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记者从2023全省政务服务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全省政务服务系统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据悉,去年以来,全省政务服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22〕5号文件,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去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由省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围绕文件规定的24方面重点任务,结合贵州实际,细化贯彻落实举措,研究印发了24项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同时,省政务服务中心内部将全文细化为95项重点任务,定期调度落实。各地各部门围绕国发5号文件以及我省工作方案,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举措。围绕文件明确的重点工作指标,将其纳入贵州政务服务网“一网督办”系统开展日常工作调度。为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将13项重点工作纳入2022年全省综合考核相关指标,有力推动了文件贯彻落实。

  全面推进“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落地实施为抓手,以关键节点的重大突破,带动政务服务工作整体跃升。建立全省推进“2+2”改革“五个团队”和“五项机制”,合力攻坚克难。印发工作指引和改革问答,并持续更新迭代,召开各类全省培训、专题培训、实地培训、部门培训,及时回应各地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市州包片督导,打造市州示范样板,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标准、凝聚共识。实行工作“月调度、季通报”,加大明察暗访频率,对发现的问题“点名道姓”通报,对改革经验进行宣传推广。联合八家省直部门印发“2+2”改革指导文件,切实解决各地集中反映的事项标准、系统融通、人员调配、业务统筹、工作联动等系列问题;与省有关部门联合成立数据融通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公安、税务、人社、医保、公积金、工改、不动产等系统融通,取得重要进展。各地积极与当地纪委监委、督查督办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形成合力推动改革良好氛围。将“2+2”改革纳入省考核办2022年度综合考核日常监测事项、营商环境考核指标、省政府督查范围,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

  通过“2+2”改革,打破了传统部门格局、行业壁垒,全面构建“自然人+法人”服务体系,政府服务形态系统性重塑、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实现对内减员增效、对外便捷高效。全省县级以上依申请事项,多种形式实现100%综合受理,大厅窗口缩减53.4%,窗口人员缩减38.2%,排队时间缩减50%以上、投诉处理同比下降50%。一些地方结合实际,推出特色鲜明的自选动作,拓展政务服务新内涵、新形式。比如,铜仁市和碧江区、黔东南州和凯里市、黔西南州和兴义市推进大厅共建、改革共推、成果共享,为跨层级协同服务作了积极探索,实现了“1+1>2”的效果。南明区大厅窗口从198个减至95个,人员从190人减至134人,服务分区从14类减至自然人区和法人区两类,累计节约财政资金700万元。乌当区推进人才驿站、企业诉求接处机制建设,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牵头谋划、组织、实施西南地区“跨省通办”工作,为外出务工群众提供便捷高效、触手可及的政务服务。全力推进“跨省通办”扩容提质,进一步拓展了通办范围和协作深度。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政策支持,报请国办电子政务办印发了试点文件,支持西南地区推进更大范围“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西南地区“跨省通办”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牵头圆满召开西南地区“跨省通办”第二次联席会议,与会各方充分肯定我省牵头推进改革成效,审议通过年度工作要点,发布第二批事项清单,广西加入“朋友圈”,通办机制正式更名为西南地区“跨省通办”。此外,以服务好外出务工群众为目标,积极推进我省务工主要目的地省份“跨省通办”。主动发起倡议,与广东、广西、江苏等地,探索开展全域政务服务事项代收代办工作,全年“跨省通办”办件量453万件。一些地方部门主动开展服务,取得积极成效。比如,省医保局深入贯彻落实“跨省通办”工作部署,全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613万人次,医疗费用98亿元,医保基金支付65亿元,受到了外出务工、兄弟省(区、市)群众的广泛欢迎。

  全力夯实政务服务基础性工作,有力支撑“五个通办”改革创新。事项管理、系统平台、基层延伸、制度建设是政务服务各项改革创新的基础要素。对此,全省政务服务系统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提升事项标准化管理水平。牵头印发贵州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同步出台全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及办理规范化管理办法,固化改革成果。推进全省通办名称“通俗化”、事项“场景化”改造,精准梳理15万条通俗化词条,以及4381种不同办理情形,服务企业群众更加高效,“全省通办”累计办件6397万件。

  更大范围实现重点行业系统和业务整合。在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中心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医保、社保、交通、自然资源、税务、环保、水利、农业农村、司法、地方金融管理等一批行业系统,与贵州政务服务网实现互联互通。比如,省税务局通过自建业务系统融通攻坚,实现高频办税业务“一窗一网通办”,在全国实现零的突破。省人社厅、省医保局大力推进社保、医保前台业务深度整合,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极大程度提升了我省政务服务满意度、美誉度。省自然资源厅电子政务平台与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57个事项实现线上线下申请受理。省药品监管局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融通2个国垂系统,45个事项迁移至贵州政务服务网办理。贵阳市强化省会担当,为全省深化“全程网办”探索了一整套成功的思路办法,“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79.7%。

  不断提升乡村政务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推进乡村事项标准化工作,深化“政务服务+邮政”合作,全省已部署“微政务”服务点84个。一些地方结合实际,下大力气推进乡村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服务基层能力进一步提升。比如,遵义市探索乡镇(街道)综合柜员制改革,实现全市254个乡镇(街道)“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

  切实加强政务服务法治化建设。去年是《贵州省政务服务条例》正式施行第二年,按照省有关文件规定,省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条例》立法后第三方评估。一些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条例》贯彻落实。比如,遵义市、黔南州等26个地方扎实开展《条例》执法检查,有力推动各项规定落到实处。铜仁市印发政务服务义务监督员制度,选聘18名义务监督员,主动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清镇市建立政务服务“一书三令”督办机制,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此外,我们积极推动全省政务服务阵地建设,去年西秀区、赫章县通过改扩建等方式,整体实现扩容增效。

  大力推进12345热线全省一体化建设。去年是省级12345热线开通运行三周年,在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州12345热线的支持配合下,全省已逐步形成“一个号码对外、两级平台受理、各级依责办理”的热线工作体系。省公安厅高度重视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热线高效对接联动,初步建立了职责明晰、优势互补、科技支撑、高效便捷的工作机制。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积极与12345热线建立综治信息系统协同联动机制,毕节市配合开展相关试点,推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安顺市全力打造“政民互动线”“为民解忧线”“营商亲商线”“三涉预防线”“决策服务线”五线合一,热线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在2022年全国第三方评估中,跻身B等级,相较前年提升了4个等次。毕节市主动分析研判疫情期间群众紧急诉求,第一时间联动解决透析治疗、急重症抢救、转院办理、物资缺乏、滞留高速等“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发挥了社会稳定“缓冲器”作用。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超能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