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地位重要,肩负的责任重大,机关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对其他领域党建起着表率和风向标作用。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必须从党和国家机关严起、从机关党的建设抓起,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

  党的政治建设统一了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正确认识

  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决定了党建的方向和效果。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各级机关基层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到机关工作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自觉当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布局中明确指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正是营商环境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即市场化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只有在这两方面形成统一观念,并贯彻到机关工作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才能切实保障市场化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党的思想建设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提供了不竭动力

  党的思想建设是指党为保持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在思想理论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从根本上说,党的思想建设就是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正是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

  近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体制改革从行政审批改革切入,大量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此后,进一步落实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原则,分类施策,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党的十九大以来,更加注重解决体制性深层次障碍,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有效化解了一批结构性矛盾,在诸多领域实现了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基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在打造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指引下,全国各地产生了诸如“一站式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做法或实践。这正是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领域,发挥实践首创精神的产物。

  党的组织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撑力量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组织建设成功的决定因素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形势下“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赋予好干部以新的时代内涵。

  优化政务环境的实质是重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亲清为核心的政商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积极热忱、依法依规为企业办事,企业遵纪守法经营、主动表达诉求、积极建言献策。以服务为桥梁,政府与企业各尽其责,携手发展良好的政商关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可以看出“好干部”的标准本质上是和构建优良政务环境和亲清政商关系内在统一的。只有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把立政德摆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严管理党员干部,建立完善机关党员干部的学习制度,用好党员干部考核这根“指挥棒”,使全体党员不断向“好干部”的标准看齐,政务环境的持续优化才能得到有力支撑。

  党的作风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起点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机关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作风不实,会直接败坏党的形象,弱化党在民营企业中的影响,弱化政商沟通的党组织渠道。

  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的党的作风建设可以说是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起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政务环境的改善关键在于机关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关于政务服务的表述,尤其强调了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问题,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

  ”

  另一方面,解决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关键在于做好市场主体的调查研究,这也正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党员工作作风的首项要求。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党员干部“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只有机关的党员干部多到企业中去调研,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切实反应企业呼声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党的纪律建设是强化营商环境改革的着力点

  党的纪律规范主要指已经由党内法规和党内一般性制度文件明文规定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可以分为六类,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抓住了党的纪律建设,也就找到了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着力点。

  一段时期内,地方政府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窗口单位和个别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市场监管权或所掌握的特殊资源,对前来办事企业人员刁难、搪塞、推诿、拖延,吃拿卡要等行为为群众深恶痛绝。这些现象严重恶化了地方的营商环境,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守住纪律这条底线,靠纪律全覆盖地管、全方位地治,从源头上阻断不正之风和腐败滋生的通道,才能维护和营造好政治生态,让营商环境改革有切实抓手。

  党的制度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根本保障

  制度建设,贯穿在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是提高党建质量水平的根本保障。制度管党,实质就是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制度管党在目标指向上,重在规范外在言行举止;在方式方法上,采取刚性约束手段;在功能作用上,发挥着规范引导功效。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是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顽症,必须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织密制度笼子,形成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铲除“四风”问题存在的土壤和条件。2021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是第一部专门就组织处理作出全面规定的党内法规,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有力保障。《规定(试行)》明确规定了十六项领导干部在政治表现、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遵守组织制度、道德品行等方面禁止的行为,这些行为能否被有效禁止,与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密切相关。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