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41%;6月16日,66%;6月18日,95%;6月21日,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数字政府“浙里营商”重点应用,率先实现省市县治理端100%贯通!

  100%具体贯通了什么?

  “浙里营商”重点应用治理端建设总体采用省、市、县(市、区)分级建设模式。其中,民营经济发展监测、无感监测功能板块由省级统一建设内容,地方集成共享;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落实功能板块由各地分级建设。

  功能一:在线监测“政府工作报告中营商环境任务落实情况”

  根据省政府工作报告,省级治理端从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四个维度,明确15项子任务和50项量化指标,实时监测进度、预警滞后任务,形成横向贯通14个省级部门,纵向打通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落实体系,强化工作推进执行链。各地结合省级任务,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作任务体系、指标体系和算法体系,形成横向、纵向、业务一体化的营商环境全域协同治理机制。

  功能二:在线监测“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从“经济活力”和“质效水平”两个维度,组合民营市场主体、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民间投资、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民营企业增加值、民营企业利税等6方面、26个指标,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整体画像,并集成到各地治理端,为各级各部门实时掌握分析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提供决策参考。

  功能三:在线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无感监测”

  营商环境评价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现行营商环境评价以“线下调查”、“事后评价”为主,存在调查时间长、牵涉人员多、调查样本少,评价结果相对滞后、应用时效性不强等问题。今年以来,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营商环境评价模式制度重塑,通过多跨协同、综合集成,加快实现全量、真实、在线的营商环境“无感监测”,真实反映各地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进展和成效。

  今后,每年的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无需再动用数千名企业和政府工作人员耗费数月来填报问卷,实现营商环境评价从“线下人工调查”向“线上监测为主体、满意度调查为补充”转变,从个案样本调查向全量数据监测转变,从“事后评价、一对一结果反馈”向“过程监测、社会公开”转变。

  如何实现100%贯通的?

  1、倒排时间抓进度

  坚持目标导向,按照6月底前率先实现省市县贯通的要求,制定建设指南,组织开展培训,设置任务节点,按周细化工作任务目标要求,精准推进省市县贯通工作。

  2、每日晾晒抓协同

  坚持需求导向,省市县三级联动互促,各省级部门在完成各自开发工作的同时,统筹指导市县对应子跑道落实工作任务。建立省市县横向、纵向一体的三色图推进机制,进行每日工作晾晒,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图片

  6月21日晾晒图

  3、专班推进抓攻坚

  坚持问题导向,省市县三级均成立专班、开展百日攻坚,聚焦堵点难点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省级以任务单形式进行逐一问题反馈、督促销号,帮助市县明确跑道、找准发力点,确保全省步调一致、横向纵向一体,打造数字化改革“浙里营商”重点应用快车道。

  今年以来,数字政府“浙里营商”重点应用主动担当,承担改革探路者任务。

  2月18日,数字化改革大会作为“数字政府”典型案例进行演示;4月20日,成为全省“数字政府”首批上线的重点应用;6月8日,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全市上线;6月21日,率先实现省市县治理端100%贯通。

  贯通上线还只是开始,迭代完善工作永远在路上!

  下一步,“浙里营商”工作团队将争创“无感监测”全国创新试点,规范市县地方特色应用建设,在起到示范领跑作用的同时,带动纵队全力跟跑,为我省数字化改革贡献力量!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