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及其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提出的紧迫需求,阐述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强调指出要明确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深刻理解信息化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经济体系、社会结构和组织体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大力推进坚持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带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探讨了“十二五”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设想,指出“十二五”期间应通过电子政务改善公权供给,电子政务发展要更加注重实现政务目标,更加重视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挖掘电子政务深化的驱动力;“十二五”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应聚焦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取向,积极推进核心业务应用是新时期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公权供给;核心业务应用
一、难得的机遇,伟大的战略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已步入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这是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信息化助力社会全方位创新的重要时期。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中国科学院2009年6月10日发布的“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指出:“在今后的10年至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战略任务,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必须及早准备。”该报告提出了必须着力解决22个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其中包括6个信息领域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农业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设计、泛在感知信息化制造系统、超级计算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将对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Smart,Smart,Smart,Smart planet,smart city,smart power,smar twater.,Smart people,smart leadership.Smart decision.这些由IBM公司提出的“Smart planet”解决方案,已经描述了信息社会的远景。“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我们理解这种理念的核心是通过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基础设施的完美结合,使得政府、企业和民众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所谓智慧方法有3个方面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这清楚表明: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信息化的广泛推进以及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
必须看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是新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的重大判断和战略选择,是新时期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逐渐融入了国民经济、军事国防、社会生活和广大公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我国和世界多数发达国家一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政务活动已经对信息化高度依赖,一旦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将给国家和部门业务造成莫大的损失。广大公众也对信息化形成了依赖和依存的关系,有人戏称80后及其之前的几代人是“digitalimmigrated”(数字化移民),而90后已经成为“digitaloriginal”(数字化原住民),今天离开数字化对于很多人已经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必须认真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长远规划,持续推进;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必须坚持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必须坚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逐步增强信息化的自主装备能力;必须坚持推进信息化建设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并重,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必须坚持抓好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当今我国信息化正进入一个更加深入、更加扎实的新的阶段,IT促进增长与创新的作用日益显著,“两化融合”成为基本方针,信息化建设更加注重实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重点;电子商务、物联网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涵盖应急管理、信用体系、社区服务等内容的社会信息化需求旺盛,“信息化惠及全民”成为努力方向;政务创新与电子政务互相促进,跨部门业务协同进入攻坚阶段,工作重心进一步转向公共服务;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快速提高,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日益融合,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存,互联网治理面临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