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上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新闻通气会。
明确“一门办理”“一窗办理”
《条例》明确政务服务事项“一门办理”,要求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尽进”;明确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办理”;规范线上线下融合办理,要求提供政务服务的相关单位按照办事指南要求全流程网办,基本目录和办事指南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同源公布、同步更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对未能一次性告知、不接收申请材料或者未按时办结的情形,申请人可以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诉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应当受理、转办、督办并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强化数字赋能,持续精简申请材料、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到现场次数。
周末、节假日提供错时服务
《条例》着力提高行政效能,缩减等候时间。政务服务场所即时提供排队办理进度情况,供申请人查看、预判。政务服务场所应当根据服务对象实际需要提供工作日延时服务。《条例》规定相关单位通过周末、节假日错时服务等方式提供急事急办服务渠道。
明确政务服务如何利企
《条例》规范惠企利民政策服务。要求集中公布惠企利民政策,提供查询、咨询以及主动精准推送等服务;规范惠企利民政策兑现。将政策兑现事项纳入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办理,主动匹配符合政策条件的主体,实现部分优惠政策免申即享。
群众办事更便利 营商环境更优
近年来,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州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等多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业务联动,全市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广州政务服务的优势和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办事关心什么、期盼什么,作出针对性规定,为政务服务的扩面提质增效消除瓶颈、疏通渠道,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广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支持配合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等部门贯彻实施《条例》,确保制度红利落地见效,将《条例》列入广州市2025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扩大社会普及的覆盖面。
打造最懂企业、最惠群众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文谦表示,近年来,广州市政务和数据局持续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完成全国首个政务领域DeepSeek国产化适配
目前,数字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高效落地。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打造了全市企业服务总门户—“穗@i企”平台,汇聚企业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服务超过1.3万项,集中发布了2000余个惠企利民政策事项。12345热线连续5年获评全国政务热线质量评估“A+”等级。同时,广州开通了全市统一预约入口,企业群众可预约未来14天窗口服务,并通过延时服务、“5+X”工作日模式,解决企业群众“工作日没时间办事、休息日办不成事”的难题。
2025年1月,广州市完成全国首个政务领域的DeepSeek国产化适配。目前,政务领域已全面铺开DeepSeek大模型的接入工作,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等多个热门政务领域进行探索应用。
“广州市在‘穗@i企’平台上线了‘政务地图’,打开‘政务地图’即可快捷获取全市各级政务场所的地理位置、实景图片、服务时间等信息,方便企业群众就近或就快选择办事服务点。”梁文谦表示。
“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式服务见行见效。目前,已上线24个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同步推出拿地即开工、机动车年审换证等21个广州特色“一件事”,平均减环节74%、减时间76%、减材料66%。
此外,推动30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与20个省内城市、35个省外城市以及香港达成合作,开通了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满足企业群众“一件事一次办”“异地事就近办”的需求。以上做法也在《条例》中进一步予以固化和推广。
即将推出汽车平行出口、机场综保区通关等涉企服务包
2025年是广州政务和数据工作“提质创优年”。梁文谦表示,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将以《条例》的落地实施为主线,围绕“营商环境改革一号工程”,全力以赴开展提质创优五大行动,即:数字广州建设提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能、数字经济发展提速、全域数字化转型提效、数字服务提质,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和数据要素的双重优势,全面赋能“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提升“穗@i企”服务能力。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企业服务机制,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库,为不少于2000家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编制“21+8”重点产业政策服务清单,强化“政策智算器”推广和运营,让用户只要输入企业相关信息,系统自动计算扶持政策和奖补事项,预估可申请的资助金额,更好地将企业从查找政策、研究政策中解脱出来,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实施政务人工智能+行动,全面加强人工智能在政务侧的应用,打造主动推送、智能申报、智能审批等应用场景,以技术赋能政务服务,辅助高效快速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为广大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多便捷、高效、智慧的服务和场景。同时,深化智能预约、无障碍设施建设、排队办理进度查询等政务服务场所综合服务功能,届时办事群众可以线上取号及时查看排队进度,减少等待时间。
“体现广州政务服务的温度、速度和力度”
2023年,广州市人大代表周小蓉等曾对市、区各大政务中心进行了调研,并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此后,周小蓉代表参加了《条例》从政府起草到人大审议的全过程,先后参加7次立法座谈会、调研活动等。
“以往政务服务存在高峰时段办事等候时间长,有些急事、特事无法得到及时办理,部分惠企利民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周小蓉说,针对这些问题,《条例》规定实行排队等候时间可预查预判,预约延时服务、周末节假日错时应急服务;要求惠企利民政策集中公布、精准推送,主动匹配符合政策条件的主体,实现部分优惠政策免申即享等。
“这些规定,真正着眼于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体现了广州政务服务的温度、速度和力度。”周小蓉表示。
南菱汽车集团董事副总经理乔永超表示,从民营企业角度,他非常关注《条例》里提到的“一窗受理、并联审批”,这样由牵头部门一次性申报,减少重复材料提交和跑动次数,非关键材料允许“先受理后补正”提高了现场办理效率。他认为,《条例》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金融、人才的全链条支持,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汇聚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