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讯,聊聊‘五一’出行那些事”——4月30日上午11点,苏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处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拿起手机,登录“苏州公安微警务”政务微信,代表官方发布了这样一条微信。微博“前浪”还未降温,“后浪”微信又紧随而来。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沟通交流方式,如今,微信已拥有超过3亿用户。而官方微博之后,政务微信也成为官民沟通的全新平台。

 
  “小号”逆袭“大号”常胜
 
  秘诀都是做服务
 
  也是在最近,市公安局“苏州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改版上线才短短10天,粉丝量就已增长了三倍多,达到134000多人,平台上的多个功能通过移动互联网迅速覆盖到大量受众。
 
  苏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处信息中心副主任杨旸说:“就一周以来的使用情况来看,老百姓用得最多的是交通违法处理。大概使用了13万多次。其次是掌上车管功能,是6万5千次左右。”
 
  “苏州公安微警务”目前上线的一期已开通32个服务项目,既包括办证、案件等查询服务,也有开锁求助、自助移车这样的特色功能。市民只需要将堵路车牌用手机拍下,上传到该公众号,就可由后台联系车主移车。
 
  杨旸说:“一方面,老百姓多了一个求助的渠道,不用在早上接警高峰的时候去排队等待。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我们110接警台的压力,把有限的警务资源投入到更多、更迫切需要我们处置的地方。”
 
  与此同时,新上线的“苏州安监”,尽管是一名“新兵”,但在中国安全生产报的两次排名中,均列全国地市安监官方微信号第4位,首次参加苏州官方微信排行就排到了第9名。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防止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就可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因此,安全生产监管是一份很特殊的工作,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苏州市安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孙永航说,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往往由于心存侥幸等种种原因而予以忽视。
 
  在今年年初,苏州市安监局多次召开会议商讨“苏州安监”微信公众号启动的相关事宜。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业务做了详细分析,并规划了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发展规划。孙永航说,“苏州安监”微信公众号一开始立足在企业安全生产为主体、日常安全生产监管为辅助的宣传主线上。
 
  尽管官方微信开始到现在仅有5000左右的粉丝,但孙永航很有信心,通过活泼的内容,精准的分析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关注安全,从而达到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的目的,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网络问政“秒回”成为可能
 
  胜在沟通的深度
 
  微信公众平台的关键字回复功能让网络问政“秒回”成为可能,只要在后台数据库做好相应设置,政务微信能根据用户提问的关键字自动回复。未能自动回复的内容,管理员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人工回应。
 
  “他们会觉得你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周文生说,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更容易与粉丝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苏州人大”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集苏州人大日常工作动态信息及公告决议发布、展现代表履职风采、征集民意民计、加强与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服务代表市民于一身的官方微信互动平台。
 
  平台的上线开通,是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等特点,充分利用微信这个可随身携带的移动新社交媒体和“移动生活工具”,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一大创新,也是密切与群众联系的重要举措。
 
  既然已有了官方微博,为何还要开政务微信?周文生谈起“开微”初衷:开通微信,是因为其信息传播的精准性,能够为代表和广大市民搭建一个听取民声、反映民意的交流互动平台。
 
  “微信相对于微博,其最大特点是沟通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更好的互动性。”周文生分析,微博信息是一种“放射性”传递,信息海量、传播面广、传播速度极快;但无效信息多,另外要遵循用户阅读的时间规律,不少内容很难让用户看见。
 
  而微信遵循信息的“一对一”直线传递,更有针对性,更精准有效,信息传达率高。如果说微博更偏向公开发布信息的媒体性质,那么微信则更偏向封闭式交流的沟通性质,在内容展示上并无优势,但胜在沟通的深度和渗透率。
 
  “如果把官方微博比作‘公告栏’,那么政务微信则是‘家书’。”周文生说:“微信,因为它是点对点发送,到达性好,胜在‘一对一’、‘个性化’深度沟通。我们主要用它来为群众解答具体的实际问题。”
 
  能否推动为民服务的“威信”
 
  关键在“用微之人”
 
  当然,政务微信是否能进一步推动政府为民服务的“威信”,关键还在于“用微之人”。苏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建洪认为,微信一旦用于政府服务,就应冲着切实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发展、完善,要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以及政府各项工作深入结合,真正发挥出微信的正面、积极作用。
 
  黄建洪表示,在众多政务微信中,一般都会包括以发布信息和提供网上服务为主的功能板块,有些还会设置地区文化特色展示窗口,以及用户交流讨论发表意见的微论坛。政务微信要真正发挥其精准推送、快捷服务的优势,必须注重信息发布和有效服务的平衡。
 
  据有关研究显示,即使在上海这样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理念先进的地区,其政务微信账号中能实现在线办事功能的仍屈指可数,服务大多停留在查询和预约层面,尚未能够实现全流程办公,重发布轻服务的情况比较突出。
 
  黄建洪表示,作为政务微信发展的第一阶段,以信息发布、政策告知、问询答复为主要功能定位是可以理解的。突破的关键和难点就在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上,特别是真正推动实质性的全流程办公,这将是下一步政务微信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信息化、移动化时代社会治理必然要经历的政务方式的转型。
 
  强化政务微信的办事服务功能,将不再是对既有办事流程和模式的微信化切换,而是意味着在新的信息传播平台——甚至超越目前的微信功能——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和模式转型乃至流程再设计。
 
  黄建洪表示,总之,随着政务微信以及今后其他形式的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的发展,社会治理和政府服务方式将会继续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和演进,这既是技术和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发展倒逼、推动的结果,也反映了民众对现代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内在期望和要求。
 
  “政务微信仍在不断演变中,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推出的一款移动应用产品,微信能成为重要的政务平台和具有公共设施性质的公众交流平台,这本身是耐人寻味的。”黄建洪说,公共性与私营性,政府和民众、企业,技术与管理,诸多因素和矛盾蕴含在政务微信这个新生事物中,值得我们深思和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