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就能办社保、摇车牌、取公积金;在社区,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即可实现全流程纠纷调解;城市健康绿码在手,通行无忧;在网上预约挂号,即可获得前往医院的最优出行方案……这些发生于杭州的真实生活片段,正是“十三五”期间,杭州用深厚的数字创新“浓度”,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真实写照。

  城市数字化输出的“杭州方案”,正是杭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摆在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第一位,展现着精细治理的新路径。

  数字治理提升服务效能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专程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他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将时间拨回2016年10月召开的云栖大会,杭州首次提出城市数据大脑的概念。而后,随着数字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数据大脑不断迭变,从原先的智能服务基础设施举措为基点,逐步构建了“中枢系统+部门(区县市)平台+数字驾驶舱+应用场景”的核心架构,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投入使用,基本实现市、区、部门间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这一数字基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起到重要作用。杭州依托“城市大脑”率先开发和应用“杭州健康码”“亲清在线”等数字平台。

  登录“亲清在线”平台,申请、提交、通过,没过几分钟,杭州拓腾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吴义华就收到了2.4万多元的小微商贸服务企业补助,“速度真是快到令人意外!”通过“亲清在线”平台,杭州实现了税务、市场监管、社保等平台数据协同,通过始终在线、瞬间直达、流程再造、在线互动,让政府推出的惠企政策便捷直达企业。

  截至9月30日,“亲清在线”平台已上线惠企政策218条,兑现资金54亿元,惠及26万家企业、74万名员工,在线许可板块实际上线审批事项94项。

  而后杭州城市大脑“民生直达”平台也正式推出,向民生领域延伸,系统自动匹配公共信息,查找服务对象,实现“政策找人”,将补助及时、精准发放到市民,最终实现普惠性享受公共服务“一次都不用跑”,救助政策覆盖“一个都不少”“一天都不差”。

  数字治理破解基层难题

  以往基层工作者只能靠线上感知、线下人海战术,进街道、进社区、进网格、进楼道。如今,路径依旧相同,基层工作者却跑得更轻松了,数字技术为基层按下“智理”快进键。

  三墩双桥片,振华路以西,一处忙碌的工地岗亭附近,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开始对三墩绕城外近20平方公里的地界全方位“搜索”。

  不到半天工夫,10处违建钢棚被无人机携带的高倍变焦摄像头一一拍下,精准定位图发回三墩镇智慧执法平台,执法队员“按图索骥”,很快对这些违建物进行了拆除清理。

  “三墩绕城外面积大,环境复杂,如果要执法人员一个个去寻找违建,效率低,也不太现实。”三墩镇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主任杨旸说,现在有了无人机帮忙,很多城市治理难题“迎刃而解”。

  在高新区(滨江),“一码解纠纷(诉讼)”平台上线,只要是纠纷发生地在高新区(滨江)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和市民,仅需通过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便可实现全流程纠纷调解。滨江区人民调解员沈碧芳说:“不用跑来跑去,当事人纠纷调解的积极性明显变高了。”

  数字治理增进民生福祉

  “杭州的路比以前畅通了,一个上午,以前只能去一个地方,现在能跑的地方多了。”英国留学回来的小邱开车上路,感触不断。

  2016年,城市大脑在萧山区部分路段进行交通管理初步试验。城市大脑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这些年,杭州交警依托不断“进化”的城市大脑,越来越多的拥堵路段得以改善,交通大环境日趋良好。

  今年9月30日,在高德地图统计的全国101个大中型城市交通拥堵排名中,杭州当天出城流量最大的16:30-19:00时段,拥堵排名从22位降至56位。排名锐降的背后,便离不开数字治理的功劳。

  通过流量检测、出行调查等数据分析,交警部门对全市各大交通流量出行点制定分时分段交通控制策略,提升城市通行能力、节省市民时间;同时,推出“便捷通”等智能警务执勤系统,极大提升了执法效率。

  “十三五”期间,城市大脑已从概念成长为平台,从交通治堵延伸到城市治理,城市大脑不断“上新”,城市大脑四大重点场景:舒心就医、便捷泊车、欢快旅游、畅快出行覆盖面,正进一步扩大。在杭州,全市254家公立医疗机构,依托城市大脑,把原来的医生诊间、自助机多次付费减少到一次就诊就付一次费,目前已有4819万人次获益,每次就诊时间平均缩短1小时。像这样精细化、智慧化治理能力直达城市末梢,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提供更多贴心便捷的服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