,协助帮扶全程跟进服务,助力企业顺利完成所有事宜。

  包容审慎“促整改”。不以罚款为目的、立足规范整改行为宗旨。因未年报公示应处于行政处罚的,建立年报不予处罚宽展期不予处罚制度,宽展期内不予处罚,宽展期外视其情形先整改,梳理“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三张清单,轻微行为首违不罚,让社会切实感受到市场监管的温馨、温情、温度,促使市场主体主动纠正违法行为。

  注重反馈“事后访”。办事顺利与否、行政效率如何,市场主体的切身感受最关键。信用修复、年报公示完成后,市场监管局一一回访,开展满意度调查,对群众提出的建议全盘接受、认真分析跟进,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办事流程,行政效率服务的评价权,办事群众说了算。

  工作成效

  在济源市场监管局打造的温馨、便捷的“信用修复驿站”里,企业切身体会到了“一杯清茶、一声问候、一份模板、一场培训、一回办结、最多跑一次”的“六个一”贴心服务。“信用修复驿站”“年报会客厅”已经为市场主体提供信用修复、年报公示服务逾千次。

  经验启示

  通过设立“信用修复驿站”“年报会客厅”,灵活采取多种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信用提升,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优化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服务,加强指导,告知修复条件、途径和程序,帮助失信经营主体尽快重塑信用,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强化信用信息应用,扩大应用场景,加强与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数据交换;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各类信用服务,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打造一流、便捷、高效服务,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文章来源: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案例42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企业管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背景介绍

  针对企业经营受疫情影响的实际情况,高新区为了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建立了“企业服务管家”服务机制,专门成立了“企业管家”服务小组,将辖区企业实行全员分包“管家制”,主动上门了解企业诉求,做“有事上门、无事不扰”的“贴心管家”和“店小二”,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为企业发展清障开道、保驾护航,厚植企业发展沃土,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

  主要做法

  高新区努力探索创新精准服务机制,做企业服务的“全管家”“能管家”“好管家”。“企业服务管家”服务机制,通过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等多种方式、多样渠道服务企业。建立定期会办制度,建立落实盯办机制。目前园区企业已全部实现保姆式“管家制”,企业均设置有管家卡,24小时企业随时可与企业管家联系。高新区要求“企业管家”当好“五员”。

  (一)当好“信息员”。负责传达最新政策、传递最新信息,提醒企业及时报送信息。同时收集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痛、堵点,发挥统筹合力,全力提升助企纾困效能。编制了“惠企政策工具书”“服务企业50问”;并先后举办政策解读会4场;切实发挥“上情下达,上下联动”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当好“办事员”。不当“传声筒,重在多办事”。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企业管家不是单兵作战,而是依托高新区各部门整体联动,依靠示范区各部门支持协同发力,对企业面临的用工、资金、资源、资产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今年以来在科技、人才、生产、安全、疫情防控等领域共帮助企业解决问题60余个。

  (三)当好“联动员”。企业管家们全面梳理涉及企业的国家、省、市出台的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认真分析所服务企业所能享受到的支持政策,精准送政策上门,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今年以来帮助企业申请享受政策30余项。

  (四)当好“销售员”。企业管家积极联系行业协会、供应链金融公司、本地需求企业,捕捉市场信息,在招商过程中积极推介企业产品,在企业走访中积极推进本地企业产销结合。

  (五)当好“保障员”。企业管家是企业的疫情防控网格员,不仅第一时间传达疫情防控精神,更要第一时间处理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并积极解决因疫情带来的物流、生产要素、市场销售等问题。企业高管在济源面临落户、人才认定、子女入学等问题,企业管家主动对接人社局、教育局,积极解决问题,让企业留得住人才,安心在济源发展。今年以来服务企业员工保障类问题20个。

  工作成效

  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60余次,69名“企业服务管家”全天候在线,有效解决各类问题100余件,29个项目实现转化,18个项目投产达效,项目整体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均居示范区前列。

  经验启示

  营商环境好不好,由市场主体说了算。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基本标尺,围绕企业痛点堵点制定改革举措,把“用户思维”理念融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全链条中,坚持问政、问策于企,变“政府配菜”为“企业点菜”,从企业的视角去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提高营商环境改革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持续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文章来源: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案例43济源示范区济水街道办事处

  多措并举服务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背景介绍

  开源世家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北海大道118号,东街新村东侧,规划建设7栋16层住宅楼,1栋15层住宅楼,3栋10层住宅楼,并配建物业用房和老年活动室及服务设施用房等配套用房。

  原址属大杂院,内有老旧危房四十余间,分别租赁给二十余家商户用做汽车维修、建材经销、废品收购等,拆迁难度较大。建设初期,东街新村16户居民又以噪音、扬尘及危及自建房安全等原因,不断到施工现场阻挠工程推进,并四处上访,造成项目多次停工。

  主要做法

  建好模式。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济水街道设立服务开源世家项目工作专班,构建由书记、主任负总责,分管的班子成员、专班干部和村居干部具体抓,网格员全力协助的工作格局。使用微信群等载体,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做到三个及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及时传达上级相关政策和指示精神,做到令行禁止;及时研讨存在的矛盾纠纷,做到有备无患;及时集中处理影响施工的人和事,做到刻不容缓。

  用好政策。一是理解透彻政策。所有专班成员在开展具体工作之前,必须仔细学习相关政策,在学好的基础上,再开展具体工作。二是集中宣传政策。开好联席会、党员会、干部会和代表会四个层面的会议,集中向影响力强,公信度高的这批人宣传好政策。三是入户宣传政策。采用网格员入户、微信推送入户等方式,将项目建设政策、作用、影响向广大群众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

  摆好位置。在项目建设协调中,办事处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项目专员牢固树立“保项目就是保民生,保民生必须保项目”的发展理念,调解矛盾时秉承客观公正的立场,确保双方利益最大化,决不顾此失彼,切实当好项目方与群众之间的缓冲器、润滑剂。实行项目专员派驻制,在施工现场跟班服务,做到“第一时间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第一时间了解矛盾冲突、第一时候对企业(群众)的诉求作出反应”,力争把问题化解在第一现场。

  解好难题。对影响施工的主要问题,即16户居民反应的噪音、扬尘及危及自建房安全等问题,主动上门查(实情)、问(需求)、调(矛盾),一次做不通两次,两次做不通三次,直到做通为止。面对村民不信任的态度,专班人员不埋怨、不指责,主动联系第三方平台,如环保机构、房屋质量检测机构等,出具权威检测报告。树立法治意识,对达成一致的事项,全部拟定书面协议,由办事处、村委、项目方、村民共同在场见证签字,严防因同一事项反复阻工。

  工作成效

  济水街道服务专班介入后,有力的促进了双方矛盾化解,保障了项目顺利施工。项目自2022年7月开工,至2023年5月已基本全部封顶,创下济水辖区房地产项目建设速度之最。

  经验启示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体制机制方面的“放管服”,也是企业需求无小事的切实行动。在服务开源世家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日复一日、风尘仆仆泡工地、跑手续、做协调,磨破嘴、跑断腿,用心用情不畏困难做好每一件小事儿的具体行动。而这足以形成杠杆效应,撬动整个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文章来源:济源示范区济水街道办事处)

  案例44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助力“四新经济”发展,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背景介绍

  为支持“四新”市场主体健康规范发展,充分发挥“四新”市场主体在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中的支撑作用,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市场监管局为助力“四新经济”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

  主要做法

  建立机制打基础。制定出台对“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实施意见,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推出13项“硬核”措施,建立具有弹性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为“四新经济”发展预留足够空间,着力营造促进“四新”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

  创新监管助发展。依托信用风险分级管理模式,为“四新经济”市场主体设置监管“红线”,结合信用风险变化动态调整监管措施。对信用风险低和信用风险一般的“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在不触碰监管“红线”的前提下,实施宽松型监管,给予充足的发展空间;对信用风险高或触发监管“红线”的“四新经济”市场主体,有针对性地采取严格监管措施,防止风险演变为区域性、行业性突出问题。制定“四新经济”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违法行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违法行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清单,对“三张清单”内“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工作成效

  为“四新经济”发展预留足够空间,着力营造促进“四新”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实现“创新”与“监管”的统一,形成包容有度、审慎监管的治理格局。

  经验启示

  确立监管即发展的理念。出台对“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实施意见,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实现促进企业不断壮大的目标。意见的出台为市场主体设置了政策过渡期,既充分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也确保了安全底线,实现了双赢。

  确立监管即服务的理念。监管既是对市场主体的约束,也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市场监管局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充分体现了监管方式从刚性监管为主向刚柔相济的转变。做到了既管得住,也放得开;既讲合理性,也讲可行性;既讲力度,也讲温度。(文章来源: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案例45济源示范区政务大数据中心

  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助推“一门一窗一次”改革提档升级

  背景介绍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中“推广24小时自助服务,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村(社区)、园区、商场、楼宇和银行、邮政、电信网点等场所延伸”的要求,济源示范区以便民利企为出发点,以“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按照“一窗式服务、一站式办理”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及银行、商场、学校、医院等场所共部署105台集成式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主要做法

  一是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设备全覆盖,推动“一门式”改革再提档。2019年,济源不断深化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各级全覆盖,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在全市“一门式”综合政务服务大厅市民之家构建24小时自助服务区,汇集公安、人社、工商、税务、不动产等部门36台智能设备,实现驾驶证体检、营业执照、发票领取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一门式”全天候办理。依托统一政务服务网络,16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66个村(居、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基层“一门式”服务场所,均部署安装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实现所有镇(街道)和中心行政村全覆盖,满足基层群众“就近办”需求。同时,将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延伸至银行、商场、邮政、电信、学校、医院等人口聚居区,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

  二是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让信息跑路,助推“一窗式”“一次办”改革再提质。济源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又称“市民之窗”,功能涵盖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四大领域。2020年,济源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等措施,从方便企业和群众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拓展自助办内容,企业和群众通过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能够“一窗式”无差别自助办理济源政务服务网上2800余个事项,将线下“一窗”拓展至线上“自助一窗”;能够全流程自助办理户外门头申请(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及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悬挂、张贴宣传品审批)、庆典活动审批(在城市道路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许可)、挖掘城市道路许可、残疾人证新办、食品小经营店登记、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食品(含保健食品)经营许可核发、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审批等11个审批服务事项;能够自助查询个人参保缴费信息及公积金、不动产、高龄补贴、车辆违章等89个便民服务信息。“市民之窗”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把“综合窗口”覆盖至各级各类办事场所,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需求的“最末端”,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拓展服务范围,助力“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再提效。2021年,济源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与“长三角示范区”打通,实现“跨省自助通办”,覆盖区域包括上海金山区、青浦区,浙江省嘉兴市、金华市、湖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安徽省合肥市,湖南省岳阳市等20余个市县区,实现了济源公积金提取、残疾人证新办证等11个业务以及长三角地区不动产登记证明查询打印、社保查询打印、公积金查询打印、残疾人证明打印等28项业务的“自助跨省通办”。2022年,济源梳理并公布“一件事一次办”事项478项,企业和群众可以在市民之家“一件事”窗口线下办理,也可以在政务服务网“一件事”模块在线办理,还可以通过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一件事”模块自助办理,真正方便企业和群众多渠道办事。

  四是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实现帮办代办,促进“自助办”落地生根。建立帮办代办队伍,市民之家及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明确帮代办工作人员,强化帮办代办人员应用操作培训,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及帮办代办服务,引导帮助群众使用自助终端。推行“远程视频帮办”服务,市级帮办人员通过视频指导功能,远程指导群众操作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让原本需要群众携带材料到大厅窗口办理的事项,通过远程视频指导,自己在“家门口”自助终端上就可以办理。为切实方便群众操作,济源制作了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操作指南小视频和全流程审批事项操作流程小视频,通过抖音全方位宣传并在自助终端上方屏幕播放,群众可按照操作视频自主办理业务,真正方便企业和群众自助办理业务,充分发挥设备功能。

  工作成效

  目前,济源已构建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以及政务服务大厅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了群众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11个审批服务事项的全流程自助办理在河南全省首创,被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确定为自助服务试点市。2022年以来,群众通过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查询各类信息69039次,全流程办理审批服务事项6669件,自助打印材料46755份。(文章来源:济源示范区政务大数据中心)

  案例46济源市克井镇人民政府

  “牵线搭桥”盘活重点项目 助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背景介绍

  电子级超细银粉新材料智造基地项目是克井镇2022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6.6亿,计划于2022年12月开工建设。2022年受疫情影响,项目投资方资金出现问题,导致项目未能正常开工建设。在土地增量指标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盘活该项目,服务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无疑是摆在克井镇政府面前的重要工作任务。克井镇政府靠前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效能,主动牵线搭桥,为项目方引来资金,盘活项目,解决企业现实问题。

  主要做法

  电子级超细银粉新材料智造基地项目经过市场论证,发掘潜力较大,建成后能为企业带来可观利润,克井镇政府不想放弃此项目,投资方也不愿意让之前投资浪费。为此,克井镇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一)牢固树立“企群至上”服务理念,组建项目服务专班,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制定方案,提供全程服务,确保盘活项目的顺利推进,提高盘活率。

  (二)积极开展银企对接。通过搭建平台,商业银行对投资方进行贷款授信,缓解投资方融资难题。

  (三)通过牵线搭桥,镇党委书记带队多次赴焦作与焦作市骏利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该公司专门召开股东会议,研究此项目的可行性,最后认可此项目,2023年4月25日入资济源航锦实业有限公司,成为大股东,并于当日交齐第二期土地出让金及违约金1235万元,待规划、环评手续批复后开工建设。

  工作成效

  该项目得到融资后,项目得以继续实施。目前正在办理建设规划、环评和施工许可等手续,临时指挥部已经完成建设。预计项目建成达产运营稳定后,可实现年产1600吨电子级光伏银粉(一期300吨,二期1300吨),预计年产值29.4亿元,年利税10812万元。

  经验启示

  民营企业是活力之水,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是克井镇经济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政府要优化营商环境,配套各项政策,激发、培育、支持发展壮大。推动克井镇经济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克井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大、更强的企业。全镇上下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聚焦服务作为,是全面从严、提高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真正把政务服务、全面从严治党、干部作为提升到新的水平,以服务意识、服务精神、服务作为、服务效率、服务实效来检验干部党性和作风,做到心中有公、德位相配,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环境。克井镇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启示。

  一是提升专业能力,打造高效实用管理机制。近几年随着各级政府对项目建设的重视,实行领导分包重大项目责任制,切实推进了项目的建设进度,项目一经签约,即明确一名领导专人盯办,直至项目落地,前期办理各种手续,实行代办制或领办制;项目建设中,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项目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直至完工投产。

  二是锻造诚信亲清的作风,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适度兴建标准化厂房,降低企业入园门槛,形成低成本集聚效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凡不违背国家政策和法律,能放宽的政策坚决放宽,能优惠的地方坚决优惠,能办到的事情坚决办到,最大限度地把政策放宽到投资者最满意的程度,持续提升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提升企业“满意指数”,让企业专注市场,无后顾之忧谋发展。

  三是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招商引资有新思路。不再单纯地依托参加招商洽谈会、发布招商册子等传统招商方式,而是依托自己的产业发展重点,有选择地主动招商。

  四是建立完善企业帮扶平台。一方面利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重点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融资担保、技术创新、创业辅导、项目申报、管理咨询、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建立工业企业帮扶服务工作群,有专人负责管理,动态受理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对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及时交办;承办科室受理问题后,明确解决方案和办结时间,及时给予答复,为企业帮困解难。(文章来源:济源市克井镇人民政府)

  案例47济源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

  全力推动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

  背景介绍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济源示范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四个一批”为工作抓手,以“四有”为工作目标,盯紧研发活动关键环节,从政策引导、宣传推动、加大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稳居全省前列。

  主要做法

  (一)高位推动精准调度

  将研发活动全覆盖列为重点推进事项,示范区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出台《济源示范区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主管副市长为双组长的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专班,健全“周督导、月调度、季通报”工作机制,实施精细化台账管理,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科学分解目标任务,强化政企协同联动,着力破解企业研发难点、堵点,做到入统一批、验收一批、销号一批、通报一批,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摸清底数靶向发力

  针对企业“四有”覆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是坚持分类指导。对示范区245家规上工业企业尽数摸底,分层分档建立研发活动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建立台账,有针对性引导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二是建立分级制度。按照“属地管理、主体负责”的原则,梯次成立各开发区、镇、街道研发活动工作专班,定期开展入企调研和服务,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坚持目标导向,倒推任务完成。三是强化主体培育。鼓励企业参与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企业重大创新项目,争创重大创新平台,推动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科技领军企业。

  (三)搭建平台促进合作

  加大产学研服务力度,分类分层分档建立研发活动企业培育库,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精准对接。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匹配对接服务机制,征集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本情况、优势、重点研究方向,及时发布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信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科技成果线上线下对接活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技术合作和协同创新,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不断推动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落地济源。

  (四)部门协同提质增效

  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济源示范区聘请专家团队,精准规范研发机构建设、研发费用归集等,加快问题“一揽子”解决。加快部门协同步伐,研发工作专班根据研发活动月调度台账和B203表填报情况,对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进行逐一现场核实,查看研发立项、费用归集等实际情况,建立研发活动助企干部队伍,一对一深入企业帮扶指导,不断夯实企业研发活动基础。同时,常态化开展科技政策“大宣讲”16场次,积极落实科技创新惠企政策资金超1亿元,组织100余家企业参加科技成果对接会,全面优化研发活动环境,有效提升企业研发活动能力。

  (五)政策引导强化考核

  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出台全覆盖工作惠企政策,对已开展研发活动并正式填报统计研发报表的新入统企业,给予一次性1万元的奖励。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压实主体责任,在年终考评中严格考核奖惩,对研发活动全覆盖推进力度大,完成目标任务数量多、比例高的单位前三名,在年终科技创新目标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对覆盖率低的后三名,给予分值倒扣,并加强辅导督导力度,推动其快速进位提升。

  工作成效

  截至2022年底,济源示范区已有153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覆盖率为62.4%,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经验启示

  推动可研发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研发投入统计专项培训,指导企业设立研发会计科目,建立研发辅助账,规范填报研发统计报表。同时,用好国家、省、示范区的减税降费、加计扣除、研发补助、高企奖补、项目平台、人才支持等各级各类政策工具和服务举措,全力推动可研发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文章来源:济源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

  案例48济源市坡头镇人民政府

  倾心服务促招商营商环境再优化

  背景介绍

  坡头镇油品厂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家生产大豆食用油的镇办企业,自本世纪初企业改制后,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开放进口食用油导致企业经营受阻从而于2012年停办,原厂房闲置至今。该资产所有者郑总于2019年在厂址南侧沿路建设了一座建筑面积约7000㎡的商品楼,因资金不足未进行装修营业,至今闲置。近年来,济源市坡头镇人民政府坚持将服务企业做好闲置资产盘活招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相关人员一直保持着对该油品厂的关注。

  2023年5月份,坡头镇积极对接山西中聚力国际康养服务有限公司,向其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坡头镇油品厂的闲置资产情况、区位优势和发展方向。经多次洽谈,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山西中聚力国际康养服务有限公司同意接手该闲置资产,并建设济源坡头旅游集散中心。油品厂闲置资产找回开发利用价值,可为坡头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主要做法

  (一)明确目标持续跟踪

  近年来,坡头镇政府相关人员一直和油品厂所有者郑总保持联系,达成了将坡头镇油品厂的闲置资产建设成契合坡头镇发展方向且能打造成城镇亮点的招商开发目标,虽近年来一直有人想租赁做仓库使用,因其经济效益并不高,郑总并未同意。期间,坡头镇也针对该地块进行了多次招商,谈有意向企业10余家,但因投资力度不够或开发方向偏差等多种原因未达成合作。疫情过后,坡头镇加强了与郑总的联系,积极了解其心理动态,通过多次对接沟通,进一步明确了招商重点,即充分结合镇区现有生态资源、交通区位、地域文化等优势,牢牢把握“洛济协同发展区、沿黄生态保护区、红色基因传承区”发展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将该地块建设成为统筹坡头镇全域旅游的旅游集散中心。

  (二)扩大宣传精准对接

  坡头镇通过前期调研论证,从镇区发展角度谋划,结合地块现状,确定瞄准文旅开发、物流仓储、研发中心建设等方向,帮助其编制招商公告,借助政府网站、微信平台、人脉资源等渠道广泛宣传,诚邀有能力的企业或个人前来投资兴业。公告发布后,吸引了众多客商咨询,镇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积极为郑总和客商牵线搭桥。2023年初,先后对接6家客商了解咨询,有投资意向。镇政府工作人员也多方了解,慎重考虑,积极邀请产业契合、需求匹配的企业洽谈合作。通过与郑总的多次沟通,结合现有资源条件及未来发展方向,在5月份确定与山西中聚力国际康养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深入对接。

  (三)理清思路推动合作

  在郑总确定与山西中聚力国际康养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之前,镇政府积极为双方对接沟通搭建平台,自2月底以来,多次线上与山西中聚力国际康养服务有限公司对接洽谈,宣传镇区基本情况。4月至今,先后5次接待对方到镇实地参观考察,陪同对方对镇区投资环境和市场行情进行走访调查,详细向客商介绍镇区现有旅游资源及行业发展现状等情况,尤其是自身独特的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优势,包括小浪底、西霞湖水库等水资源、栗树沟仰韶文化、万佛山石窟文化等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栗香农庄、郝山印象、五彩毛岭、清涧水韵等乡村旅游景区资源等,坦诚解答客商关心的一切问题。通过持续沟通,推动企业找准旅游资源与游客精神需求的链接点,确定建设济源坡头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构建集“吃、住、行、游、乐、购”为一体的现代旅游集散中心,带动镇区文化、旅游、餐饮、特色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工作成效

  经过坡头镇政府牵线搭桥和前期对接,今年5月初,山西中聚力国际康养服务有限公司与油品厂达成开发入驻意向,随后投资进行了办公室和居住地装修,5月20日正式入驻。目前,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7000㎡商住楼装修计划已出台。期间,坡头镇工作人员全程跟进,为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协助企业对接上级部门,为企业帮办各种手续,帮助解决楼栋漏雨、路面不平等问题,从细节入手,做好服务工作。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济源坡头旅游集散中心将于今年6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

  经验启示

  项目的落地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在项目洽谈过程中,一是多角度换位思考。要做好客商投资决策前的咨询服务,将心比心,积极帮助企业进行项目规划,为企业找准发展定位,提供政策性帮扶,保障好企业利益。二是跟踪式精细服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倾心配合,社会各界高度支持,以诚信、务实、高效、优质的服务吸引企业,留住企业,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环境。三是点带面形成长效。要对招商引资、闲置资产盘活工作全盘思考,站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布局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锲而不舍,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结构。(文章来源:济源市坡头镇人民政府)

  案例49济源中级人民法院

  河南首家!济源律师可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

  背景介绍

  在民事诉讼中,律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提升律师持律师调查令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便利度,济源中级人民法院联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司法局,推出律师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业务。

  主要做法

  济源两级法院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持续通过科技赋能,积极拓展“最多跑一趟”“最好一趟也不跑”司法服务范围,率先在河南省内实现律师可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联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司法局出台《关于律师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有关工作的通知》,助力审判执行提质增效。

  (一)持令查询

  在济源执业的律所可持法院开具的律师调查令,登录“济源市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平台”,在线注册并实名认证登录,提出查询申请。

  (二)在线核实

  司法局与大数据局对接,定期更新律师身份信息,系统可直接核实律师身份。工作人员在线受理,经核实无误后,通过律师线上提供的查询索引条件,将查询结果进行线上反馈。

  (三)在线反馈

  律师在“济源市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平台”直接获取结果,无需本人到场办理。

  工作成效

  律师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既提高了律师查询效率,又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据悉,该做法系河南首家,被大象新闻等多家省级媒体宣传推广。

  经验启示

  济源两级法院联合有关职能部门持续优化师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有关工作,能够不断降低诉讼费用占比,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文章来源:济源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50济源玉泉街道办事处

  基层服务窗口创新为民服务方式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背景介绍

  玉泉街道办事处把提升街道政务服务水平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围绕“标准统一、功能完善、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总体目标,构建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主要做法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

  修订《玉泉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力度;制定《玉泉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明星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标兵”评选办法》,引导窗口工作人员向先进典型学习,营造创先争优的服务氛围;完善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16项便民服务制度和学习培训、人员岗位职责等4项规范化的内部管理制度;更新街道政务服务高频事项15项、省级政务服务事项154项,明确居(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5大类16条标准;编制街道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199项和居(社区)服务事项50项及帮办代办事项目录清单28项,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

  加强队伍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每月召开窗口优化提升工作例会,学习优化营商环境各项要求,强化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监督力度;举办以“提升能力转作风--小窗口大作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激励全体窗口工作人员提升服务效率、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双陪办”主题活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下沉到一线,通过陪同群众办事和陪同工作人员坐窗口的“双陪办”形式,亲身体验办事流程,为群众解决办事难点、堵点问题;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服务满意在窗口”活动,评选先进典型,引导窗口工作人员向典型学习,营造创先争优的服务氛围。2023年,玉泉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荣获省级五一巾帼标兵岗,市级优秀巾帼志愿者集体等荣誉。

  创新服务举措活动亮点纷呈

  便民服务中心搭建为民宣传平台,联合主管科室,宣传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各类事务,陆续开展了“安全宣传进大厅”“反诈宣传进大厅”“征兵宣传进大厅”宣传活动,与群众达成共识,凝聚群众力量;充分发挥“母婴室”“爱心驿站”等功能,为户外劳动者、妈妈们营造温馨的休息空间,打造有温度的政务服务;开展“擦亮服务‘小窗口’ 共建城市‘大文明’”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把窗口文明服务活动渗透到工作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手语培训进窗口 政务服务无障碍”活动,重点围绕政务服务类用语展开教学,掌握日常政务服务手语技巧,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与听障群体沟通交流能力;联合森林口腔在便民服务大厅开展“口腔义诊进大厅,微笑服务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为办事群众免费义诊,宣传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工作成效

  持续优化窗口服务,总体带来了“三个明显变化”。一是群众更方便。综合窗口业务办理时长平均缩短28分钟,便民服务窗口进村居,群众就近联办民政、社保多项业务,基本实现不排队、马上办。二是服务更优质。服务菜单、制度手册摆在桌面,明确的规章制度及有效落实,规范服务行为,窗口服务好评率同比上升36%。三是打造政务新形象、让政民互动更有效。志愿服务、有诉即办、“双陪伴”及各种活动,让政务服务有温度,凝聚群众力量。

  经验启示

  转变观念明晰工作方向

  政务服务提升无止境,而一些片面性的认识,例如:当前的机制已经运行得很好了,如果要改革,也是应该自上而下,因为这样那样的规定约束,改革也改不到哪里去。这些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都需要多次动员宣传教育和进行自我理念革新,持续帮助一线工作人员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把窗口业务当成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议常研,建立日常培训、竞争选优的机制。随着政务服务提升逐步受到社会关注和群众认可,新观念、新习惯的逐步形成,相应的思想认识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窗口服务优化需创新管理方式

  始终坚持以政务便民、优化营商环境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着力促成“一窗通办”,要下大力气破除各窗口之间的人员、业务壁垒,部门协同,一线工作人员跟进。把优化、整合窗口资源的改革过程变成减负提质增效的过程,变成提升基层实战力的过程。着力促使政务服务向基层一线下沉,切实发挥居(社区)便民服务站作用,切实打通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政务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实惠,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窗口服务提升需有活动支撑

  为民服务也需要创新方式。基层窗口服务贴民近民,除了政务服务以外,还可多一些便民服务,打造亲民利民形象。在新的形势下,群众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服务单位要多维度挖掘为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从而创新思路、精准发力、攻克难点,打造亮点。街道通过开展了“安全宣传进大厅”“反诈宣传进大厅”“征兵宣传进大厅”宣传等活动,与群众达成共识,凝聚群众力量;充分发挥“母婴室”“爱心驿站”等功能,为户外劳动者、妈妈们营造温馨的休息空间,打造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文章来源:济源玉泉街道办事处)

  案例51济源中级人民法院

  推行涉党政机关零强制执行工作机制推动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全面清零

  背景介绍

  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关乎政府形象、司法权威,关乎民生和营商环境建设,济源两级法院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省法院的安排部署,将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作为重点案件,助力诚信政府建设。

  主要做法

  济源两级法院持续高度重视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坚持以党委领导为根本,府院联动为关键,协同协作为保障,全程督促为基础,自动履行为目标,促进党政机关自觉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推动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全面清零,为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完善工作机制

  严格落实“一把手”工作机制,对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实行主要领导包案负责制。常态化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清零”专项行动,定期通报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执行情况,督促党政机关及时执结。

  坚持府院联动

  构建“大执行”工作格局,建立涉党政机关案件第一时间报告、会商和防范机制,主动向政法委汇报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运用司法大数据对进行研判和预警,向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提出防范化解意见建议。2022年以来,基层法院共发出7期涉党政机关案件专项报告,成功化解5起案件。

  坚持立审执衔接一体化

  立案部门加强法律释明和非诉途径的引导,同时向被诉党政机关发送《风险提示》,力争实质化解纠纷。强化“预处罚”运用,向行政机关送达督促履行判决义务及拟采取执行措施告知书、纳入财政预算建议书,进行“惩戒预警”。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将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纳入平安建设指标。

  落实联合惩戒机制

  两级法院用好联合惩戒机制对公职人员涉及的执行案件进行排查,核实履行情况,第一时间向示范区党工委政法委专题报告,并根据《济源市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的实施意见》,向政法委提出对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的公职人员启动联合惩戒程序的建议,示范区政法委高度重视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主动发挥职责作用,统筹协调,采取两级法院建议,联合平安办对案涉12家行政单位下发督办函,真正让联合惩戒机制发挥作用。

  工作成效

  2022年以来,济源两级法院共执结涉党政机关案件22件,执结率81.48%,执行到位803.04万元,实际执行到位率43.85%。2022年9月,济源两级法院20件涉党政机关案件实现清零,受到省法院通报表扬,并在全省法院执行工作调度会上作典型发言。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哲对济源两级法院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办理情况报告作出批示,对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全面清零的工作效果予以充分肯定。截至目前,济源两级法院受理的涉党政机关案件保持“清零”。

  经验启示

  济源两级法院坚持在党委领导下,不断深化“大执行”工作格局,建立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专报制度,采取“预处罚”等预警措施,形成了对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的合力,拓展了失信联合惩戒的广度与深度。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党政机关生动的法治教育,而且有助于引领诚实信用的社会风尚,为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文章来源:济源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52济源轵城镇人民政府

  惠企正当时,积极帮助企业申报满负荷奖励资金

  背景介绍

  为助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示范区工科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第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财政奖励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对第一季度实现满负荷生产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相应条件的分别给与10万元和20万元的资金奖励。

  主要做法

  梳理文件做好宣传

  为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将惠企政策转化为激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轵城镇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分别到辖区21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确保应知尽知,应申尽申。

  梳理汇总、协助申报

  组织各企业财务人员开展政策培训会,将一季度满负荷生产财政奖励资金申报政策进行逐项解读。

  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

  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一方面对企业在申报材料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另一方面逐家对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做到所有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工作,提高申报成功率。

  工作成效

  4月初,轵城镇结合电业局出具的用电证明,对拟申报奖励资金的11家企业进行资格初审,对符合条件的中原重型锻压、耀辉玻璃等5家企业予以推荐上报。目前这5家企业的申报资料已通过示范区评审,预计可取得奖励资金100万元。

  经验启示

  下一步,轵城镇将继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活力,加速释放企业产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文章来源:济源轵城镇)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