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数据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管理质效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出台加强政务服务中心项目审批等15条措施,推进政务服务迈入新质态。
《若干措施》指出,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分中心大厅)新建或改(扩)建要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对新建项目,充分开展必要性论证,明确相应建设配置标准,压缩不必要支出,严禁搭车建设办公用房;对在建和已建项目推进集约整合,探索跨层级联合办公等新模式。严格控制大屏幕建设,从严从紧进行审核,满足基本功能,对非必要的大屏幕建设一律不予审批。将散落在外的政务服务分中心搬进政务服务大厅,推动水电气热、电信、公证等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按需配置智能机器人、自助终端等设施设备,坚持非必要不新增,对使用频次低、占用空间大的自助终端整合优化,对长期无人问津、损坏无法使用的及时清退。
《若干措施》要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理念,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对办件频次低、时效性要求不高的窗口撤并整合。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8月底前,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试点建设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围绕“一件事”办理,开展跨部门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重塑业务流程,大幅压减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针对各进驻部门窗口咨询电话多、呼入等待时间长、群众诉求登记不规范等问题,将省、市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的进驻部门窗口咨询电话统一由12345热线接听。
《若干措施》还明确,省级政务APP须向下开放使用权限,杜绝省级以下重复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类应用向“苏服办”整合,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已建县级及以下的综合类政务服务APP在12月底前完成迁移归并,未整改到位的不再安排下一年度运维经费。
《若干措施》还提出建立健全政务服务监督检查机制。建设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手段规范并跟踪项目规划、设计申报、审核审批、采购实施、资源使用、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环节,实施全量、全流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对政务信息化项目规划、建设、运维,以及项目资金管理和效益情况的审计监督。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反馈监督检查情况,督促相关问题整改,提升政务服务管理质效。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是个好做法吗?
事实上,在去年四、五月,就曾有过一波政务新媒体的关停潮。多个政务公众号、微博账号停更注销,也有不少政务APP宣告下线。
比如张家港市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接连宣布停止使用各自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当地农业农村局、水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发消息称关停各自账号;南京市江宁区城市管理局的微博宣布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而除了江苏,全国多地包括昆明、西安、长沙、深圳、青岛等县市区政务新媒体也都在陆续关停。
再往前追溯,政务服务新媒体的清理和瘦身几乎每隔上几年就要上一次新闻。比如2023年山东济南章丘区城乡水务局、发展和改革局、文旅局等多个官方政务账号发布公告,停止更新并申请关停、注销微信公众号;2021年江西清理整合38个政务APP,政府机构微信、QQ工作群清理率达65.8%;2017年浙江永嘉县政府下发《关于做好政务APP(微信公众号)清理整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及时清理整合在互联网上推出的各类APP和微信公众号。
各地政务服务新媒体仿佛陷入了某种“关停循环”,这也难免引发一种担忧——这种纠偏纠错会不会只是运动式的清理,而非长效治理,未能提出真正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而江苏在这方面提出了一些可供复制的思路。
首先,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决策至关重要,尤其是省一级的统筹。
就拿此次出台的政策来看,集约整合的力度大刀阔斧,从源头把控增量,直接点出“县级以下禁止开发”,并将应用向“苏服办”整合,集中力量做强主账号,建设更加集约化管理的统一发布渠道。
其次是倒逼机制的设置。此次政策明确给出了迁移归并的最终时间节点,提出未整改到位的不再安排下一年度运维经费,令无效APP主动退出,通过财政上的约束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实到位。
在政务APP的认证上,去年,江苏省就建立了政务APP“户籍制”,各级政务部门开展政务APP清理整合,对符合规定的政务App统一向数据、网信、通信管理部门“上户口”。通过清理整合,省级政务APP压减45%。如今,这种清理整合由上而下,正式落实到县一级。泰州市兴化市和姜堰区就已经率先在今年4月将政务APP整合至“泰州通”“泰政通”两大核心平台,“泰州通”对外服务,“泰政通”对内办公。
当然,政务APP瘦身以后,绝不意味着与普通民众之间联结的中断。毕竟政府服务APP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让普通民众办事更方便。
长期从事数字治理、政府数据开放、政务服务创新方面研究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正是一些地方的“指尖应用”并未能真正帮老百姓办成事,也未能告知老百姓真正需要的信息,才有了这一轮“瘦身”动作。“只有给用户带来获得感落到实处,城市数字化政务服务才有价值。”郑磊说。
因此,“关停”和“禁止”之后,也要把如何更好地服务民众考虑得更加仔细。比如在向上级APP集约整合的过程中,确保迁移后的APP功能不缩水,能够实现无缝衔接,同时应做好宣传普及新渠道的工作,让民众换个地方同样能找到入口。
归根结底,江苏此举传递的信号已经很明显:压支出,减负担,提效率。压支出,重复建设是一种浪费,是对人力物力财力使用的不负责任;减的是基层公务人员的负担;提的则是服务于每一位普通民众的效率。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