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西安就有着“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早在盛唐时期,就有超过10万名外国使节、学者、商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初,更有数十万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以及交通大学、西电公司等一大批西迁院校和企业,响应祖国号召,在这里扎根创业、奉献西部。近年来,西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系统构建包容普惠创新的营商环境,努力把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有力提升了企业满意度和市民获得感。

  一、坚持创新引领,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

  坚持“把创新抓得紧而又紧”,始终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一是高标准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充分发挥西安拥有各类高校84所、科研机构460余家的科创资源优势,围绕构建秦创原“一总两带”总格局,统筹推动全市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高效协同,绘制全市19条重点产业链创新要素图谱。

  去年以来,先后布局建设成果转化加速器、立体联动孵化器、两链融合促进器142个,建成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65个,全市研发投入达到553亿元,研发强度5.18%,位居全国前列。

  二是畅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通道。持续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建设西安技术要素交易市场,高标准建成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600亿元,同比增长20%,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依托驻地高校大力开展“三项改革”(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难题,5家首批试点高校已单列管理科技成果1.08万项、成功转化科技成果700余项。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6件,获批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三是打造人才集聚强大磁场。坚持科学培养人才、精准引进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西安拥有67名两院院士、10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130万名在校大学生、每年大学毕业生超过30万人的资源优势,深入实施“西安英才计划”,组建西安人才集团,开办“人才服务银行”,设立人才发展基金,积极开展“人才+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松绑+赋权”人才分类评价机制。

  十九大以来,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4万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65.5万人,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沛人才资源。

  四是全力打造创新名城品牌。坚持以活动载体激发创新活力,2022年先后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创投峰会、西安国际创业大赛、中国(西安)创新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创新名城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有9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蛟龙深潜等重大科技成果,无不闪耀着西安科技的光芒。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全球创新指数城市排名中,西安由33位跃升到22位,提高11个位次。今年年初,西安市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坚持开放包容,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

  坚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着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一是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推动丝路商贸流通、文化融通,2022年长安号中欧班列开行4639列、增长20.8%,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路线最全、开行最多、运量最大”的“钢铁驼队”,20多个省市的货物通过长安号源源不断送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了新的勃勃生机。

  二是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高质量建设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平台载体,以更大力度将人才、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请进来”,支持本土优势企业“走出去”,不断壮大开放型经济规模。2022年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39%,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46.4%。

  三是着力营造亲商包容投资环境。坚持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建立以“机会清单”为载体的供需对接制度,邀请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家成为参与西安发展的“城市合伙人”。健全线上线下政企沟通机制,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保障”和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活动,创新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处投诉”活动,积极为企业项目排忧解难。2022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3.8万户,总数达到289.7万户、同比增长7.7%;全市实际引进内资4371.83亿元、同比增长38.4%,实际利用外资101.5亿美元、同比增长16.5%。

  三、坚持普惠利民,全面塑造城市新形象

  坚持“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不断优化教育、医疗、交通、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努力让企业群众在西安放心投资、舒心生活、安心发展。

  一是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以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抓手,加快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相继建成中小学幼儿园454所,新增学位43.95万个,让适龄儿童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1.25万套,让新市民和青年人圆了“安居梦”。

  累计建成各类博物馆159座,向民众充分展示了“博物馆之城”的文化魅力。全市三级医院总数达到46所、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17张,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让群众享受到了更高品质的医疗保障。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636个,建设成效获国务院通报表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二是狠抓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完善综合监管平台功能,有效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秦岭保护机制。

  系统推进河湖水系综合治理,主要河流全部消灭劣V类水体,新增生态水面1.54万亩,完成护城河改造提升,实现“一池碧水绕古城”。绿色西安图景逐步呈现,“三河一山”环线绿道、幸福林带等重大生态工程建成开放,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85平方米、较2018年增加1.8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较上年增长15.4%。

  三是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构建辐射全国重点城市的“米”字形综合交通运输大骨架,积极推进西安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工建设机场三期,西安火车站改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成投用,地铁通车里程达到279公里,基本形成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交通出行圈。

  四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4.0版、“互联网+监管”平台、“西安政策通”平台、秦创原“e站”科创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政务信息系统,汇集全市数据资源,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93%,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平均48个工作日,惠企政策实现“智能推送、直达快享”。

  随着包容普惠创新营商环境水平的显著提升,有力带动和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市场主体蓬勃成长,形成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7万家,全国每7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西安造”。

  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两项增速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今天的西安,正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姿态,着力构建更加有利于市场主体成长发展的营商环境生态体系,积极迈向“宜商环境”建设的新阶段。

  下一步,西安市将紧抓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双中心”建设,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持续在优化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创新开放环境上下功夫、求突破,努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