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众多政府农业网站仍然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千网一面、内容雷同;点击率不高、影响不大;投入不少、产出效果有限;红红火火少而短,冷冷清清时而长,冰火两重天;有些网站难以为继,发展、生存问题令人忧虑……

  1.大多网站处于影响不大的困境

  信息的汪洋大海与沧海一粟、海底捞针的矛盾。怎么解决这个矛盾?搜索引擎功能再强大,搜索的同一关键词的信息也是“海量的”,要找到对应最终的信息点,也是非常困难的;而要搜索结果前置、做广告排名,非大量的经费投入而不可得。而且难得有其他的宣传渠道、扩大影响的手段,所以,对于我们的县级、地级网站、一般的专业网站而言,特立独行、各自为战,点击率、网站影响、权威性、人气等都是有限的。网站投资建立了,有人采集信息了,有经费维持运行了,投入产出比又如何呢?某一地市的农业网站,点击率能够达到几十次,某一地市的网站年访问量据说达到十几万次,就是很大很了不起的成绩了。在国际上排名几十万、几万名,即便如此,又能够怎么样呢?而中国农业网上展厅每天点击率低的时候也有3万次以上,可见国家级的网站、全国性的品牌其影响力有多大。我们难道就此坐在这样的成绩上面自得其乐、“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吗?!

  2.网站效益说了不算的机制障碍

  网站信息资源丰富而有特色、内容有针对性有价值、服务功能符合用户业务要求,是网站办得好的三个最根本的因素。所以,建一个网站不是一件什么值得自夸的事情,一个网站仅仅有自己的特色也说不上是什么可以炫耀的政绩,网站有人气尚可差强人意,而只有扩大了本地的影响、宣传了资源、宣传了特色农业、宣传了企业、宣传了名特优质农产品、引来了客商投资农业游人、扩大了贸易、促进了交流,才是自己最终的成果、本网站最后的丰碑。

  许多网站尤其是地市级网站、县乡网站或规模偏小的网站,有日渐萧条、成为“荒站”的趋势。原因不仅仅在于对建设网站的目的认识问题,政务公开与政务信息发布、市场信息发布的“单向广播”格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我只管完成信息公开发布任务,以信息引导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决策、网上办事;问题在于栏目内容是不是得到用户认可、真正贴近用户需求、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一般政府农业网站建设和运行,是按照目标任务要求,我要建设、要维护,可能会调研听取一些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设要求,是建设者主导,而并不太关注反应、不能够积极适应市场需求,随市场起舞、为用户主导,那么,谁能够解开这个疙瘩?怎么能够“升迁沉浮随网站绩效而动”?关键是基本上不存在网站效益与个人效益挂钩的利益激励机制。

  3.表现在管理上的问题

  单纯从管理角度看,我国各级政府的农业网站建设和管理运行总体上仍然处于分散、自发的阶段。网站信息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同样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工作重点不明、工作切入点不准、服务对象定位模糊等等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网站信息服务要具有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要实现这些目标,要研究解决许多问题,改革完善,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比如,针对根本的体制因素,要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问题,以为农户提供中长期的价格信息;掌握准确的农产品存量数据,预测中长期的供求形势;解决好部门间充分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问题,以保证政府发布的信息的权威性。在信息内容和一些应用系统上,存在重复采集、分割拥有、垄断使用和低效开发的问题,横向“信息孤岛”和纵向“网站雷同”问题交叉存在。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资源分散,联合不力,有效整合不够。没有资源共享,没有力量集中,便形不成整体的资源优势、发挥不出整体的效益。一是我们没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并化大力气开展统筹规划联合的工作;二是我们的“超市商品”还不够丰富、还不足以能够满足各类买家的个性化需求、还不足以使人享受到廉价让利的好处;三是更没有尝试出一整套义务分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与激励的连接机制。

  4.仅就管理和运行机制,应该建立一个参照体系

  网站是一个媒体、一个新型事物,是一种网络门户,是依托一个有形的组织机构和相关的软硬件设施条件建设运行的。网站建立(必要的重视,为了政绩而建设网站)后,自然就有信息了?安全无故障、无问题了?浏览用户自然就多了?都是不可能的。需要人去操作;没有资金的持续投入,就没有人力、设施条件、网络运行的投入,也就没有系统正常运行、信息更新;离了人,这个网站也就变成一潭死水了,网站就成了死站、成了了无生机的东西。总之,网站不是智能的机器人,自己会和能够干一切、解决运行的一切问题,需要电、需要人操作,开发软件,搭建硬件环境,修理维护完善设施设备条件,需要采集、处理、分析、发布信息,需要改进网站形象、时常梳妆打扮更新网站界面、做做美容;需要人去给他把脉看病、治疗调养。需要人去干活,事业需要经费投入、经费支撑。涉及开发建设、资源采集、信息维护、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运行维护更新、人员机构配置、制度规范建设、社会关联协同等等问题。既然是一类事物,就有其一般普遍的特点特征、共同的规律、规范流程,就有总结、概括、归纳上升到理论、传承与发扬改善改进的工作要做,就有为后来者提供经验案例模板的必要,就存在研究如何建立管理体系和建立相关运行机制的必要。

  5.要破除形成“超市与小卖部反差”的思想障碍

  网站平台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综合型、多样化、大一统的“网上超级市场”,这里的信息最全面、最丰富;一是单一型、专业化、个性化的“品牌专卖店”,这样的信息挖掘最深入、最具针对性,无论是哪一种平台,最终都要相关机构和人员协同工作。从应用的区域的品种的具体业务的层面上,要发展建设无数个“品牌专卖店”,从全国的层面上,通过有机整合,就要建成“网上超级市场”,而不能局限于“小卖部”。我们要力戒产生超级市场连锁店与偏远山村小卖部的反差,避免那种虽掌握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却怀抱小市民小农经济心态。我以为,各级农业网站的绩效评价标准应该有几个:网站的设计和内容有自己的特色,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和工作的成果”,因此有自己的政绩和成就感、光荣;网站的人气高,点击率升上来了,说明网站确实受欢迎,有用途;网站的信息和服务功能、政务管理、商务服务对农业企业、农民和其他公众发挥了相应的功能作用,能办事,有价值、有效果,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生活和谐水平素质提高、市场繁荣了,这是最终的丰碑。

  (待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