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政务服务送到家门口,实现“就近办”“身边办”;将政务服务放到平台上,实现“自助办”“网上办”……在桐乡,政务服务基层延伸真正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的升级,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去年,为了让更多基层群众能够就近享受到“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红利,市政务数据办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以整合下放、优化服务、方便群众为目标,在镇(街道)原有政务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部门集中进驻,统筹整合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力量,建立健全基层政务服务体系,打造便民高效的基层“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获得了群众的好口碑、企业的好体验、发展的好环境。

  今年以来,市政务数据办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民生事项“整合能进则进、应进尽进,下放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在去年“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最大化集聚民生事项入驻政务服务中心,推行“就近跑”“身边办”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由“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构建“政务服务大厅+流动大厅+自助大厅”的“15分钟便民政务服务圈”升级版。

  集成整合,做优做实镇街“一站式”政务服务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便民服务的需求,以濮院“就近跑”“身边办”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为例,目前共进驻市级部门16个,包括户籍、车管、出入境、残联、新居民、就业、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纳税服务、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等审批服务事项265项。进一步整合水、电、气、网、公交卡、市民卡等公共服务事项集中进驻的同时,逐步推进群众和企业关心关注的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进驻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在全市村(社区)梳理出便民服务事项80多项,积极探索“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的便民服务模式,优化“就近能办”机制。充分发挥“红色代办”、网格员队伍建设力量,探索政务服务与基层“三治”网格治理有机融合。

  创新助力,“自选动作”打造政务服务新场景

  “就近办”“身边办”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继续做优做实“无差别全科”受理,按不同业务板块划分,实现公安户藉、车驾管、出入境“三警合一”无差别综合受理,人力社保、医保等业务版块的“一窗通办”。在此基础上,濮院政务服务中心还构建起“一对一指导、手把手帮办、肩并肩服务”的“无前台”政务服务新模式,打造VIP专窗服务,实现市场主体设立登记、注销,不动产交易登记等多部门联办。推行水电气网市民卡公用事业集成服务,开发镇(街道)公用事业“一窗受理”平台,实现群众和企业公用事业服务事项“一门”“一窗”“一次”办结。在濮院,首创市场主体全程帮办服务,按市场主体区域配备一名红色代办员,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探索建立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和全程红色帮办机制。同时,依托各类资源,实现“全城通办”服务,利用银行营业网点多、服务覆盖广的优势,开展银政合作,在全市59个农商银行网点中已有42个网点设立了“社保服务专窗”,实现37项高频事项就近可办。构建政务服务“嘉湖一体化”通办圈,在乌镇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嘉湖一体化”政务通办专窗,通过“窗口收件、快递+网络送件、限时办结”模式,提供医保、社保、交通、车驾管、残疾人服务等7大类别80个事项的通办服务。

  智慧服务,“线上+线下”推进政务数字转型

  在“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升级中,桐乡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濮院镇在政务服务中心专设自助服务专区,配备智慧帮办专员,提供智慧帮办服务,以自助一体机、自助电脑、自助Pad等办理方式,推广“以掌上办、网上办为主,人工受理为辅”的受理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由线下向网办、掌办转变。石门镇在高质量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上下功夫,大力推进网上办事,“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与全镇19个村(社区)建立视听系统,村、社区可连线镇级服务中心,实现咨询、解答、交流、共享。在全市,政务综合自助服务终端实现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100%覆盖,并大力推进政务服务综合自助终端向银行、企业园区、医院、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延伸,目前已在人民医院、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铺设自助服务终端,设置“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实现全天候的办事预约、申请材料提交和办事进度查询等自助政务功能。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