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再提升、再升级 ,进入制度驱动的新阶段。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日前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一网通办”改革的决定》,将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此次人大立法将近年来的本市“一网通办”改革实践予以固化,有效破解改革瓶颈和制度性障碍,并明确下一步改革方向。《决定》共16条,重点规定了“一网通办”改革目标和工作机制,线上线下融合和优化业务流程,“随申码”、电子证照、“政务智能办”、“一业一证”等多领域创新内容。详见↓

  立法必要性

  本市实施“一网通办”改革已经三年,“一网通办”是上海首创的政务服务品牌,入选2020年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经典案例,已累计实施357项改革举措,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全覆盖,接入“一网通办”平台事项3177项;推出“随申码”服务,开通运行国际版,上线试运行长者版,累计实名注册个人用户5240万,企业用户224万。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累计访问74.7亿次,推送个性化政策服务2.29亿次。“好差评”好评率达99.96%。近日,国家行政学院发布的《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1)》,上海排名全国第一。

  随着“一网通办”改革深入推进,实践中也出现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国家和本市层面也对“一网通办”改革提出新的要求。2020年6月,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提出“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全方位服务体系”,要求“一网通办”改革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转型发展。在此情况下,有必要通过人大立法将近年来的改革实践予以固化,有效破解改革瓶颈和制度性障碍,并明确下一步改革方向。

  《决定》共16条,主要内容和亮点

  第一条、第二条重点规定了“一网通办”改革目标和工作机制。

  “一网通办”以整合数据资源为基础,从业务协同、流程优化、范围拓展三个维度提升全方位服务的能级,打造从出生到养老的数字生活服务体系,包括健康医疗、交通出行、学有所教、文旅休闲、弱有所扶、老有所养等12大领域,围绕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惠企政策、普惠金融、综合纳税、用工就业等企业经营全周期,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体系,为个人以及市场主体提供更高效、便捷、精准的服务。

  加强体制机制保障。明确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主管部门,统筹解决本行政区域“一网通办”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条、第四条、第八条重点规定了线上线下融合和优化业务流程。

  关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明确了“一网通办”平台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服务体系,“一网通办”总门户、“随申办”移动端是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总入口。“随申办”提供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三个主流渠道。在线下,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综合窗口服务,实行综合受理、分类办理、统一出件。推行“两个集中”,即企业事项向区行政服务中心集中,个人事项向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集中。

  关于推行“全程网办”。明确“两个免于提交”的要求,即凡是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目前,本市政府部门核发材料中可以免交的材料在“一网通办”办事指南中已经标注“免”字标签。

  关于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人眼中的“一件事”往往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的多个“事项”构成,为办成“一件事”,往往要跑多个部门、办多张证。例如,小孩出生,婴儿和产妇分别需要办理报出生登记、办社保卡、领《预防接种证》以及领取生育金等9个事项,办事环节多达22个。明确高效办成“一件事”就是全面梳理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所涉及的“事项”,设计最优办理路径,实施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流程优化、系统整合、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十条重点规定了“随申码”、电子证照、“政务智能办”、“一业一证”等多领域创新。

  关于“随申码”的一码通办数字化服务。规定“随申码”作为个人以及企业的数字身份识别码,是政府服务企业、市民的新型载体。“随申码”二维码数字名片,为市民线上、线下开展各类活动提供权威、个性、精准、便捷的信息服务。在“一网通办”各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依托“随申码”实现一站式、集成化的办事服务;在社会治理、信用、教育、医疗、交通、公安、文旅、赛事会展等场景,推动“一码管理”“一码出行”“一码服务”。同时,明确消除数字鸿沟,着力解决特殊群体在智能技术运用方面遇到的困难。

  关于拓展优化电子证照应用。规定各级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在“一网通办”服务中需要发放证照的,应当提供电子证照;申请人要求获得实体证照的,应当确保同步发放的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信息一致。个人以及企业等市场主体能够提供本市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拓展电子证照在社会化服务领域的应用。

  关于浦东新区窗口服务模式创新——“政务智能办”。通过审批要素标准化和人工智能辅助审批等支撑,窗口工作人员从“审查员”向“服务员”转变,原来由企业完成的信息填报和申请材料准备工作,现在由窗口工作人员完成,实现企业“信息免填报,材料免提交”。

  关于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将企业准营需要办理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2020年11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浦东新区对首批31个行业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2021年4月22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市范围推广实施“一业一证”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全市推行“一业一证”改革。

  第九条、第十一条至第十六条明确了保障和配套制度。

  关于完善“好差评”制度,明确本市健全“一网通办”服务“好差评”制度,拓展评价渠道,完善评价方式,为个人以及企业等市场主体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提供便利,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关于评估考核。明确开展“一网通办”改革成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工作与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作,明确加强长三角区域“一网通办”改革的合作与交流,完善“跨省通办”工作机制,推进长三角区域电子证照互认和数据资源共享,打造高频优质场景应用。

  关于法制保障,明确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一网通办”改革的实际需求,及时制定和修改有关地方性法规,市人大常委会可以决定暂时调整或者停止实施本市地方性法规中与“一网通办”改革有关的部分规定。

  关于人大监督,明确市人大常委会和各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对本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督促有关方面落实“一网通办”改革的各项工作。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