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简政放权出动力,以公正监管出公平,以优化服务出便利。去年以来,全市各部门坚持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线,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决策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明显增强。

  加强组织领导 保障改革落地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从全市机构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组建成立了政务服务管理局,专职“放管服”改革工作,先后组织召开3次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会,研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阶段重点任务。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印发了《嘉峪关市2019年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嘉峪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四优”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改革措施、任务分工、时限标准,确保“放管服”改革各项政策落地生根。

  持续简政放权 激活发展动力

  厘清事项清单。根据我市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调整和5月初省政府关于政务服务事项梳理的最新要求,我市重新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制定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同时,做好第二十三批省级政府部门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工作。自2014年起,我市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85项,承接行政审批事项44项。

  精简证明材料。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认真摸底我市各部门证明事项,健全机制、创新举措,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司法局组成专门工作小组,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要件进行梳理,目前共梳理出第一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事项110项,涉及证明材料173件。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全面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施“审核合一、一人通办”的登记注册独任审核制,登记注册业务的预审、受理、审查、核准全程均由同一登记人员进行办理。自2018年10月起,我市企业开办时间已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一般性登记注册业务实现当场受理、当场办结、当场发照,其他登记注册业务全部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截至9月底,我市各类市场主体已发展到24614户,注册资本835.92亿元,从业人员81966人,分别同比增长8.01%、10.08%、6.88%。 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对照我市“多证合一”改革涉企事项表逐项梳理,除实现全国统一的“二十四证合一”整合事项外,其余整合事项仍继续贯彻执行。 2018年,我市印发了《关于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和履行“双告知”职责相关事项的通知》,逐步完善了部门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了月督查通报机制,提高了“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的使用率。

  加快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将工商登记注册、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特种设备许可等业务全部向甘肃省政务服务网上集中,推行全程电子化改革,工商登记服务从“面对面”变为“不见面”、从8小时向24小时延伸,实现登记注册“自助式+全天候+无纸化+零跑腿”。“互联网+手机”双智能体验渠道,将企业登记升级成申请人“网上申请、手机身份认证、电子签名、微信亮照”新模式。自2017年11月起,我市累计通过手机APP为新设立企业发放电子营业执照1196份,通过存续企业下载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发放电子营业执照768份,办理无纸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116户。

  开展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甘肃省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等5个实施方案要求,制订印发了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区域化评估评审、代办服务、模拟审批、容缺受理5个市级实施方案,制定了并联审批、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6个实施细则。制定《嘉峪关市并联审批工作会议制度(暂行)》,初步将建设项目审批的基本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同时,上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管理,企业单位报建项目只需提供“三证合一”的证号及项目申报材料即可进行项目申报。今年以来,预审项目108个,办结率94.4%,位居全省第三。

  提升服务效能实现便民利企

  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自今年5月5日省政府办公厅安排平台对接工作以来,已完成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政务服务管理系统、测试环境电子证照系统与省级平台的对接,为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完成我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工作,并与省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对接,建立完善全市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印发《嘉峪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加快梳理数据共享责任清单。

  搬迁政务服务中心。为深入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将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迁至原社保服务大厅办公楼作为新政务服务中心,整合市场监管、社保大厅整体入驻,设置10个服务区、64个窗口,进一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强化监管力度打造公平环境

  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按照监管领域各相关部门整合后的职能,梳理市场监管领域监管执法事项,制定部门抽查事项清单。不断完善抽查对象名录库及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双随机”公示系统,及时抓好各部门抽查结果的公示工作,对存在的隐患进行跟踪,直至整改完成。自2018年起,我市共开展“双随机”抽查192次,抽查对象4202户。探索“互联网+监管”,为确保按时限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对接,8月14日,组织全市40家部门(单位)参加甘肃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重点任务推进视频会议,开展业务培训。

  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与招投标、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旅游等领域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加大行政许可和处罚双公示力度,完成我市信用信息在“信用甘肃”平台的更新和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的加载公示。探索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发布诚信“红黑榜”名单,按照程序在信用平台和政务网站予以公示,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


       附1: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附2:国脉政策通(又名“国脉一体化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是对标中央关于“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易于知晓、一站办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帮手级产品。以“惠企政策精准送、补贴申报一次办”为核心,提供政策“发布、汇聚、查看、送达、办理、督查、评价”全套解决方案。基于市场主体、民生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从最小颗粒化、数源标准化、数据共享化、组织协同化、业务融合化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实现群众与企业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红利更好发展。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东新区、南山区等地应用,获企业群众普遍好评。

责任编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