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记者从安康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19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以来,安康市坚持“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协同推进,深入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和“五大特色行动”,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向好,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
“2018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7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3.6%;新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6家,同比增长71%;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59.3%,居全省第一;利用外资增长128%,外贸进出口增长56.35%,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作为代表陕西省的两个城市之一,接受了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营商环境专项督查,7项调查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安康市发改委副主任邓军介绍说。
据邓军介绍,安康市、县区均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逐步形成宽进严管工作新格局;积极下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权限,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积极开展投资项目首问负责制、企业备案类投资项目承诺制、“多评合一”中介服务新模式、施工图纸“多图联审”等审批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县区逐步实现了备案项目全程网办,审批时限大幅减少,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
据了解,安康市、县两级政务服务机构、场所实现了“全覆盖”,139个镇(办)全部建有便民服务站,1000余个村(社区)建有便民服务代办点,市级1135项政务服务事项中,进驻市政务大厅和分厅876项,占比77.2%;县级8747项政务服务事项中,进驻实体政务大厅7970项,占比91.1%。探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运行模式,针对业务量较大的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将房管、不动产、公积金窗口进行整合,设置并联审批窗口,进一步减少群众跑路次数,切实提升审批效率。积极推行“一网通办”,依托“安康智慧治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新平台计划今年6月上线运行。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标一流,以提升质量、效益和企业群众满意度为标准,以市场主体明显增多、民间投资明显上升、企业成本明显下降为目标,努力提升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创新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三有四化’营商环境(即服务有温度、市场有活力、发展有特色,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邓军在发布会上说。
另据了解,今年1-5月,安康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639户,增长6.30%,其中,新增各类企业2948户,增长15.97%。一季度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60.7%,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附:国脉,是领先的大数据治理和数字政府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平台+数据+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数据基因和水巢DIPS两大系列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信息中心、大数据局、行政服务中心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在全国七大区域设立20余家分支机构、5大技术研发基地,服务客户2000余家,执行项目5000余个,连续多年开展中国政府网站、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营商环境等公益评估评选活动。被业界誉为中国信息化民间智库知名品牌、电子政务优选咨询机构,国内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创智慧城市、数据治理、互联网+政务评价体系,首推数据资产普查、全口径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元标准化、数源确认与供需对接、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营商通等产品,信息资源编目、公共数据普查等业务全国占有率和影响力名居榜首。
福利大放送:《数字政府周刊》、《数字政府白皮书2.0》、《第八届(2018)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优秀实践案例评选研究报告》、《首届(2018)中国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可通过电子政务智库公众号及微店在线购买,欢迎订购。
微信扫一扫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