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部决定在这里召开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现场会,主要任务是:以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契机,深入落实部关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重要部署,全面总结和加快推进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为顺利开展金土工程二期建设做好准备,努力推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上,广华同志代表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总结了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情况,并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我都赞成。福建省国土资源厅采用幻灯、录像和系统操作等形式向大家展示了省里开展金土工程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7个省(市)和4个试点城市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讲得都很好。会议期间,大家还将围绕会议主题开展讨论和交流。所以,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现场会,也是一次交流会,更是一次开展下步工作的动员和部署会。我相信,这次会议必将对加快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深化改革、转变职能起到重要作用。
下面,受部党组书记、部长、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徐绍史同志委托,我代表部党组,围绕会议主题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信息化正在引发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的重要决策。党的十六大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刚刚闭幕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通常讲“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十七大首次把“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趋势,或者说“五化”特征之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极为重要的位置,充分反映了信息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大家知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程中,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创新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充分采用信息网络手段,推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使之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彰显,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信息化是做好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工作的迫切需要。十七大报告自始至终贯穿科学发展观,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从党的千秋大业着眼,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国土资源管理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十七大报告的深刻内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坚守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深入开展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更为紧迫。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带来的资源需求扩张与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需要我们更加精细地管理好资源,提高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资源利益诉求高居不下,违法用地、矿产资源滥采滥挖现象依然严重,并不断变换手法,需要我们更加强化资源监管,有效化解资源利用引发的各种矛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开发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需要我们更加科学地制定资源政策,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地质灾害频发,时刻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要我们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地质灾害,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做好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工作,我们面临的压力是空前的。任务越来越重,而人力资源却非常有限,我们只有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应用新的技术手段,改革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效能,降低工作成本,规范管理行为,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其中,信息化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实践证明,大力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行政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转变职能;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相反,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就没有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就不能履行好对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职能;就无法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三)金土工程是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明确的要求。曾培炎副总理2004年视察国土资源部时指出,“国土资源工作,信息化大有可为。目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希望进一步深入运用,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正是他在这次视察时,提出要搞一个金土工程,以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监管和保护。
金土工程围绕解决国土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面向资源监管、调控与服务的国家目标,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符合国土资源管理的迫切需要。部党组对金土工程寄予厚望,已经把“基本完成金土工程,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列为“十一五”国土资源工作的四大目标任务之一。金土工程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作为试点示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先行启动,主要任务是形成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和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框架,覆盖范围为部机关和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27个试点城市国土资源部门。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管理要求,必须完成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并通过竣工验收后才能申请二期项目。能否如期完成金土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将直接关系到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全局。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一期建设,充分发挥实效,为二期创造条件。显而易见,集中全系统的智慧和力量,不遗余力地完成中央领导交给我们的金土工程建设任务,将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统起来,连起来,用起来,使它像“金盾”、“金税”、“金关”等工程一样,成为部门信息化工作的主要载体,在参与宏观调控、加强资源监管、服务管理决策方面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