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由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管理的重庆破产法庭正式揭牌成立。作为西部首家破产法庭,重庆破产法庭被重庆市委市政府、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寄以厚望,肩负起服务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使命。虽任重而道远,但重庆破产法庭以法治化为保障、以专业化为根基、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在时代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法治化

  让案件审理更规范

  “只用了53天就审结了我公司的破产案件,真的让我感到很意外!”拿到终结裁定书后,重庆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感叹道。

  “在案件审理中,我们积极适用快速审模式,对无营业场所、无财产、无人员的‘三无企业’破产案件,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中即宣告破产并终结破产程序,用法治化的举措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承办法官谭学兰介绍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破产审判也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此,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出台《重庆破产法庭破产申请审查指引》和《重庆破产法庭企业破产案件审理指南》,既明确立案资料清单方便当事人立案,更规范法院破产案件审理职能。

  “过去很多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都杂乱无章,不符合要求。如今提交的材料基本‘格式化’,对立案材料的初审也实现了流水化作业。”对于指引出台后的新变化,立案庭法官助理丁宇飞感受颇深。

  截至6月30日,重庆破产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541件,其中破产申请审查案件327件、公司强制清算申请审查案件28件、破产清算及重整案件109件、公司强制清算案件23件、破产衍生诉讼案件54件,已审结各类案件315件。

  “重庆破产法庭的设立,是重庆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的法治实践,是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有力举措,是构建专业化司法体系的有益探索,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庆市人大代表徐高表示。

  今年4月,重庆破产法庭还与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签署备忘录,共建“执转破”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加速“僵尸企业”法治化市场出清的功能。“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以及‘执转破’常态化工作机制的确立,为重庆破产法庭和我市其他法院构建常态化、规范化的‘执转破’机制,实现不同法院间执行和破产程序的有效衔接提供了良好示范。”重庆破产法庭庭长吴洪表示。

  专业化

  让审判队伍更给力

  “设立重庆破产法庭,标志着重庆破产审判专业化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全市法院破产审判机制,提高破产案件办理水平;有利于发挥法治保障作用,营造与高水平开放发展相适应的法治环境;有利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重庆破产法庭揭牌仪式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讲道。

  重庆破产法庭首批选配的10名员额法官和10名法官助理,来自全市13个中、基层法院,均为从事破产审判或民商事审判的骨干力量。

  “目前,我们的审判队伍全部是高级法官,研究生学历占80%以上,且有2名在读博士。其中,中共党员19名、民主党派人士1名,整体呈现出法官等级高、人员学历高、政治觉悟高的特点。”对于全庭干警的专业素养,吴洪充满信心。

  为了加强破产审判的专业化建设,重庆破产法庭先后制定《破产申请审查指引(试行)》《破产案件审理指南(试行)》《破产法庭分案规则》《破产案件办理流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我们通过不断规范审判工作机制,从破产案件立案、分案、审理等多个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规则,畅通了沟通渠道,为重庆破产审判专业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重庆五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唐文表示。

  重庆破产法庭还十分重视管理人队伍的培育。今年4月21日,重庆破产法庭启动全市二级管理人名册编制、增补工作,得到各类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响应,共有近90家中介机构报名。经过综合评定后,增补了27家为二级管理人。同时,重庆破产法庭指导管理人协会制定《重庆破产管理人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人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及其行为规范。

  “要充分发挥集约化、专业化审判优势,不断提高破产审判的工作效率。”6月30日,在重庆法院领导干部大学堂上,杨临萍对重庆破产审判提出要求并寄予厚望,“重庆破产法庭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努力探索具有重庆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破产法实施样本和先进经验,为我市建设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市场化

  让资源配置更优化

  “破产审判要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要主动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革,做到破产资产处置市场化,实现市场主体进退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年初布置重庆破产法庭2020年工作时,重庆五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戴军着重强调。

  在破产审判工作中,重庆破产法庭始终将市场化作为“风向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指挥棒”,依法全面出清“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

  2020年4月22日,重庆理工大学一次性向重庆破产法庭提交四份对其出资企业的强制清算申请。最早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在1999年,最晚的在2006年初。“这些企业迟迟未能清算,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占用社会资源,也与国家当前清理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的政策相违背。”案件承办法官、重庆破产法庭副庭长陈唤忠介绍,“通过法治化手段对四家停业企业实现市场出清,可以从根源上避免因主体存在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释放企业所占用的社会资源,有利于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破产资产处置上,重庆破产法庭同样以市场化为准则,采用网上资产拍卖、行业协会询价等方式,打破“桌底变价”“破产资产不知价”的局面,利用充分的市场竞争实现破产资产处置效益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

  重庆破产法庭还主动对接重庆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共同研究拟定市属国有“僵尸企业”出清方案,助力国有企业减层压级、降低杠杆。同时,与重庆农投公司、重庆粮食集团、重庆交运集团等“僵尸企业”出清任务较重的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专人对接机制,对其相关工作开展进行具体指导。截至今年6月,已受理国有企业破产清算案件及强制清算案件共21件,召开各类协调会议15次。

  此外,重庆破产法庭充分利用“府院协调”机制,就破产案件中涉及的土地调规、房地产办证、企业资质恢复等问题,先后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解决破产实务中常见的破产费用负担、税务结算、信用修复、工商注销等实际问题,将“个案协调”逐步转化为“整体联动”。

  “做好企业破产审判工作,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破产审判工作,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培育、整合经济新动能,让市场在资源再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最终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吴洪说。

  信息化

  让破产审判更高效

  6月3日,一场债权人会议正以远程视频的形式在重庆破产法庭召开。“运用远程视频的方式召开债权人会议,不仅仅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更是为了提升破产效率、降低破产成本。”吴洪表示。

  今年以来,重庆破产法庭充分利用“一网两平台”(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及法官、管理人工作平台),多次以远程视频的方式召开听证及债权人会议。截至6月底,已累计召开视频听证、债权人会议220余次,实现互联网会议的常态化。

  重庆破产法庭的办公地址位于五十年代初修建的“绿瓦楼”,是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虽然外观朱门碧瓦形制古朴,但其内部配备先进的信息化办公设施让这座历史建筑重装出发,承担起新的使命。

  “在重庆破产法庭确定选址后,便以装修改造‘绿瓦楼’为契机,建立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的破产法庭信息化体系,加速破产审判信息化进程。”重庆破产法庭副庭长陈秀良揭秘道,“升级后的‘绿瓦楼’不仅专门设置了两个远程询问中心,而且所有法庭都可以进行互联网庭审。”

  与此同时,重庆破产法庭借力重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在案件管理系统专设“破产管理”智能辅助模块,运用破产企业信息自动关联功能,赋予破产审判人员执行查控权限,实现破产案件受理与执行案件中止双向提示,有效降低破产案件的协调处理成本。

  “通过在破产审判系统中嵌入各种专业模块,法官在分到破产案件时就可以立即向管理人提供破产企业涉诉、涉执及财产清单,执行法官也会被立刻提醒中止执行。”对于审判系统的高效便捷,法官周爽深有体会。

  重庆破产法庭还充分利用一网两平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过去管理人都以纸质文件到法院现场汇报,现在则要求管理人通过破产重整案件管理平台上传电子报告,法官审查后也以电子批复方式予以回复。

  为了顺应新时代媒体变化趋势,重庆破产法庭在今年3月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坚持每日发布。“我们要通过公众号的精心运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和平台优势,积极宣传破产审判的重庆经验,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强音。”唐文说。

  如今,该微信公众号已有超过3300名用户,累积阅读量超10万次,在重庆政法界和全国破产领域都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广大网友在掌上指端即可“走进”重庆破产法庭,也让重庆破产审判工作变得更加公开和透明。


       附1: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附2:国脉政策通(又名“国脉一体化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是对标中央关于“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易于知晓、一站办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帮手级产品。以“惠企政策精准送、补贴申报一次办”为核心,提供政策“发布、汇聚、查看、送达、办理、督查、评价”全套解决方案。基于市场主体、民生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从最小颗粒化、数源标准化、数据共享化、组织协同化、业务融合化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实现群众与企业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红利更好发展。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东新区、南山区等地应用,获企业群众普遍好评。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