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经济持续保持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态势,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步伐坚实。在全省经济稳步前行的进程中,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紧扣税收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持续推动税费服务提质增效,着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以扎实举措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锚定发展大局,以精准税务赋能战略落地
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一系列重大战略在齐鲁大地纵深推进,绘就山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国家有部署,山东有行动,税务显担当。山东省税务局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将税收工作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以精准“滴灌”的税费支持政策和持续增效的便利服务,全力支持重大战略实施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们既要守护黄河安澜,也要助力企业绿色转型,这是践行‘国之大者’的核心使命。”在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垦利区,“税润黄河”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凯丽的话语,折射出税务部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坚定决心。为了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该服务队创新建立“环保税企业画像”数据库,为60余家高耗能企业“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方案,通过精准测算“经济账+环保账”,引导企业从“被动减排”转向“主动治污”,累计帮助企业享受绿色税收减免超过3亿元。
随着“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山东企业怀揣“出海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山东省税务部门敏锐把握企业需求,主动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依托“税路通·税之家”服务品牌,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业量身编写《“走出去”税收指引》,系统梳理跨境经营中可能面临的税收协定待遇、跨境财产转让、境外所得抵免等涉税疑难问题。同时,通过“一对一”辅导、专题培训等形式,提供精准政策解读与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规避风险、降本增效。
近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通过精准纳税服务,成功为烟台金鹏矿业机械公司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帮助其规避跨境税务风险,减免境外税款1965万元,成为山东税务护航“走出去”企业的生动例证。
聚焦全周期服务,以合规指引护航企业成长
公开数据显示,山东省现有各类经营主体达1441.9万户,企业活力持续迸发。而在这股强劲的发展势头背后,合规经营已成为企业抵御风险、行稳致远的关键,也是保障市场秩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着眼于经营主体对合规经营的迫切需求,山东省税务局聚焦发票管理、税收优惠适用等重点环节,创新推出系列合规指引与配套服务举措,加快构建一套覆盖企业从开办、成长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合规促进体系,为各类经营主体筑牢合规经营“防护网”。
对于新办企业而言,合规起步是筑牢发展根基的首要环节。在滨州,滨城区税务局依托“开业第一课”服务品牌,将常态化辅导与专题培训有机结合,于每周五下午定期开设讲座,聚焦新办证个体户和小规模纳税人实际需求,开展应知应会政策及纳税申报流程培训,让新手办税“心中有数”。在济南,平阴县税务局常态化推进“税企面对面”活动,动态更新新办企业“办税缴费需求清单”,推动“事后管理”向“事前提醒、事中服务”转变,助力企业从容度过“新手期”。
当企业步入成长阶段,政策适用的精准性与财税合规的专业性,成为破解发展难题、释放增长潜力的关键。“人员人工费用应如何合理分摊至不同研发项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辅助账应怎样规范填列?”面对天勰力(山东)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等信息技术类初创企业在成长中遇到的财税合规难题,日照市东港区税务局主动上门开展个性化税收辅导,不仅细致解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六税两费”减半征收等税费优惠政策,更手把手指导账务处理规范,为企业创新成长注入底气。
而对于迈向资本市场的上市企业,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则是其稳健运营、赢得市场信任的核心。“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发票合规管理愈发关键。”淄博大亚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社表示。对此,淄博市周村区税务局精准对接企业发展诉求,结合该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特点及历史开票数据,既协助调整发票额度满足扩张需求,又指导制定《税务发票开票额度管理办法》,细化发票申请、审批、开具等全流程规范,为企业合规发展保驾护航。
深化协同共治,以多元联动优化发展生态
税收征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营商环境的优化更需各地区、各部门打破壁垒、协同发力。山东省税务局持续深化“税务+N”协作机制,主动联合多部门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推动税收管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深度转变,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持续营造高效、便捷、公平的良好环境。
针对跨部门业务办理中的“堵点”,山东税务以协同联办为突破口,通过流程再造实现服务质效升级。聊城市税务局积极推动自然人住房交易税收“一证通办”改革,打造“不动产窗口+税务后台”的“一窗办结”模式,涉税资料从7份减至1份,平均办理时间由20分钟压缩至8分钟,有效解决群众办理住房登记耗时长、来回跑等问题。
为打破“信息孤岛”制约,山东税务以数据共享为核心抓手,推动税务数据与行业数据、政务数据深度融合,提升治理精准度。在威海,临港区税务分局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归集辖区内农产品种植面积、产量等核心数据,建立健全农业产能数据库,对农业生产者进行在库管理,成功破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身份识别难等问题。在德州市陵城区,税务机关依托“精诚共治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了涵盖18个税种的二级分析模块和90个三级对比分析模块,全面扫描大数据平台数据及其他部门上传的涉税信息,实现对税收风险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应对。
聚焦小微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山东税务通过联动响应机制,将协同共治优势转化为服务企业发展的实效。例如,枣庄市薛城区税务局创新“联席会议+专项转办”模式,强化对企业诉求的研判与处理,成功协助山东鲁南泰山石膏有限公司等企业高效完成纳税信用修复。泰安市东平县则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深化“税务搭桥、银行助力、企业受益”协同机制,联合工商联及多家金融机构推出“银税互动”10亿元资金池项目,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有效拓宽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优化营商环境需“刚柔并济”,在以高效服务“添活力”的同时,更要以严打涉税违法为公平“筑防线”。山东省税务部门联合公安、法院、财政等八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同作战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对虚开发票、偷逃税款等涉税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惩处,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近期,临沂市税务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行政审批服务等单位形成执法合力,针对“逃逸式”注销这一隐蔽性强的偷税行为开展联合核查,通过部门间数据比对、线索共享、联合取证,依法成功查处相关违法案件。
帆满风劲正当时,行稳致远启新程。山东省税务局将继续推动税收工作与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同频共振,既当好政策落地的“执行者”、企业发展的“护航者”,也做好协同共治的“推动者”、公平秩序的“维护者”,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更强合力,为齐鲁大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力”,助力山东在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征程上稳步前行、再谱新篇。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