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全国东、中、西部选择一批城市,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交流,以中央政法委创办的地市党委政法委工作创新交流会为平台,总结推广各地体制机制政策创新成果。”11月12日上午,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讲到。

  郭声琨表示,十八大以来,各地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枫桥经验”从地方精致的“盆景”上升为全国精彩的“风景”,从乡村“枫桥经验”衍生出城镇社区“枫桥经验”、海上“枫桥经验”、网上“枫桥经验”等集群,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形成了新局面。

  郭声琨还提出,下一步将继续推广“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审批”等措施,推动公共服务个性化、全时化、定制化,并将打造矛盾风险防控新模式,从源头上破解“案多人少”难题。

  使治理过程可量化可追溯可考核

  会上,郭声琨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权责脱节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要结合各项工作不同要求,分门别类制定基层社会治理标准体系,使治理过程可量化、可追溯、可考核。制定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建立网格化综合管理责任清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完善职业保障,激发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郭声琨提出,要在全国东、中、西部选择一批城市,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交流,以中央政法委创办的地市党委政法委工作创新交流会为平台,总结推广各地体制机制政策创新成果。

  他要求,要完善首问负责、情况报告、应急联动、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确保各级综治中心对接有序、运转高效。执行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基础数据标准、数据开放标准,促进信息资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内外融通、提升各级综治中心的实战效能。

  推动公共服务个性化、全时化、定制化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质量,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广“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审批”等措施,推动公共服务个性化、全时化、定制化。

  郭声琨提出,要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法律服务资源,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让群众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他表示,要推广“朝阳群众”、“红枫义警”、“乌镇管家”等经验,健全“两微一端”等沟通渠道,完善举报奖励等机制、开创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新局面,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参与诉求,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等制度,拓宽公民参与政法综治工作的渠道,更好地广纳民智、广聚民力。

  此外,他还要求,健全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基层社会治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加大群众意见在绩效考评中的权重。要创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测评机制,积极探索手机、网络智能调查方式,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调查结果,增强测评的客观性、精准性。

  从源头破解“案多人少”难题

  “要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领导体制。要强化督查问责,发挥‘综治考评’风向标作用,对矛盾纠纷问题突出的地区、部门,通过定期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限期整改。”郭声琨针对打造矛盾风险防控新模式提出具体要求。

  郭声琨说,要从源头上破解“案多人少”难题就要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问题解决在决策之前。要健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全面推行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市、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基层接访制度。要建设覆盖城乡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

  他同时指出,要加快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以更优标准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推动将视频数据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高视频图像智能化应用水平,确保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责任编辑:hong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