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千人拥有企业数居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第一,甚至超越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但开办企业时间长一直为企业主们“诟病”。

  为此,2018年3月31日,上海市工商局开通上海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让企业开办的时间由原先的22天缩短为5天。有企业上午录入企业信息,下午网上提交申请,当天打印出了营业执照。

  4月9日,上海市工商局数据显示,申请人在“一窗通”填报开办企业信息2.89万户,其中正式提交1.28万户,预审通过待企业申请办理5520户,各登记机关已核发执照555户。

  企业数最多服务也要最便捷

  上海大调研数据显示,每千人拥有企业数,上海已达到77户/千人。这一数据居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第一,甚至超越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

  但在上海开办企业并不简单。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上海开办企业包括7个环节,需耗时22天。开办企业“环节能不能再简化一些”、“时间能不能再缩短一些”、“服务能不能再改进一些”,这成了企业负责人们的期望。

  针对这些在“大调研”中企业反映集中的问题,上海市工商局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牵头搭建上海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

  “一窗通”实现开办企业政务信息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共享,各部门同步收到申报信息、协同办理审批事项,为业务审批提速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申请人只需进入“一窗通”即可一次性完成开办企业的申报,避免了原先重复填报数据的麻烦。

  最直观的改变是,企业开办的时间明显缩短,由原先的22天缩短为5天。比如,落户松江的海寓(上海)公司日前拿到上海首张“一窗通”营业执照。整个流程简化为:上午,公司委托园区代办人员来到松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在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现场录入企业基本信息。下午2点20分,企业通过网上提交申请,当场打印出了营业执照。

  上海市工商局透露,自3月31日“一窗通”正式上线运行,截至4月9日,申请人在“一窗通”填报开办企业信息2.89万户,其中正式提交1.28万户,预审通过待企业申请办理5520户,各登记机关已核发执照555户,内外部数据交互正常、功能满足设计需求。

  截至2018年3月底,上海各类市场主体共239.94万户,同比增长11.4%,其中企业193.91万户,增长13.2%;个体工商户44.92万户,增长4.8%;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万户,增长0.7%。上海各类市场主体实有注册资本(金)总量达23.29万亿元(其中美元按6.5:1换算为人民币;含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出资总额,下同),同比增长20%,其中,企业注册资本23.24万亿元,增长20%;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158.03亿元,增长19.7%;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268.93亿元,增长1.8%。

  改革是“渐强符”而非“终止符”

  上海全市实行开办企业“一窗通”,是一次“放管服”的重要改革,也是为改善营商环境筑基。

  2017年12月,上海召开全市营商环境推进大会,此后一场迅速行动在全市各区展开。目前,上海各区已结合本区实际,分别制定出台了区级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推出了诸如企业开办服务APP、国际双创人才无否决窗口服务、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证照联办审批模式等一大批具有区域特点、符合企业需求的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浦东新区还提出了跑出“自贸区速度”等系列高标准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截至目前,上海已出台16部相关规范性文件或工作方案,还有进一步的改革举措在谋划和推进中。

  一是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涉及医疗、投资、建设、交通等10个领域47项审批事项“证照分离”改革方案。上海将进一步按照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的要求,对其他尚未实施改革的审批事项,实施主体为市或区部门的审批事项,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2017版政府核准的投资目录即将发布,与前一版相比,市级核准事项下放4项,市级备案项目下放10项。

  企业登记方面,已开通覆盖所有业务、适用所有企业类型的网上登记服务系统;一照多址在浦东新区和长宁区深入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接入了港口作业的物流信息,形成了“通关+物流”的全流程查询和服务功能。

  二是政府服务方面,上海成立了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在2018年初正式上线,为各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和咨询服务。上海还以“12345”和“请你来找茬”为基础,建立企业和市民的统一政府咨询、投诉、建议平台。

  上海市政府最新审议通过了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将在推进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应用,以及建设统一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方面,推出重大举措,年内实现市区两级企业审批和服务事项90%以上全程网上办理或最多跑一次。

  三是关于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了打响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服务、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行动计划,将尽快发布实施,其中许多重点任务也是营商环境改革事项。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此前,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上海出台的改革措施只是第一步阶段性进展,是“渐强符”而非“终止符”,已经出台的政策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和配套完善。

责任编辑:李泰民