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短板”在农村,如果能找准路径、找对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起到巨大作用。

  轻点鼠标,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蟹农也能给自家水塘里的蟹苗喂食。以前一家4口人一天才能喂完几十亩水面的蟹苗,现在通过“智能水产养殖”系统,用不了10分钟就能搞定。同样通过互联网,农户们只要点点鼠标、接接电话,足不出户就能让各种农产品“飞”往全国各地。据统计,2012年阿里平台上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198.6亿元,同比增长75%。全国农民网店总数已达上百万家,农村电商人均月收入集中在2000—5000元之间。

  农业信息化图景十分美妙。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人们发现,精准农业与自动控制、无线传感、物联网、云计算……这些现代信息化技术,已悄悄渗透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的方方面面。

  但是,与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数字和局部应用相比,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由于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电脑普及率低,光纤到户更是难上加难,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差距巨大。信息传输在乡、村、户环节出现“梗阻”,信息化“最后一公里”成为制约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的产销衔接、农业气象预警、病虫害防治、权益维护等针对性、及时性的信息严重不足,涉农信息的整合与发布渠道不畅通。这被称之为信息服务的“最初一公里”,也成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瓶颈之一。

  此外,农村信息化服务人才严重匮乏,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农业信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很难成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主体。而乡(镇)、村中,也很少设置专业的信息化服务人员。

  信息化的“短板”在农村,如果能找准路径、找对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起到超乎想象的作用。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农业要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实践证明,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减少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了购销成本,还能有效缓解因信息不畅而导致的农产品结构性、季节性和区域性过剩。

  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让农业信息化不仅仅停留在“看上去很美”的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农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的局面,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治环境。其次,农业信息化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农村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强化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建立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同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信息化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快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合作社推广应用物联网、3G等现代信息技术。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接受程度,以简便实用为出发点。将信息化技术作为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内容,加强乡、村两级信息员队伍建设。对于备受瞩目的农产品电子商务,需要针对性地强化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金融支持力度,研究解决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冷链运输、信用评级等配套环节,让其真正惠及亿万农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