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市大数据局通过“学深圳、赶深圳”活动,深刻剖析和认识自身现状,在消化吸收南方城市先进经验基础上,立足于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累积优势,致力于政务大数据的不断创新和实践,积极探索适合社会需要的政务数据市场化配置模式。依托于全国率先建成的“青岛市政务数据中台”,青岛市大数据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新数据开放模式,不断提升数据标准化水平,实战应用让数据真正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数据孤岛”限制数据发挥应有作用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同其他传统要素并列提出并综合加以部署推进,对于形成数据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的机制,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发挥数据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新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多年发展,各级政府无论是在数据归集还是共享方面都有长足进展,特别是“数据孤岛”引起的应用局限性已为共识,各业务部门应用数据基本集中,各地政务数据中心竞相建立且已初具规模,云服务建设如火如荼,政务信息共享开放逐步展开。上述种种,均为政务数据进入市场准备了良好条件。但在实践中,各级政府在推动政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还存在几个瓶颈,需要及时加以突破:一是囿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因素,面对海量政务数据,各级政府一直缺乏安全有效的数据开放机制,大量政务数据尚难以通过市场进行配置。二是因缺乏顶层规划,不同部门存在管理制度差异和信息化技术壁垒,导致部分市场急需的政务数据资源难以整合共享。三是目前大部分政府数据资源还停留在数据集中存储、政府内部简单共享层面,数据融合创新的应用能力不足,客观上影响了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四是对政务数据资源要素进入社会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不足,成为影响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主观因素之一。

  目前,国内一些数据开放工作比较早的城市,一般模式是授权一家国有公司全权管理数据,由公司组织研发力量对政务数据进行建模开发并分发成果。通过指定唯一的公司接触原始数据的方式,成功解决了数据安全问题,为政务数据走向市场提供了可能。但这种带有垄断性质的数据管理也导致数据管理方出现迭代升级动力不足、响应不及时等传统的政务服务难题,同时,难以满足不同的使用机构对数据分析的专业化要求,形成事实上的“众口难调”。

  政企联手,让专业人干专业事

  为突破现阶段政务数据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形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技术体系和体制机制,遵循市场化、专业化理念,青岛市于2019年12月在全国率先建成“青岛市政务数据中台”,开始探索在电子政务发展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利用数据中台理论包含的前、后台数据安全桥接技术,解决困扰政务数据开放和安全之间的矛盾,打通政务数据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有效避免数据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为推进政企融合创新和全社会开发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推动政务数据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青岛市正确定位政府和市场,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青岛市政务数据中台建设采取“利用社会资本、明确合作边界、突出专业优势、面向市场需求”的合作模式,与社会资本共同建设青岛市政务数据中台,实现了政企双赢。在职责分工上,政府负责做好数据中台的顶层设计,以及数据归集整理,按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数据质量,特别是管好数据安全等工作;金融资本发挥对市场需求把握的专业化优势,确保项目建成后同时满足政府内部和市场双向需求。在权益分配上,政府作为政务数据要素所有者,一是对系统拥有完全产权,系统建成后即归政府所有,对社会合法机构无差别开放,具体由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管理;二是对建设方案拥有一年的保护期。作为对出资方的回报,一是享有优先发布首款产品的权利;二是拥有对后期系统功能升级的优先权和否决权;三是在系统一年保护期期满后,出资方有权在异地复制推广青岛模式。

  采用该合作模式,全程未动用政府财政资金,项目工期缩减50%以上。政府适度“放权”,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避免了项目建设中政府伸手过长,导致项目建成后不能为市场接纳的问题。

  创新数据开放模式,既安全又标准

  转变数据开放形式。依托全市政务云平台建成的“数据中台”,支持大数据算法模型集中部署和统一数据处理。用户可以根据各种场景和应用需求,在“数据中台”建设数据模型,读取和处理原始数据,输出标签性分析评价结果,在确保政府原始数据“不出库”的前提下,实现政务数据深度增值利用。

  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在技术方面,采取堡垒机、前置机以及对隐私数据加密、脱敏以及数据库授权监控等多种安全措施,保障了平台系统数据安全、网络访问安全和数据建模安全。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包括数据建模、数据运维、数据使用授权协议等管理制度。在数据开发过程中,与入驻单位建立联合实验室,对数据归集、脱敏、开放和应用等进行全流程管控。

  提升数据标准化水平。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比对、清洗、加工、标准化和脱敏处理后,推动市场迫切需求的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解决了“公开的数据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数据不公开”的难题,形成第一批政务数据中台开放目录,包括工商、税务、人社、公积金、不动产以及各类公共信用数据 56类、400多个字段,涉及可深度利用的各类政务数据1200万条。

  数据应用实战,效果已初显

  青岛市在数据中台应用场景选取上,首先选择金融市场“信用贷”作为应用案例,旨在通过政务数据的市场化配置,助力打好民营企业发展攻势,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面向金融机构开放,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政务数据与自身沉淀客户资源相结合,为企业精准画像,开展信贷业务。目前已有10家金融机构入驻数据中台。其中,招商银行青岛分行作为首家入驻机构,已于6月底上线“云政通”平台,率先实现青岛政务数据在信贷风控领域的应用落地。平台上线一个月内,审查42家企业贷款金额23.82亿元,月内新增企业客户4家,发放贷款8400万。其他银行产品将于近期陆续上线。依托数据中台技术和政务数据,青岛征信服务有限公司、青岛金企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开发的“信用综合服务平台”“金融服务信息支持平台”均已上线,在各自领域开展信用和金融服务,成为金融机构自行开发数据产品的有益补充,可以满足社会上对一般性信用评价的需求。目前,“金融服务信息支持平台”已有11家金融机构45款产品上架。

  深化开放共享机制,营造数据应用良好生态。在政务中台的使用过程中,坚持以开放的平台思维服务市场,即数据中台面向所有公民、企业法人、政府机构和中介组织开放。一方面,所有合法的市场主体均可平等利用中台数据进行再生产、再开发的增值服务;另一方面,所有参与的市场主体,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在政府需要的情况下,有义务进行数据反哺。以开放模式向市场提供均等、高质量数据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手段进行投资兴业营造了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一些金融机构和信用企业开始通过对海量涉企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发现投资规律,加强信贷跟踪,降低投资风险,逐步走出了点对点的传统业务运营模式。目前,已有近10家科技型企业希望参与政府数据开发利用,其中,腾讯金融已入驻数据中台。下一步,还将与海尔工业互联网、蚂蚁金服等平台对接,进一步推动政府公共数据、工业数据和商业数据融合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