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关于推行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的实施方案》施行,在经营主体开具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的环节再出实招,用“一份报告”代替“一摞证明”。这份《方案》,也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中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被列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自2018年起,上海就以一年一版的频率,将营商环境政策文件从1.0版升级到6.0版,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驰而不息提升能级。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营商环境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一份份来自不同领域的提案、建议,从多个维度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真知灼见。

  聚焦市场化,让每个经营主体都感受到“春风”

  经营主体是营商环境的最直接体验者。过去5年,上海累计新设各类经营主体225.1万户,比上个5年增长52.7%,每千人企业数量增加到111.1户,位居全国第一。

  如何让每一个经营主体都能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春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目标聚焦于民营经济。作为来自上海的民营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认为,一定领域、一定环节依然存在“隐形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对民营中小企业尚不够公平。她建议,应加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就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等进行统一规范,同时,在相关职能部门开设一个民营口的管理机构,可以受理民营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则把目光聚焦于“微光”——个体工商户。来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经营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带动近3亿人就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活力、潜能和韧性之所在。但丁佐宏发现,由于抗风险能力弱,受经济波动影响大,尤其过去几年受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个体工商户面临着需求减弱、收入减少、招工难、资金周转难等诸多困境。

  “推动中国经济复苏回暖,要格外注重激发经营主体,尤其是个体工商户的活力。”他为此建议,针对个体工商户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要做好“加减法”,一方面可制定专门的公益性补助,并持续推动提高税费减免缓缴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普惠小微贷款、转贷应急周转资金支持力度等,加强“微光”的稳定性保障。

  去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9亿美元,规模刷新历史纪录。今年上海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筑基引强”?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提出建议,加速外资研发中心融入中国创新体系。她在履职过程中发现,近年来,外商投资的积极性稳步提升,但资金流向研发部门的比例非常有限,开展本土产学研合作的项目也较少。她建议,可出台培育国际化创新生态的相关政策,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对接本土创新资源,为其设立和运营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

  走好开放路,让更多改革形成标杆效应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上海从第一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开始,就始终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主动承担起为国家“试制度”的责任,源源不断输出“上海经验”。

  纵观上海全市及区级层面,一项项刀刃向内的改革始终能看到高水平开放的逻辑。今年,浦东新区又将探索一系列开放举措:争取率先试点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施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更加完备、更加成熟;深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研究制定浦东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

  数据要素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资源,也是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就带来了一份《关于释放数据要素潜力 更好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提案》。她建议,对标DEPA等数字经济规则,可率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等地区开展规则的综合集成和压力测试,设立高标准规则集成的数据国际合作试验区。同时,积极参与数据流动、数据安全、认证评估、数字货币等国际规则和数字技术标准制定。

  加快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关注的重点。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探索实践——这项颇具代表性的制度创新,不仅成为自贸试验区的“标配”之一,还助推了中国国际贸易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他认为,现在要把优秀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法治化、规范化,“比如,对国际贸易、涉外领域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修订完善,加快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协同协调、资源信息共享、交易成本降低、管理效能提升,真正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的便利化措施形成稳定的制度供给”。

  打出创新牌,让优化营商环境更有前瞻性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在于对优秀经验做法的总结和提炼,更在于面向未来下好先手棋。

  当下,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顶流城市比拼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帮助更多科创企业走好创新路,这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支撑。周桐宇为此建议,建立鼓励创新的容错机制,重点在科技创新、新兴领域、新兴产业等方面给予更多试错机会,为企业生存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则从人才机制方面提出建议:在推动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工程中,应探索建立有利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新时代要求的人才评价体系,通过多赛道人才政策的先行先试,集聚更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加快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不少代表委员也建议,应该跨前一步,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前置部署到一些新兴领域,以赢得更多主动权。比如,在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中,从“高”到“更高”的提升,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数字化——无论是企业数字资产,还是政务服务数字化,或是数商生态,都是全球范围内各方在探索的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长期关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他认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要制定加快培育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国家数据交易所,有序推进地方数据交易中心建设,积极推动行业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引导多层次数据交易市场联动发展。张英同样建议,要加快完善场景牵引下的数据流动机制和规则,聚焦全球经贸合作、高端产业开放、国际创新协同等经济数字化转型关键领域场景,完善操作指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韧性供应链体系构建。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