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工业发展总体情况如何?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可获得哪些支持?对优质民营企业有什么培育措施?7月29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聂里宁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量质齐增 工业综合实力跃上新高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云南工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在工业发展的‘质’和‘量’方面都取得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巨大成就。”聂里宁说,云南按照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云南省实际,把工业作为云南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全省工业综合实力迈上了更高台阶。

  “云南工业‘量’的扩大主要突出体现在‘突破两个大关’,即工业总量突破五千亿元大关、民营经济突破万亿元大关。”聂里宁介绍,“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工业总量5年连续跃上两个千亿元台阶,2016年突破4000亿元、2019年突破5000亿元。全国排名也从第23位上升至第19位,年均增幅达到8%。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中“十三五”时期总量增长最快,民营经济增加值5年跨越五个千亿元台阶,从2016年的6968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14万亿元。民营经济户数突破350万户,其中私营企业突破70万户。

  “云南工业‘质’的提升突出体现在‘结构优化、产业集聚、两化融合(信息化、工业化)’三方面。”聂里宁介绍,在结构优化上,“十三五”时期,云南从八大重点产业到世界一流“三张牌”再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快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目前,全省已有烟草、电力、有色、黑色、食品、化工、装备、信息8个千亿元产业,非烟工业占比从67.7%提高到74.2%,高技术企业工业产值比“十二五”增长66%。在产业集聚上,云南省园区建设从1992年开始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十三五”时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些聚集区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在“两化”融合上,云南省“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全国排名从第31位跃升到第16位。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液晶电视、柔性显示器、机器人等产品从无到有,实现了“云南造”。

  聂里宁表示,下一步,云南省将依靠全社会力量,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着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全产业链重塑云南卷烟、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建设,全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 大力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的云锡冶炼工厂,年产精锡7万吨,占全球精锡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产量最大的锡冶炼厂。然而,传统的冶炼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云锡持续加大数字化改造投入,建成了自动化、信息化高度集成的数字化冶炼工厂。数字化转型后,工厂劳动生产率提高近50%,能源消耗优于国家能耗先进值20%,各项环保指标也远优于国家标准。

  不仅是国企,当前,云南省一些民营中小企业也忙着进行数字化的转型。在红河州建水县的宏斌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酸菜包装车间里,自动化设备已经取代人工生产。该公司共有6条生产线,今年有4条生产线完成了数字化升级改造,产品不良率下降到了0.5%以内。

  数字化转型升级给企业带来了驱动力,让传统产业改头换面,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云南省为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要发展数字经济,信息产业是一个跳不过、迈不开的基础产业。”聂里宁表示,省委、省政府把信息产业发展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推动。到“十三五”末,云南省信息产业发展增速达20.1%,达到了1702亿元的规模。“十四五”的总体目标是做到4000亿元,保持年均增速19%,力争冲击5000亿元大关。

  省工信厅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处处长白杰介绍,“十四五”期间,云南省信息产业将重点发展信息通信传输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信创产业,着力打造“一核、一区、两群、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一核”指昆明市,主要依托官渡数字经济产业园、呈贡信息产业园、高新区,打造数字产业核心区,布局国家级多语言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一区”以滇中新区为主,重点发展半导体显示产业。“两群”分别是以保山、丽江、楚雄、曲靖为主的“硅材料集群”,以及以玉溪、红河、文山为主的“智能产品集群”。“多点”主要依托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昭通水富经开区等产业载体,积极布局承接国家产业转移基地和出口加工中心。同时,为了强化关键要素配置,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集中资源打造一批应用技术工程创新中心、技术孵化器、研发应用基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应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十大应用领域进行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进行有效衔接,积极构建信息产业专业技术和技能应用人才梯队。

  白杰表示,云南省为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一是着力打造数字化改造标杆企业。目前已打造14个标杆企业,推出了88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试点企业,这批企业将获得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奖励;二是用政府采购的方式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全省建立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以应用这些平台;三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团队,全省建立了200人的数字化改造专家团队,有230家专业企业可以为企业数字化改造提供服务。

  培优扶强 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我经营着一家小微企业,想了解云南省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部门对优质民营企业有什么培育措施?”听众王先生打进热线询问。

  “近年来,全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省工信厅中小企业处副处长狄波介绍,全省民营经济户数累计达370.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累计达74.4万户。今年上半年,云南省新登记民营经济户数33.7万户,同比增长3.4%,民营经济多项指标快速回升、好于预期,为全省经济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总体来看,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近50%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税收,6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70%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企业户数。

  “今年以来,云南省在优质中小企业的培育上持续发力,让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强起来。”狄波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实施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聚焦产业链和创新链核心环节,通过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精准对接金融服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领导干部挂钩帮扶、助力企业市场开拓等措施,引导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目前,云南省已构建了以近2000户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为基础,100户省级民营“小巨人”企业为支柱,5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尖端的“金字塔”式梯度培育体系。

  狄波表示,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优化服务,推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次向更高层次进级,逐步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甚至领航企业,提升优质企业群体质量和数量。引导中小企业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国内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zhou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