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江市紧扣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作为惠企服务的核心枢纽,“一企来办·镇合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升级后的平台以智能匹配、数据赋能为方向,通过跨部门协同、跨层级联动和信息共享,让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服务办理更加高效精准,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和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政策汇聚:从“到处问”到“精准送”

  过去,企业在办理政策申报或享受扶持时,常常面临“材料多、环节繁、找政策难”的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镇江市整合全市为企服务资源,打造“一企来办·镇合意”服务平台,构建惠企政策“一网通享”的新模式。平台上线后,建立了覆盖全市37个涉企部门和8个市(区)的“首席政策官”制度,实现政策的集中梳理、录入和更新,形成了部门协同的“政策网络”。截至目前,平台已汇集2732条惠企政策。

  为进一步提升政策精准度,今年镇江市对平台功能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推出“政策计算器”模块,将复杂政策条款细化为可量化、可匹配的条件标签,让惠企服务更加智能、精准。目前,平台已关联60多万家企业数据,并自动标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等标签,实现政策与企业的双向匹配。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智能推送政策7748次,实现了“政策找人”的转变。

  此外,市数据部门还对接市场监管局企业库,实现统一数据来源。通过与工信、科技、商务等部门的共享机制,平台可实时更新企业标签,持续完善企业画像,为后续精准推送提供数据支撑。

  机制创新:让政策“免申即享”

  惠企政策不仅要“推得准”,更要“兑得快”。为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即享即到”,镇江市探索建立“免申即享”机制,实现奖补资金“自动发放”。今年镇江市通过“一企来办”平台“免申即享”机制,已为355家企业兑现资金2082万元,从信息推送到兑付最快2天到账。

  这一机制的高效运行,离不开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市数据局负责搭建技术通道,财政局对接预算系统,科技、工信、商务等业务部门提供政策名录和企业名单,12345政务热线设立“免申即享”专席,提醒企业完善信息、确保账户无误。

  改革落地:从“多头跑”到“一窗办”

  惠企服务的提速,不仅体现在政策上,也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市数据局聚焦经营主体从设立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见效。

  以“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事项为例,原先涉及公安、人社、住建、医保、税务、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企业需准备43项材料、跑11个环节、历时近一个月。如今,这些环节被集成优化为“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办事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效率提升90%以上。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