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滋养市场主体的阳光雨露,是维系经济活动良性运行的生态系统。

  2023年广州推出营商环境6.0改革,以“全要素”视角回应市场主体的关切,改革成果亮点纷呈。营商环境好不好,好在哪儿,市场主体说了算。为反映市场主体对广州营商环境的感知与评价,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第三方机构邀请广大市场主体以及投资机构参与票选活动。4月1日,在324695份有效问卷的见证下,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十大最佳实践(2023)正式出炉。

  案例1

  全国首创公用服务“六联办”

  打造政企协同新标杆

  聚焦解决企业办事多头跑、资料重复交等急难愁盼问题,广州供电局参与牵头在全国率先打造市政公用服务“六联办”(联合报装、联合踏勘、联合检验、联合过户、联合缴费和联合账单),压缩企业办事时间75%,有效降低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六联办”采用政企协同合力推出联办模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供电局联合市水务局、市通建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互联网运营商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共同组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联合服务”柔性团队。企业通过一个平台、一套资料、一张表单、一键确认,即可实现多项业务联办。

  案例2

  多措并举推进工业用地高效利用

  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聚焦构建工业用地政策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提升审批服务效率三方面,推进存量工业用地扩容提质,推动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该局在全国率先构建工业用地管理的“1+6+N”政策体系,在全省率先划定工业产业区块控制线,并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惠企服务水平。

  该局支持各区用好工业产业区块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权,企业递交一次申请即可在本行政区内全程办理扩容审批手续。带方案出让产业项目申请材料缩减近50%,办证时间最高提速83.3%,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累计完成371宗存量工业用地的扩容提质审批,为企业节省购地成本约95亿元,通过“五证联发”实现单个项目审批最高提速83.3%。

  案例3

  率先推出“文旅体一证通”

  抢抓演出市场“红利”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介绍,“文旅体一证通”创新分类实施“穗园通”“穗演通”。其中,“穗园通”将41项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个准入项目,对经营主体进行统一的可行性事前服务,有效推动广州市符合规定的17个园区(景区)、标准文化产业园区形成规模化经营效应。

  “穗演通”对同一演艺场馆(体育场馆)举办的营业性演出活动,建立“一站式”联合审批机制;首次实现文化和公安部门同时压减审批时间,建立“简材料,缩时间、优流程”的新型服务模式,帮助演艺场馆提高演出场次30%以上。首批纳入“穗演通”改革的演艺场馆共15家。

  案例4

  创新企业承诺制

  加速工程开工进度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全国率先建立工程审批信用监管机制。该机制依托信用信息市区联动平台,增设实时监控功能,探索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制信用审批,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与投入使用时间。

  亮点包括,创新“信用+工程审批”制度建设,建设工程类企业资质核准、装配式建筑预售审批等事项采用告知承诺方式;优化“线上线下+市区联动”监管体系,在施工许可审批系统和竣工联合验收系统上增设监控功能,及时掌握企业承诺事项的履行状况。

  工程项目承诺制审批政策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已办理承诺制企业资质审批2800余宗、承诺制预售许可800余宗、承诺制施工许可审批超5000宗、承诺制联合验收4800余宗,有效建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全方位信用监督约束机制。

  案例5

  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

  护航企业出海

  市市场监管局成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保险中心,指导保险公司推出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组建知识产权海外保险俱乐部,构建集“保前风险评估、保中快速响应、保后定期服务”的全流程保险服务体系,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市市场监管局致力于打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多家保险机构已形成市场化竞争机制,将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的杠杆率从原来的5-8倍提升至15倍以上。同时,精准对接企业保护需求,各保险机构组建专业团队,为有出口业务需求的企业“量身定做”规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策略。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已有170家次企业投保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总保额3.12亿元,总保费4053.47万元。

  案例6

  巧用信用数据

  解决老城区水电气报装缴费难题

  越秀区首创“信用+水电气”公共服务模式,以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和信用承诺替代物业权属证明,对守信主体提供容缺受理等便利措施,有效解决老城区建筑因历史原因导致无产权、未确权,无法提供可供电、供气、供水证明的公共服务报装困难问题。

  针对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欠缴电费的个体工商户,通过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和电费缴费记录,对因非主观因素造成电费欠缴的主体提供“电易贷”,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信用+供电服务”已实现低压中小微企业用电业务全覆盖,正逐步探索向高压用电业务推开,截至2023年12月底,已成功办理20家企业用电申请,累计供电量超200万千瓦时。“信用+供气”服务已率先完成2宗报装工单受理。

  案例7

  创新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模式

  降低中小企业用电成本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着力创新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模式,搭建“埔e园”工业园区智慧用能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计费规则、计量装置、管理平台”三统一,有效解决园区转供电加价问题,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用电成本。

  园区仅需将终端用户电表升级为智能电表,并加装集中器等装置后即可接入“埔e园”平台,升级改造费用由政府给予最高不超50%补贴,以微改造、小投入解决转供电收费难规范大难题。

  2023年3月以来,已完成2个试点园区转供电改造,为128家企业节省电费约63万元,较改革前下降约15%。广州开发区正分阶段推进全区155家工业园区开展改造,预计将为近6000家中小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0%-20%。

  案例8

  行政、司法、仲裁有效衔接

  助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天河区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开创性构建行政、司法、仲裁、调解等有效衔接的“三个通道”,丰富知识产权多元化处理机制,有效降低企业解决纠纷的时间、经济成本。

  其中,“绿色通道”旨在构建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高效衔接机制;“快捷通道”旨在构建行政执法与仲裁调解有效对接机制;“三轨通道”旨在构建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强效机制。

  “三个通道”机制有效降低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成本,减少当事人诉累、缩短纠纷处理时间、提高纠纷解决效率。2021年以来,“绿色通道”通过行政手段办理诉讼案件41宗,帮助14家企业将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时间缩短2个月以上,其中1家企业直接获得赔偿11.4万元;“快捷通道”圆满办成全国唯一一宗行政投诉转成仲裁调解案件;“三轨通道”圆满办成全国唯一一宗“行政处罚+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商标侵权案件。

  案例9

  聚焦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惠企5+6”法治标杆园区

  以广州花都(国际)汽车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花都区集聚公检法司、相关执法部门等法治资源入驻园区,做好主动服务“5件事”,建设有呼必应“6平台”,打造“5+6”法治惠企模式,将法治资源贯穿执法、司法、普法、法律服务、争议调解各领域,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自法治标杆园区启动以来,协助解决园区32家企业旧改项目依法完善用地手续事宜,开展从轻、减轻、不予处罚及减免处罚款或滞纳金案件133宗,依法调解涉企纠纷22起,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案例10

  拿地即开工、竣工即试产

  高效领办产业项目筹建“一件事”

  增城区践行“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理念,聚焦企业项目筹建不顺畅、效能不理想等问题,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化产业项目筹建机制,把筹建“马拉松”变成“齐步跑”,切实为企业省时间省成本,实现快开工快见效。

  该区推行引进即筹建,专员“全程领办”;“带方案出让+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关键项先验收”,竣工即试产。

  通过“五证联发”机制,该区办证申请材料已由原来的29项缩减为16项,办证时间由原来的40个工作日缩短至6个工作日,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该区近200个筹建产业项目享受到“全程领办”服务,40宗地块实现“带方案出让”,10个项目五证联发,项目引进到开工最短仅54天,推动增城区筹建项目工业投资2023年1-12月增长80%。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