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门户正式开通。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将有力推动公共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和配置。

  这是从当日在上海召开的“推动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合作专题会”上传出的消息。专题会还公布了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合作一年以来的多项落地成果。

  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尝试

  长三角的公共资源交易额约占全国交易总额的1/4,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改革方面,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推动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合作,就是要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手段赋能,提高长三角一体化的治理水平,加快长三角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推动区域内要素流动效率提升。

  2022年8月,在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三省一市签署了《共同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明确了8项合作任务,开启了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合作进程。

  一年来,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比如试运营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门户,推动实现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一网尽览”和市场主体“异地注册、区域通用”以及交易材料“零提供”;开发建设长三角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为长三角跨区域异地评标工作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目前已在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合肥等地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制定实施《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规范》和《数据规范》,推动跨域系统开放对接和数据共享;发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目录》,这也是全国首个跨区域的公共资源交易目录。

  “统一门户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各类公共资源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推动长三角区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形成。”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场研究总监汪莹介绍,自2022年10月试运行以来,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门户已发布交易信息41万余条,入库市场主体达30余万家,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交易项目2900余宗,涉及交易金额1200多亿元。

  本次专题会上,示范区三地五中心还签署了《共同落实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再一次发挥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通过“各自做”“帮着做”“相互做”“指定做”四种合作方式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重点领域的跨区域合作。

  据上海市发改委介绍,除了上述成果外,推动制度标准规范统一、推进专家资源共享应用、推进长三角区域数字证书(CA)跨省互认、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机制4项合作任务也在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目录和数字证书(CA)兼容互认平台系统正在搭建。

  上海深化“一网交易”改革

  公共资源交易涉及政府采购、药品采集、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要项目,但因为公共资源交易在政务服务中相对后端,近年来各地才开始对公共资源交易进行改革。

  2020年5月,上海在全国首创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推动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对后来的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合作起到了有效支撑。经过三年的努力,上海市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记者从上海市发改委了解到,“一网交易”改革前,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规模在7000亿元左右,改革后交易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全年成交规模突破1万亿元,2022年全年交易规模突破1.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能级不断提高,重点项目进场开标。

  2022年,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增成为国家铁路建设项目指定交易场所之一。首单北沿江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开评标工作,交易总额近800亿元。全年交通系统招投标分平台铁路工程项目招投标交易金额1167.19亿元,交易量70宗。

  随着上海市公共资源“一网交易”功能不断丰富,市场联动效应开始显现。2022年,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功能达到29个,较上年度新增7项功能,优化10项功能;全流程电子化环节15个,较上年度新增电子开票功能,交易功能进一步丰富。“一网交易”改革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从分散到集中、规则从分立到统一、信息从分割到共享、系统从分设到联通、市场从分隔到联动。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