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成为我国在重要历史机遇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信息化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服务创新,成为促进信息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时代,信息已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应该而且已经成为发展、改革、稳定的重要基石。

  · 经济上,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新的经济模式(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转型的新的动力。

  · 技术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创新驱动拉动全面创新的核心技术领域,信息技术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

  · 社会结构上,信息化已经成为重塑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的重要推动性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决定社会政治参与的主渠道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主动力。

  · 国际关系上,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博弈的核心议题,也是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重要合作领域。

  发展中国特色信息化支撑国家治理,概括来讲就是:在认识上,立足三个区别;在行动上,围绕六个要素,紧抓两条主线,实现六个转变。

  认识上:立足三个区别

  厘清权力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从党中央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以及公共管理理论出发,可知现代化国家治理与传统的政府管理主要有三方面区别:

  · 权力的主体与作用范围的区别。政府管理的主体是单一的,即政府及其它国家公共权力的行使部门;国家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等。政府管理所及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国家治理所及范围则以公共领域为边界。

  · 权力的性质与作用向度不同。政府管理是强制性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单向支配关系,而国家治理更多是协商性的,强调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政府管理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的权力运行更多是平行的。

  · 权力的来源不同。政府管理的权力来源是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治理的权力来源除了国家法律法规,还包括各种非强制性的规则或契约。

  行动上:围绕六个要素,紧抓两条主线,实现六个转变

       把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条主线,重点需要明确三个问题:谁来治理?如何治理?以什么为依据进行治理?而这些问题分别对应的是治理主体、治理结构和治理制度。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重点需要平衡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化支撑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路径,应该围绕六个核心治理要素进行探索。

责任编辑:li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